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619个地理考点全解(一)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5日 01:47   新浪考试

  二、619个地理考点全解

序号

条 目

解   释

1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

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宇宙大爆炸学说

2

宇宙的基本特点

由各种形态的物质(天体)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3

天体的分类

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

4

天体系统的成因

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5

天体系统的级别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6

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

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温度和液态水

7

太阳系概况

中心天体为太阳,有行星、卫星、流星等天体

8

太阳系八个行星的位置

水金地火(小行星带)木土天海

9

八个行星的运动特征

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10

八个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

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11

日地平均距离

1.496亿千米

12

太阳的主要成分

氢和氦

13

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

核聚变反应

14

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

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15

我国太阳能的分布

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16

太阳大气结构

从内到外为光球、色球、日冕

17

太阳活动

黑子(光球层、强弱标志)、耀斑(色球层、最激烈显示)

18

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

11年

19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

20

地球的形状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1

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 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面积5.1亿平方千米

22

经线

连接南北两极的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所有经线等长,指示南北方向

23

本初子午线

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24

纬线

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长短不一,指示东西方向,1个纬度对应的经线长为111千米

25

赤道

最长的纬线

26

经纬网的意义

确定位置、判断方向、测算距离

27

南北方向的判断

有限方向,北极为最北,南极为最南

28

东西方向的判断

无限方向,沿着自转方向为向东,逆着自转方向为向西

29

东、西经的判断

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30

南、北纬的判断

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31

东、西半球的划分

东半球:20°W~0°~160°E、西半球:160°E~180°~20°W

32

南、北半球的划分

以赤道为界,以北的为北半球,以南的为南半球

33

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

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34

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南回归线:23°26′S、北回归线:23°26′N
南极圈:66°34′S、北极圈:66°34′N

35

地图上的方向

①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指向标定向法,③经纬网定向法

36

地图上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

37

比例尺的大小与图幅、详略的关系

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38

图例和注记

①符号,②文字与数字

39

海拔与相对高度

海拔:某一地点相对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某一地点相对于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40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①山脊与山谷,②陡坡与缓坡,③断崖

41

地形剖面图的作图法

①建立横坐标,②建立纵坐标,③画出交点,④连接成线

42

地球侧视图的判读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3

地球俯视图的判读

逆时针自转,中心为北极;顺时针自转,中心为南极

44

地球自转的方向

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南极则反之

45

地球自转的速度

角速度(每小时15°),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无角速度和线速度

46

地球自转的周期

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

47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更替、形成地方时、使水平运动物体偏移(南左北右)

48

晨昏线的判断

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

49

地方时的计算

每往东增加1°,时刻早4分钟

50

已知经度求时区数

经度加7.5°后再除以15,舍余数取商

51

东西十二时区

跨东西经度,为一个时区

52

中央经线

各时区最中间的经线,用区时数乘15°

53

区时的计算

每往东1个时区,区时早1个小时

54

北京时间

以东八区(120°E的地方时)为标准时间

55

国际标准时间

零时区的区时(本初子午线的地方时)

56

国际日期变更线

180°经线(理论上),不通过陆地(实际)

57

地球公转的方向

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58

地球公转的轨道

椭圆轨道,一月初(近日点),七月初(远日点)

59

地球公转的速度

在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在远日点时较慢

60

地球公转的周期

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真正周期)、回归年:365日5小时48分46秒

61

黄赤交角

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3°26′

62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

63

太阳直射点的判断

与该点的切线方向垂直,地方时为12点

64

春分日(3月21日)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65

夏至日(6月22日)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66

秋分日(9月23日)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67

冬至日(12月22日)

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68

夏半年的概念(北半球)

3月21日至9月23日

69

冬半年的概念(北半球)

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

70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

71

昼夜长短的计算

以昼弧长度为依据,每15度为1小时

72

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

日出(落)时间=12±1/2昼长

73

昼夜长短的判断

夏半年,越北白昼越长,冬半年,越南白昼越长

74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90°-纬度差(所求点与直射点的纬度间隔)

75

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

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76

四季划分的依据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77

天文四季

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是夏季,反之是冬季

78

北温带常用的四季

3、4、5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79

五带的名称

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80

五带的分界线

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81

五带的天文现象

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四季变化明显

82

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

1957年10月,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前苏联)上天

83

空间开发阶段的开始

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美国)试航成功

84

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1970年“东方红”一号、2005年“神舟”六号

85

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

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86

保护宇宙环境

清除太空垃圾,加强国际合作

87

大气圈对地球的重要意义

保护生物生存,影响地球自然环境,维持生命活动

88

低层大气的组成

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

89

干洁空气的组成

氮和氧,二氧化碳和臭氧

90

大气各成分的作用

氧:生命活动,氮:构成生物体,臭氧:吸收紫外线,二氧化碳:光合、保温作用,水汽和尘埃:成云致雨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高考贴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