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考研 > 新浪-海文2006年考研专业课复习宝典 > 正文

07爱考机构专业课备考指导:北交大经济学

http://www.sina.com.cn 2006/08/03 17:51  爱考网

  【07爱考机构权威专业课备考指导】之

  北交大经济学:专业课如何做到有的放矢?

  现在回首考研复习的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到一个外校学生跨校考研的不易,与本校同学相比,真的是信息严重的不对称。尤其是专业课的复习。自己当初多亏了师兄的帮忙,尽
量第一时间打听最新的专业课辅导动态,以及他所掌握的复习专业课的经验。

  如果本科就是学习经济类的,基本都有一定经济学的基础,所以考研准备专业课的复习,先要把指定教材,也就是高鸿业的《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本书多看几遍,书后的习题多做几遍。如果看书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查阅相关的经济学书籍。看看该知识点在其它经济学书籍中是怎样阐明的。对于非经济学专业的跨考经济学,更是应该精读高鸿业的这两本书,个人认为高鸿业这两本书在国内的经济学书籍中还是非常经典的一套书的,书中对于每一个图形以及每一个公式的推导都有很详尽的推理过程

  其实北交大的经济学专业课复习是很有规律可循的。每年的经济学考题中,都会有些是书后的原题重现,有时只是数值略有改动而已。所以,对于高鸿业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的书后习题,是一定要亲自多做几遍直到弄懂为止。除此之外,还需要买一套

复旦大学尹伯承编写的《西方经济学习题集》,也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本,书是绿色皮的,这套书书店都有卖的,这是考北交大经济学专业复习必备的一套书。这套书的习题很经典,基本覆盖了经济学试卷的出题所有类型,而且大题都有详细的解答。很多高校的经济学考研指定书目中都有这本书,例如同济大学。而且很多学校的专业课试题,有些都是取自这套书的原题。除了复旦同济大学之外,北交大也是如此。纵观2002-2005年的经济学专业课试卷,会发现很多都是尹伯承这套书中的原题,尤其是计算和简答题。所以该书中的每一道题,都要亲自认认真真的做一遍,不要只是光看看而已。其实很多题,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眼高手低,这是现在学生的通病。

  当然,复习的时候需要有的放矢,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反而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复习的时候应先研究下北交大经济学出题的规律,看看近几年来试卷出题的题型和知识点分布情况。交大的经济学试题历来是四大题型,名词解释,简答,计算,论述。所以在复习的时候,对于我之前提到的尹伯承那套书,上面的填空题和判断题就可以跳过不看,当然如果你精力允许看看也无妨。不过重点还是要放在该书上简单计算和论述三大块上,毕竟这上面出现原题的概率是相当的高。下面针对北交大的经济学初试题做一些详尽说明。

  名词解释,基本注意下书后习题,每一章后都有名词解释的练习,复习时候多注意些就可。一般对于外校的考生来说,答该部分的名词解释时候还是要尽量多答些,绝不要仅仅只答那一句话。因为我们现在上课的经济学老师,也就是负责考研专业课出题的老师说,一般外校考生都会多答些好,有图的尽量画图,毕竟有时老师在主观评定成绩的时候,本校考生的试卷和外校考生的试卷是分开判别的,所以一定要详答,但也不要像论述一样冗长。

  简答,高鸿业书后有些简答,复习时候留意,其次重点就是尹伯承那套书的简答,不敢说全部,但至少每年交大的考题中都有里面的2道左右原题,该部分是很好得分的。

  计算,其实经济学的计算无非就是那么几种类型,书后的习题都很基本,尹伯承习题集的计算题很经典,基本覆盖了所有经济学的计算类型,一定要多做几遍。每年的计算题考题几乎全部来源于书后习题和尹伯承的习题集,所以可想而知,这两套书的书后习题是多么重要。

  论述,有几年基本都是从经济增长理论这一章出题,或者就是就当年十分热的经济现象进行经济学的分析。对于前者,要把该理论的基本理论演变学派代表人物以及作用道清楚,对于后者,一定要把能联系上的所有经济学理论都说出来,而且要结合实际进行分析,基本这种题十分考察一个人的经济学修养以及对时事的关心程度。

  其实交大的经济学考题与北大和人大的经济学考题相比,还是比较容易得高分的,复习得当,基本120以上不成问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考试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