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领会理论科学对待考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7日 11:46   中国教育报

  全面正确理解小平同志教育思想和人才理论,用科学发展观,正确对待招生和考试,对于深化招生和考试的改革,正视问题,解决问题,不仅具有现实的和深远的意义,而且是对恢复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三十周年最实在的纪念。

  小平同志的教育理论和人才思想,其核心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广开才路,择优选才。”“八·八”讲话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应结合小平同志其他的谈话和讲话精神,全面、正确地学习领会。

  招生的思考。小平同志讲:“招生主要抓两条:第一是本人表现,第二是择优录取。”他特别关心高校生源的长远质量。他高瞻远瞩地指出:“高等院校学生来源于中学,中学学生来源于小学,因此要重视中小学教育。要树立好的风气。”这就是说,招生要坚持正确导向,树立良好的招风,促进中小学教育学风的转变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高等院校,一直被人们尊为“神圣殿堂”,招生誉为“一块绿州”。“关注民生,教育为上”。记得当年为收五角钱的报名费争议三年,1980年的全招会上争论半天,亦分毫不增,多么慎重。凡要办学,都要招生,也都要有招法、章规,古今中外,毫不例外。时下一些学校的“招法”,宣传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招生串串”,屡禁不止,损害校誉,也影响招生形象,很值得警醒。

  统考的思考。恢复高考,统一考试,拨乱反正,一花引来百花开。1978年,小平同志在全教会上就讲:“今后,不仅大中学校招生要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而且各部门招生用人也要逐步实行德智体全面考核的办法,择优尽先录用。”

  1979年小平同志批准成立的广播电视大学的招生考试,1986年的全国成人高考,等等,无一不是吸收高考的“营养”,逐步成长壮大的。这些都是那时过来的招生考试工作者所能见证的。但是,对考试,特别是对高考,一直有争议。本来,小平同志早就讲过,“考试是一种检查学习情况和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当然也不能迷信考试,把它当成唯一方法,并且要认真研究、试验,改进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使它的作用完善起来”。应当说,有争议是好事,分清是非,逐步完善,不断改进。

  如构想,以统考为主,面试为辅;又如将招生院校和招生结构作适当调整,使考生数量均衡,和谐协调招生,笔者认为也可以试验。但要取消统考,或者由各校单独组织招生考试,这不现实,实难苟同,毕竟三十年统考留下的精神财富和丰富经验,应当珍惜。

  地位的思考。招生是接力赛,一代接一代;统考是门科学,要理论与实践结合,连续不断研究。招生考试工作中的艰辛甘苦,过来人都理解,也都尝过。广大招生工作人员任务繁重,碰到的矛盾很多,不仅辛苦,而且常常受到一些埋怨和责备。但选拔人才与实现四化的关系十密切,招生就像工厂进原材料一样,只有原材料的质量高,产品的质量才会高,这个比喻,十分精当。

  邓小平同志把招生与选拔人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讲得更为透彻。他说:“在人才问题上,要特别强调一下,必须打破常规去发现、选拔和培养人才。”他进而说:“我们的科学家、教师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本身就是一种成就,就是对国家的贡献”。小平同志身体力行,关心招生,作为大事来抓;同时把招生与发现人才、选拔人才、培养人才,放到同等重要地位来看待,足以见其对国家民族复兴的深谋远虑,百年树人的远见卓识。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点击进入查看更多教育考试的精彩内容~~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