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考院校纵览:细数天津地区二本高校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6日 13:42 《高考族》
在高考族的词典里,“天南海北”别有一番含义在其中。绝大多数学子之所以渴望到“天(津)南(京)(上)海北(京)”读大学,主要是因为这些中心城市不仅经济、文化、政治发达,而且高等教育资源相对成熟和优秀。一座城市的气质和风度总是在潜移默化着一个人的气质和风度,我们在其间熏陶四年,伴随而来的很可能是更好的学习氛围、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发展机遇,甚至更高的综合素质。然而,从中国目前的高考大势来看,最大部分的考生最终将栖身二本院校。站在这个由希望和局限构建的坐标系里,选准这些城市的二本院校,也许是我们在高中时代必须做好的一门附加功课。 走近津门 曾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著名作家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里写道:“对于一座城市,你所喜欢的不在于几个或者几十个奇景,而在于她对你提出问题所给予的答复。”打量一座城市,就像捧读一册智慧的经卷,我们只是需要选择一种阅读方式:进入她,然后形神合一地去感受她。 对于天津,我们该选择什么样的阅读方式呢? 这不是一座新鲜的城市,甚至不是一座生活在新鲜城市里的人们常常想起的城市。她有过史诗般厚重的历史,也一直有着高于更多城市的行政地位。然后长期以来,曾经领风气之先的天津已经很少成为国人注目的焦点了。她不像北京、上海、广州繁华似锦,将自身魅力张扬于外,她值得品味之处在留存下来的旧时遗迹里,她内敛的情感浸润在一方水土滋养的民风和人气中,寻访中国魅力城市,挑选中国求学胜地,我们无论如何都无法回避天津。 说到天津,我们不能不引用天津籍著名作家林希老爷子的那个深刻到骨子里的比喻:天津卫是一位平民。林老爷子写道:“天津人不崇拜贵族,不宠明星,不买大款的账。天津人就是有了钱,也不想让下一代做什么贵族,天津人认为做老百姓最好,过小日子,是天津人最高的人生理想……天津人平视人生,以平民意识观察世界,更以平民意识对待社会。” 天津有一条河,出了这条河就是海。从城市地理学的角度观察,天津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与其位控河海、京畿门户的枢纽位置是分不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河与海,代表了这座城市的全部历史主题。海河是天津的标志和史书,是哺育天津城市成长的摇篮,贯穿着天津的历史城市文脉,为天津酝酿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码头文化和运河文化。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两个天津:一个是传统的天津,即以现在的古文化街、食品街、鼓楼商业街一带为主的老城区;一个是西化的天津,即以现在的和平区五大道和意式风情街为代表的租界区。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文化区域和历史空间,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对峙一直在这里持续,“狗不理包子”与“起士林西餐”,老城与租界,乃至两种不同的方言,两种不同的气质,构成了这座城市独特的人文交响。 天津是一座极具语言天赋的城市,是中国的幽默之城。用一个字形容天津人,那就是“哏”;用两个字形容天津人,那就是“真哏”;用三个字形容天津人,那就是“倍儿哏”了。海河的水是咸的,咸水却滋润了无数天才的嗓子和幽默大师,张寿臣、马三立、刘宝瑞、侯宝林、苏文茂、马季、冯巩、郭德纲……不到北京不知道官小,不到上海不知道钱少,不到天津呢,不知道笑话太少!在这座城市,一听到天津人说话,你就禁不住想乐。乐完了,你要是觉得自己不小心被善意地捉弄了,天津人就会告诉你:“逗你玩,别较真!” 由于码头文化的积淀和近代商埠文化的洗礼,天津人骨子里崇尚世俗精神,酷爱现实生活。过去,天津人的口头禅是“有吗用”;现在,天津人最流行的一句话是“乐呵乐呵得了”。坊间流行口语的一脉相传,是不是已经让我们明白了这座城市的人文性格和文化精神呢? 琳琅满目 闲言少叙,咱接着说大学。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祥地,天津汇聚了众多高等院校。天津各高校似乎也秉承了天津人特有的脾气:温和、谦逊、不爱张扬,但在平凡的外表下,却蕴藏着惊人的实力:她不仅拥有南开大学、天津大学这样的国际知名高校,而且还拥有众多的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专业院校,构成了立体化、多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下面,我就将津门的“二本之花”一一推介给大家,相信我,这里面肯定有一朵最能靓丽你的青春。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