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顾问7月流火战南京 责任感成评选关键词

2013年07月04日17:51  新浪教育 微博   

  7月4日,“2013新浪第四届五星金牌留学[微博]顾问及团队评选”南京海选圆满落幕,海选现场氛围如时下南京的气温一样火热而充满激情。选手们的表现不失南京人的温文尔雅又有开拓创新的魄力及气势,现场观众都连连称赞当地留学顾问的专业水准超出想象,通过这次新浪的活动才有这样的惊喜发现。评委专家多从客户及网友角度提出问题,不仅挑战顾问的专业度,也用诚信、沟通等五星金牌标准对顾问进行全面考核,评委与顾问的精彩对话和对行业的总结概括都发人深省。

  南京首次成为海选主战场 九大团队热力角逐

  今年,南京首次成为“新浪五星金牌留学顾问及团队评选”的海选分赛区,这让本地留学行业人士激动不已。共有来自当地近10家留学机构的9支团队在团队赛赛场进行了激烈比拼。有团队自称是“狼性”团队,对各类疑难案例所向披靡;也有团队全由海归组成,深谙和海外院校沟通之道;还有团队通过工作生活照片传达企业文化,用感性的一面让现场观众感受温馨和专业,各种精彩让观众直呼过瘾。其中美国团队PK更为激烈,5支美国团队面对各类或普通或奇葩的网友案例及评委提问,镇定应对并详细分享适合学生的多套留学方案。

  评委发问揭示行业问题 方案贴近客户才显专业

  一个美国留学[微博]团队抽到一个平日咨询中出现概率不足10%的案例——英国在读本科生因论文抄袭未能拿到毕业证,欲转学美国,寻求合适学校及了解签证风险。经过短暂准备,这个团队的选手们进行了细致分工,每人各司其职,从选校,文书,套瓷,签证等方面给出了具体方案,并从申请本科和硕士两方面都进行了分析,一切看似完美。然而在问答环节,评委把自己比作这个学生的家长[微博],直接提出论文抄袭是否是原则性问题,是否会向申请的学校说明情况不隐瞒,如果坦白情况该如何说服学校接受这个学生,让家长放心。顾问表示一定会向学校坦白陈述事实,但在如何说服学校方面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而是把选择的主动权给了学校。评委对这个答案并不十分满意,认为这样的做法会让家长和学生心中没底儿,而且也没有体现对这个疑难案例的解决方案,他建议在向学校坦诚曾犯错误的同时,要表达自己深深地忏悔和改过的决心,并更多展示自己其他符合学校招生精神的优点。

  针对不同的案例题目其他评委也提出了不少看似波澜不惊却能考验选手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的问题,也有顾问表示自己办理过很多帮普通学生申请到名校的案例,比如雅思[微博]不到6分,平均成绩80以下却申请到英国TOP20院校等等。有评委表示,虽然这样的结果令人高兴和骄傲,但这样的办理是否可以真的让学生从普通到卓越,还是一味追求名校,选择了并不适合学生的学校。这样的问题不但给选手带来了挑战和诚信的考量,也引发大家对留学顾问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的更多思考。评委表示,他更希望顾问能追究问题的本质和根源做出方案,更多的从学生角度去考虑。

  留学顾问有“背景” 专业认真感动评委

  本次比赛个人赛选手个个有亮点,不仅有零拒签、零投诉的实力派选手,也不乏拥有丰富海外留学或生活经历的经验型选手。一位来自香港俄男选手,从香港拔萃男书院,一路到约克大学及华威大学这些名校,毕业后也是成功应聘到世界500强名企,当评委问到有着这么出色背景的他为什么选择做留学顾问时,这位选手操着港式普通话认真的说:“正因为我的背景,我了解到海外名校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我觉得留学顾问行业可以让我有机会分享我的经历给更多的孩子,帮到他们,这是我的使命感!”

  其实像这样的选手在本次比赛中不在少数,正如专家评委所说,现在的留学顾问,所做的并不只是把孩子送出去读书,还要从孩子的未来甚至是这个家庭的未来考虑,专业度和责任感是一位优秀的留学顾问应该具备的必要条件。

  专家选手现场切磋:三人行必有我师

  在本次南京站的个人比赛中,还出现了几次选手严重超时的现象,但这并不是因为某位选手准备不足,而是当讨论到一些现在行业内的热点问题时,评委们颇感兴趣希望更多探讨,而场上场下的选手们也希望抓住这难得的机会,与评委进行切磋交流。当讨论到留学美国是应选择寄宿家庭还是学校宿舍时,来自美国的校方代表沈峰老师建议家长们,希望孩子们在海外得到好的照顾无可厚非,但请记住提供住宿的家庭并不是孩子们的保姆,家长们更应以孩子学习的角度去挑选。而现场的顾问也提议出国留学并不是去度假,在选择住宿时要考虑长久的效果。

  南京海选结束后,“2013新浪第四届五星金牌留学顾问及团队评选”海选还将在全国其他城市进行。下一站海选将于7月18日在成都举办,而南京海选的比赛结果也将在下周公布,敬请关注。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留学信息查询

(共有550家机构,924位留学顾问)

留学机构搜索

留学顾问搜索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