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学位办唐继卫:MBA教育挑战大于机遇

2014年04月10日14:58  新浪教育 微博    收藏本文     
国务院学位办专业学位处处长唐继卫国务院学位办专业学位处处长唐继卫

  编者按:国务院学位办专业学位处处长唐继卫认为,挣钱是商业活动公司的最高理念,但是MBA教育要以研究生教育为主,除了我们这个教育项目本身与市场特别贴近,我们的教育本身还有交流,这个时候我们在这一过程中就要思考,要思考怎么能够用市场力量、市场规律和市场规则来为我们MBA教育服务,同时我们要办出自己的特色,能够体现我们教育的特点。

  2014年4月3日,由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全国MBA培养学校管理学院院长联席会议”在南京大学[微博]召开。来自全国各MBA培养学校管理学院院长、校属MBA中心主任或MBA、EMBA教育负责人共320余人参加了会议。新浪商学院[微博]作为独家门户网站对此次会议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并在现场随机采访了一些院校代表分享他们对于此次大会的观点。以下为国务院学位办专业学位处处长唐继卫的发言。

  访谈实录如下:

  主持人:各位院长、各位老师,我们现在举行今天院长联席会议的闭幕式,我们闭幕式是由国务院学位办专业学位处唐继卫处长来讲话,唐处长一直是分管我们整个商学院的工作,特别对MBA有很多的见解,下面请唐处长讲话。

  唐继卫:各位下午好!我下午听了一下,我对大家关注的问题也说一下我自己的一些感受,在这里面也借这个机会跟大家做一个汇报,谈谈我对专业学位、对MBA教育的一些认识。我觉得今天这个会非常好,应该说是一个在办学理念、培养模式等各个方面有很好的交流的活动,在此我也想表示感谢。

  时刻谨记MBA教育目的 让市场为MBA教育服务

  通过这个活动大家交流所关注的问题,我感觉到我们专业教育,特别是MBA教育,确确实实处在新的发展阶段,那么我觉得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在座的各位委员们、老师们,大家都应该深入思考我们MBA教育本质是什么,当然现在大家都在从从办学理念、存在问题、各方面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案例等方面思考这个问题,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一定要回归本源,永远要记住我们办MBA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觉得在这个上面老师们要开始不断思考。

  大家都知道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本质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的专业人才,研究生教育体有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个便是层次高,说我们是教育最高层次;第二,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是有创新能力的,当然我觉得这个创新能力体现在不同的方面,有学术性的,学术化的创新,在专业学术上,在实践能力上,我一直讲专门性,就是指我们的学术性其实也体现着专业性。而我们的专业学术更是特别,是以培养专门的职业人为目的的而不是培养一般人的;也不是培养出来以后干别的事情的学术。因为从一个方面看,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临床医学的专业研究生不做医生,我觉得我们教育就失败了,如果我们培养了MBA学生都不从事工商管理工作,都不去做职业经理人,我觉得我们的教育也是失败的。所以我觉得今天上午我们都还是非常有收获的,对专业教育来说,强调高层次、创新型的,如果这个本质问题能够认识清楚,我相信我们下一步就好做了。

  大家谈了很多很多问题,甚至都谈到了信任危机、国际化MBA竞争的危机,以及来自国内相关专业竞争的危机,当然还谈到我们自身的一些问题我觉得有一点我感觉非常好,就是我们钱院长讲的内容,他说要认识到专业学位需要去接近市场,或者说应该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关于这个问题我也想讲讲我的看法。讲讲市场与学术的关系,在MBA教育中也要认识到商业教育模式需要按照市场规律去办事,但是我们学术也有我们学术的规范。我们商学院从事MBA教育,我觉得要想办的成功话就要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我们也不能完全是按市场化办,如果完全按市场规律办,那就不是我们MBA教育了,可能找一个培训公司就好了。挣钱是商业活动公司的最高理念,但是我们的目的教育还是以研究生教育为主,除了我们这个教育项目本身与市场特别贴近,我们的教育本身还有交流,这个时候我们在这一过程中就要思考,要思考怎么能够用市场力量、市场规律和市场规则来为我们MBA教育服务,同时我们要办出自己的特色,能够体现我们教育的特点,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思考这一块的内容。

