不知不觉间,幼儿园开学已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很多幼儿家长(微博)都发现,自家的孩子身上正产生一些让人欣喜的变化:吃饭前主动去洗手、玩完玩具会放回原处、学会与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和零食……
孩子9月刚刚入园的胡佳女士对此深有体会,她说,孩子没入园之前,总觉得孩子越大越难管束,做什么事情都不专心,特别喜欢到处乱跑,越是禁止的事情,孩子反而越要去尝试,完全没有规矩。“我很好奇,想知道到底幼儿园的老师们用了什么方法,让孩子在短短时间里就学会了遵守规则。”
孩子“没规矩”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很多幼儿教师都反映,家长事事包办代替是造成孩子“没规矩”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海淀农大幼儿园教师马永钰看来,很多被贴上“没规矩”标签的孩子并不是学不会遵守规则,而是缺乏初步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其实孩子的这种所谓自律性差是和其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有关的。如孩子不能完成一项家长要求的任务,可能是因为他的肌肉运动缺乏协调动作的能力。当孩子的这些大、小肌肉动作的协调性有了提高,他们控制自己的能力也就会有所提高,而这些能力必须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孩子锻炼,家长事事包办代替,会让孩子错过学习的最佳时机。”
幼儿园教师又有什么妙招教会孩子学习规则意识呢?西城区洁民幼儿园保教主任魏芳表示,幼儿园的方法其实很简单,概括起来就是: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接纳孩子的情绪与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
魏芳说:“家长认为孩子‘没规矩’,很可能是他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过度严格要求孩子,或过度‘尊重’孩子的意见导致的。当碰到孩子这种自律性差的时候,父母们总是反反复复地用‘不准’‘不能’等强制命令,殊不知孩子会因此产生消极情绪,久而久之就会对家长的话无动于衷,甚至出现心理反抗的倾向。家长要在平时的生活中注重关心孩子的情绪问题,培养孩子的情绪自制。”
“规则教育贵在培养孩子的理智。”家庭教育专家陈钱林表示。“有时孩子违反规则,是不懂其中的原因,若能给予说明,孩子自然会更好地遵守。家长要特别注重在生活中教育孩子遵守规则,在游戏中向孩子渗透规则意识。同时,一些不合理的规则,偶尔突破一些也无妨。”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