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最后时期,考生有两个中心任务:
一是完善解题技能、提高得分能力。
方法主要是:根据教师的安排,每周做2—3套模拟试卷,认真听教师的课堂讲评,并及时从试题内容、试题情境、试题立意、试题呈现方式等方面细致地剖析模拟试卷中的每一道题,归纳同类试题的解题思路、解题技巧、基本技能。
对不同类型的试题,要从不同的重心去总结、归纳。选择题应重视试题情境、试题信息、解题方法的归纳;综合题则应重视答案组织方法、语言运用方法、书写方法等。
注意不要贪多,不能做太多的试卷,而应把重心放在能力的提高上。
(转载请注明出处:天星教育试题调研《考前抢分必备》)
对解题来说,最重要的是审题。审题是解题的前提,解题是审题的归宿。解题的一般
骤是:
(1)读懂题意,找出关键词,准确提取试题信息。
(2)看清图示,注意图例,准确提取图像中的显性和隐性信息,并注意及时与文字信息结合。显性信息是指从图上能够直接读取的信息,如河流的分布、经纬度度数、海拔高低等。隐性信息是指借助显性信息,根据你的认识,能够推理出的间接信息,如由河流的分布可以推理出地势特点,由经纬度可以推理出温度带、气候、植被、区位,由海拔高低可以推理出地形特征等间接信息。
(3)归纳信息,联系知识,逻辑分析,解决问题。
简单地说,上述过程属于地理思维过程,即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试题给出了条件信息和问题信息,我们要把这两种信息正确地连接起来,或者说对这些信息进行因果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等逻辑关系的分类、归纳、组合,使条件信息和问题信息能够相符,有机联系,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就是地理思维过程。当然,要使这些信息相连接,你就必须学会联系并提取原有的知识和技能。
(4)根据分析,运用术语,准确表述。
要注意正确全面地表述,不要遗漏,同时注意运用学科术语,注意表述的逻辑关系。根据高考评卷的特点,最好用分点的方式,把重要的、关键的观点写在前面,尽量把观点写全。
此外,规范地书写答案,也是提高解题成功率并获得高分的关键。要注意书写工整(以让人看上去清晰明了、感觉良好为标准)。
通过最后阶段的模拟、讲评、归纳,相信你最终会完善解题技能,提高得分能力。
二是“回归课本”、完善网络。
“回归课本”的目的是克服遗忘、深化理解、完善知识和技能网络。可以参照《考试大纲》把教材分为若干模块,然后对每一模块涉及的教材知识进行细致的研读,边联想、回忆,边阅读教材,边进行知识网络建构。如“大气”这一单元由哪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有哪几个概念、哪几个原理、哪几个地理规律?这些规律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需要提醒的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明白高考考什么,怎么考,对提高成绩十分重要。从《考试大纲》及多年的高考试卷来看,运用基本的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解决地理问题或解释地理现象,是高考永恒的主题,所以我们应该对教材中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进行认真的复习。此外,从高考试卷的结构来看,通常是30%的基础题,50%的中等难度题和20%的难题。因此对大部分考生来讲,把80%的时间和精力用在那80%的题目上是最合理的,而且,还要努力争取在考试时确保80%的那部分题的得分率,这是达到本科线的基本保证。如果在此基础上,再用20%的时间和精力去挑战那20%的难题,把20%的难题作为兴趣题来做,就不仅可以提高学习的成效,更能增强自己应考的信心。更多精彩尽在《试题调研》第9辑《考前抢分必备》。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高考贴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