  MBA教育要建立品牌 招生要与学校资源结合

  我上午也听了大家的讲话,我觉得大家谈的很多东西都跟市场有关,比如师资队伍怎么去建设,MBA师资队伍怎么去建设,能不能依靠外部市场来解决,怎么发挥学校的优势。这些问题总体来讲就是说市场用大学这个品牌,建立开发一个新的项目或者建设一个新的团队的问题,实际是市场化的问题,但是人才是教师,所以我觉得从项目设计到招生,从MBA教学到学位认证,再到我们的教育指导,各个环节都可以利用市场的力量,但是还是希望不要走偏了,如果不能将这个市场运用得很好,这个市场走歪了。一旦违背了市场规律、违背教育的规律,就自然会受到惩罚,所以我觉得在这一块,很多学校的MBA、EMBA项目管理主管或者研究生院如果去思考这些问题,不能因为我们是MBA,我们就可以说我们可以像脱缰的野马一样,不是。

  举个例子,我们有个软件学院项目,可能在座的知道,一年可以招4千人,可以说是随便招、随时招,随时上课、随时授权,完全的市场化,有MBA,有EMBA,也有软件产业发展的专业,但是你看有品牌吗?答案是没有品牌,这是一个。第二个,研究生院的管理,因为是独立院校,研究生院的招生需要研究生院管理部门承担责任,所以这里有规范管理的办法。研究生院的招生按照我们在职硕士专业招生,统一报名、统一考试、统一录取,当然我们研究生院当中非常有用,为什么?毕竟还是办教育,不是办商业的活动,也不是办专业的活动。所以我觉得我们在研究生教育的本质方面有这样一个问题。当然当我们讲市场与教育的关系的时候,谈商业与健康的时候,可能还谈到其他的,比如我们在招生规模与质量的关系问题,速度与质量关系问题,是不是规模越大越好,是不是速度越快越好。

  秘书处给我拿了一个早晨的清单,应该说我们有230多个专业,总的来看除了极少数的学校招生都有一定的规模,我个人认为这其中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可能学校本身招生规模比较小,学校不可能拿出很大的规模用于专业教学,比如说管理学院,学校只给30个招生计划,但是它有很多学术性的其他专业,比如会计等,所以最终也只能给给MBA 5个。这里面有认识的问题,学校没有认识到专业学术的培养需要有一定的规模,为什么?我们的教育的方式不适应管理,我们需要有团队,所以这个问题一个是认识问题,使学校的招生计划确确实实有些问题;也有的是因为学校,因为学校有单独招生计划,大家知道我们我们第五、第六、第七批可以招收在职研究生项目,这个招生数量很大。对于我们学校而言,如果你能培养200个人,今天你只培养了50个,我觉得这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但是如果你只能培养50个,而你却选择培养300,我觉得质量肯定会受到影响。所以说尽管蛋糕这么大,好像每年报名人数很多,但是你不一定吃得下去,你吃得太多会被撑死,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市场与教育的关系问题,我觉得这也是需要考虑的。

  理清教学、科研和实践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个我觉得要谈的问题是教学、科研和实践能力三个之间的关系问题。我们在MBA教育、EMBA教育里面很多会面临很多困惑,比如我们要不要重视科研,我们怎么样才能提升实践能力,我们的教学方式怎么去改革这些问题,我认为它们三者之间实际上存在着相互关联。很多人认为MBA里面的指导教育不需要科研;也有人说MBA重视科研,不应该忽视科研的专业性;还有人说,只要提高实践能力就行了,我觉得如果单纯地提高实践能力,而没有一个良好的高水平的教学活动,也没有一个面向实际开展有效研究的氛围,那么实践能力培养是不可能得到提升的,所以这三种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我也希望我们教学团队也好、导师团队也好,都应该具备这样的能力,能够创造这样一种氛围,并且在我们教学当中就应该帮助学生提升他的实践能力、研究能力。

  我个人认为我们国家MBA教育也好、其他专业教育也好,学术教育里面最大的薄弱点是我们的研究生教育水平有待提高,这也是我们在这个环节上没有完全解决好造成的,我们把教学、科研和实践能力割裂开,最大的问题是忽视了教学。而提升实践能力、提升科研能力方面能够发挥的最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到实验室里去才能够解决科研能力问题、解决实践问题,但是如果你在科研方面都没有解决,而光靠后面的环节来解决,我觉得是很难完全解决这个问题的。

