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点评08高考化学:对整体能力要求更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9日 01:02   新浪考试

特级教师点评08高考化学:对整体能力要求更高
北京新干线学校高考专家组专家吴琼点评08高考化学

    对整体能力要求更高

  如果说只是特别题涉及的知识我们感到量比较大,当时这份题毕竟在高中新课改的背景下出来,有这么一个过渡和衔接的功能。我们明显地感受到他在能力上更突出的要求,比以往相比能力上的要求更高。能力的要求更高表现在一个是试题的综合程度上,向二卷的这几道题,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学科内的综合度,不管在题型上,还是在学科的知识块之间,都体现出一个非常高的综合度。这种综合对同学本身这种综合性,这种一定的陌生度,对本身这个同学的能力就提出非常高的要求。所以一部分同学感到不是很适应,甚至就是说难度比较大。

  事实上我们如果看这个知识点选取的还是很基本的。从实验题看,今年有一定的探究性,也是跟现在新课程的要求,理念是一致的。在这种探究的过程当中,对于学生可以说他的一种综合能力,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今年从试题和去年相比,我还感到化学计算的力度是加大了。事实上在考综合之后,我们整体化学计算要求在降低,而且量也是相对比较少的。今年应该说量在加大,但是它的方式并不是说加了一道计算题,而是把计算的因素分布在好多地方,包括从选择题开始,到推理题等等,都涉及一些计算的因素。等于把难点分解,又能够加大对他的考察力度,这种考察不是说通过一道难题,而是分解在各个部分。我觉得这是处理得比较好的地方,应该能得到考生的欢迎我想。

  主持人:

  吴老师,我觉得很多同学特别想知道,您拿到这个试题之后有哪些印象最深刻的题都有哪些,给我们大家分析一下。

  化学大题强化合成问题

  吴琼:

  从25题来看,整体上来看是比较传统的。基本上大家还可以看到,它基本上考察化学方程式,什么同分异构这些问题,没有脱离往常的模式。如果说有突破的话,就是在合成的问题上凸显出来。有机合成始终上我们有机考察的重点内容,从这点上在强化这个合成问题,我觉得也是和,或者说加大这部分的考察力度,也是和我们以往的这种要求是相一致的,对我们的教学导向也非常好。

  再一个我觉得比较突出的,应该说试验题。它既有计算,有装置。这种装置选取的点比较基础,它通过装置创新,同样是完成这个试验,教材当中不是这样做的,高考试题通过一个新的装置的改造创新,就使得学生对于他的动手能力,他的推理能力,他的观察能力,他的这种表述能力,等等,一系列的综合能力就会通过装置创新而考察出来。如果我们说同样考这个题,用书上的知识考,就是说谁对教材掌握熟悉就能掌握好。通过装置创新,所有这些考察就会变换一个角度,这时候学生能力的差异就凸显出来了。我觉得这道题特别符合我们这种能力考察的要求。

  它作为一道我说典型的学科内综合题,后面还有一个坐标图,在高考考察中识图能力也非常重要。这个纵坐标、横坐标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在图上,在T1温度上是两摩尔气体,这两摩尔是什么气体?就得结合这个图,结合所给的语言的描述去综合起来分析,可能有些同学会忽略图上给的信息。如果没有把两者有机结合一起,就会导致信息不足。导致后面分析不出结果,或者出现错误。这道题可能有些同学感觉难度比较大,实际上真正把这两个信息,特别是识图的能力,如果前期我们的训练要求到位的话,我想这个题并不难。

  这道题不知道大家在考场上完成得怎么样,但是应该说这是非常符合高考要求的,而且考试要求中也明确地提出了这种识图能力,就是坐标图和装置图,在这道题内都出现了。

  在完成这个题的过程当中,我觉得如果说我们感到在表述上有些同学没有组织好,可能审题上会出现问题,就不能把这两个非常好地结合在一起。

  相对来说28题是同学们反应难度比较大的题,一个所运用的知识密度比较大,涉及的知识比较多。实际上这道题这个以往的知识是不是梳理到位了?是不是做到有序的储存了?这种有序储存现在是不是能够非常及时地调动出来,都显得非常重要。因为确实用的知识量大,作为化学的最后一道题难度确实比较大,我们感到有一定难度。所以不少同学可能在这道题的完成上会有一些障碍。我们整体感到,像这道题还是有一定的梯度。我们把特别是二卷的试题,每道题应该有个把关的功能,所以相对来说,就是上手应该能够上手,在逐层设问的时候,难度在逐级加大。在这道题上也能够,尽管这道题难度相对大,但是也体现了逐级加大难度的特点。还有它的开放性,表现在假设上。如果是这种情况,你往下推理是什么结果?如果换种情况是什么结果?这种假设和结论的对应关系,同学的这种推理能力,分析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

  另外就是它相对最后答案也有一定的开放性,答案不是唯一的,而是哪些可能的情况,你要都把它分析出来。这种开放性本身也表现出一定的难度。我们现在比较强调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这种发散思维,应该说发散本身就是一种很重要的创新思维的前提。所以这种考察也是非常符合现在的理念,符合现在的这种要求的。如果说有些同学在这个题上出了问题的话,我觉得可能一个是他的大量知识的处理出了问题,因为它运用的知识比较多,信息量比较大,碰到这种问题有点慌了手脚。当然我们也不排除,实际上有一部分同学可能有点会放弃这道题,因为整个理综三科,大家觉得生物比较顺手,物理觉得能上手,同学们当然一定想把它完成。从时间安排上,在时间安排上同学们各自有自己的考虑。所以这道题时间太短的话也不太好完成,它是一个要全局关注的,来推出结果的这样一种类型的题。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点击进入查看更多08高考最新内容~~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