  当然下面有同样的问题,我们80年代就有研究生班,后来慢慢取消了,为什么呢?中国人事制度,研究生班没有正规的学位,这是不行的,所以在市场上也就不受欢迎,而当时存在的解决方式是一些高校培养教师,我们现在已经具备这种能力,不需要简单的经过中国特色训练来参加我们学校的科研工作这样的环境了,而且我们也有能力来培养,能够完整的培养基础研发和基础理论知识。我们也有了科研能力比较强、实践能力比较强的人才,所以对任何东西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可以去解决,也可以去探讨。但是就目前来看我觉得不是特别成熟,不成熟的原因是我们的教学水平还比较差,我们教学的要求还比较低,这是中国的研究生和西方国家的研究生最大的区别,我们研究生压力太小,我们是通过论文来弥补教学的不足,什么时候在教学环节解决了实践能力培养问题、科学能力训练问题,我个人认为我们专业教育也就可以做的好了。

  MBA需要有高质量认证 全日制半日制应有明确规定

  当然现在我觉得也在研究探讨,清华[微博]MBA提出来了,也在思考这个问题,看到了很多问题,同时在过程中大家也谈到了一个比较关心的问题,就是高质量认证的问题,搞一些专家认证,到底有没有什么关系,我这个学校要不要做,这里面也有市场,你通过了合格评估你就可以在招生时候说我通过了评估,如果我通过了高质量认证,你可以对外宣传我这个是通过了中国MBA高质量认证,我觉得怎么说呢,第一个,是强制性的,第二个,是自愿性,强制性就是要求你做,可能我们秘书长待会儿要讲他们今年的一些安排。总的来看,我们国际学院办公室下发一个文件,我们要开一个定期的合格评估的工作,同时对新增的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授权开展MBA专项检查工作,当然这些工作具体的方式方法还有待研究,出台讨论怎么认证安排,我们第八批、第九批的专业学术研究会专门致力于这项工作。

  当然关于认证我是这么看的,我个人是希望大家都去认证,这个是对自己的高标准和高要求,我也建议既要参加国内的认证,也需要国际的认证,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觉得我们的研究生教育并没有认认真真的去思考怎么能够实现、怎样才能培养出我们的市场?我们需要规章制度,或者说无形的制度来约束我们自己,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通过高质量的认证工作,来形成我们我们MBA教育自己的办学方式,我个人认为是非常有益的。

  第二个,全日制、非全日制的问题。通过我们上海交大[微博]的老师谈起全日制、非全日制这一问题,实际上我个人认为是这样的,中国的研究生的学位分两类,大家都知道学术、专业学位,其实我们觉得也是在当前形势下不得以而为之,这是我个人认为MBS教育跟传统教育的区别,当前情况下可能利大于弊。第二,研究生的学习方式是两种,全日制、非全日制,在中国还有一个特殊性,所以在这一问题上,我们随着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发展规划司、财务司来发展,我们最重要的指示是今年在两会上国家发改委对人大[微博]代表提交的报告,就是在人类发展指数报告里其中有一项,就讲了2013年研究生招生人数77万,2012年的时候才60万,2013年77万,非全日制教育,包括我们EMBA,同时也提出来2014年预计招收研究生达到80万,其中全日制教育24万。所以大家能够看到在国家层面上已经开始把全日制、非全日制作为一项明确的规定。

  注重改革与创新 努力使培养出的学生都是合格“产品”

  我们也跟部委达成了几个共识,第一个,非全日制教育是研究生教育里重要的形式,是学生攻读学位的重要学习方式,是全世界都认可的。第二个共识,当前在中国对全日制、非全日制教育投资的基础上,已经对全日制、非全日制作为了一个基础划分。全日制学生国家是有事业拨款的,你可以申请拿奖学金、申请拿助学金,国家这些政策是可以的,当然我不是说非全日制不可以申请学校的,对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国家肯定也有做法。比如在收费方面,全日制有标准,非全日制也有标准。第三个,在证书颁发上,包括学历学位证颁发上应该加强要求,包括在考试录取方式应该加强,在培养上也要加强,这也是共识。

  关于下一步要怎么做,我觉得还不好说,为什么呢?因为实际在市场上,非全日制教育可能更贴近市场,我们很多的在职人员不愿意放弃本职工作,我们应该提供更多的产品来为他们服务。那么我们怎么才能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呢?我觉得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我们不能因为这个市场需求大,就大量地去招生培养且放松管理,最后就被授予了学位,如果这样的话品牌就很难立起来,这是第二大问题,关于商业和观念的关系以及我们专业学位教育MBA教育里的一些问题,还有我个人的一些思考。

  第三个,我觉得应该需要提出问题及解决办法了,我们应该怎么去办?上午听大家讲了很多,教育的主题就是改革、就是创新,我觉得说的非常好,应该说有一个共识,也有行动,所以这块我个人觉得我没有更多的发言权利。应我们管理团队、我们的教师团队做了大量的工作,而现在的专业学位教育对MBA教育提高更大的挑战。刚才老师说机遇大于挑战,我看是挑战大于机遇,其实我们MBA一直是有机遇的,当然在中国经济环境下在中国开展工作,我们的麻烦也不少,我们怎么才能够去解决这些问题,解决我们面临的危机?我觉得还需要在座的各位,我觉得思考一个问题就好了,即要建设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的轨道。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大家都知道学科建设要依靠专业化的学术水平,包括师资队伍,学科建设核心就是这个,但是就专业而言我个人认为重点还应该是学生,这样我们培养的产品更有针对性,如果我们的产品拿出去不受欢迎,或者这个产品在未来发展不好,我觉得我们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思考建立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的体制,我觉得在这一点上我们MBA项目都可以办的很成功,办出自己的特色。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是说我们的学生是我们最重要的产品,在我们发现和考虑我们每个学生的差异性的过程中就需要考虑到学生的需求,我们应该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比如说更多的课程,有更多的实践的机会,更好的探讨和交流的机会等,我认为这个方面是我们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核心。讲学生重要还有一个原因,因为我们的学生都是要走向社会最前沿的,都是在我们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时候走在第一线的,既然他在第一线,我们商学院、EMBA培养出的高学历的学生很多都是博士,还有其他高职务,比如国企老总、民企老总等等;我们培养出的人才除了高学历还有一个特点便是高标准,所以说我们的这些学生对社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我们能够为他们量身打造一个发展的特色,推动他们实现进一步的发展,这便会对对中国的发展有更大的作用,所以说中国的MBA发展不是简单的服务。

  培养出真正为社会所用的人才

  但是,这里面什么问题呢?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管理的问题,MBA大多数属于非全日制的,非全日制很容易带来问题,比如地方企业的老总来上课,让他们像全日制的学生一样安心上课、准时上课、上足够课时,并且到学校来参加、学习、探讨,这些都是很难以完成的。我们也可以看现在的MBA非全日制教育,如果安排500学时,很多老师就说太高了,但是其实并不高,美国大学好的EMBA项目在校学习时间就有700学时。我们想一想也是,学生在校的学习,没有足够的学习时间怎么可能有高质量的成果,怎么才能体现我们学生的重要?所以说在校学习没有足够的时间是不可能的,学生理论知识、科研能力都要提升,所以对这些三高的人,你要没有足够的时间就要提前思考自己是不是能够去学习。我觉得长江商学院[微博]的老师谈的非常好,还有各种看法,有一点我也很欣赏,他所讲的教学管理我觉得是很好的,实事求是说,我们很多学生只要能够拿到学位平时很多的课程是不来参加的,但是在考试的时候要通知他必须来参加,我觉得这个是很大的问题。其实既然是教育,你对学生的要求越严格,这些学生到最后他会越感激你,因为他通过你严格的管理会有更大的收获,不仅如此,他还会推荐他的同事、朋友到你这儿来学习;反之如果你对他的要求很松,可能头一两年还好,但是我相信从长远来看真的不行,所以围绕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的建设,在当前是非常重要的,希望我们在教学中、在招生录取中、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都应该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我们要培养出真正优秀的学生,保证我们每个出来的“产品”都能够合格,能够为社会所用,能够推动社会发展。

  这是我对今天参会的三点体会,每次参加这个活动都有很多感受,杨斌给我半个小时的时间,对我来说压力也挺大的,因为我本来可以讲两个小时的,只给我半个小时,但是我总结来说一定会为大家服务好,大家放心,我们所有的改革都会有助于大家加强全面的工作,不会给大家制造障碍,我们决不是改革的阻碍者,我们是改革的驱动器。谢谢大家!

  本稿件为新浪商学院栏目独家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