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名师点评2010高考作文:更加注重理性反思(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07日 13:55   新浪教育

  2010年高考首场考试语文科目刚刚结束,各地高考作文题也纷纷出炉。今年作文题目主要想表达一个什么主题?如何才能写好这篇作文?

  6月7日12点,新浪高考频道第一时间特邀北京师范大学中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教授张 视频:名师第一时间点评2010年高考作文 媒体来源:新浪教育 秋玲博士第一时间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共同聊一聊各地高考作文题。访谈结束,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新浪嘉宾聊天室,我是娄雷。2010年全国高考正式拉开帷幕,全国一共有957万同学今天将步入全国各地的考场,参加2010年的高考,现在的时间我们的语文科已经正式结束了,大家正在积极的进行个人的调节。我们在第一时间将会为大家点评2010年全国高考的高考语文科目的作文真题。为大家请到的嘉宾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教育研究所,并且在2004年和2010年也与郑国民教授一起追踪研究全国中高考考试试题命题评估的教授,我们的张秋玲老师。张老师首先跟我们的网友打声招呼。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教育研究所教授做客新浪点评2010高考作文
北师大文学院语文教育研究所张秋玲教授点评2010高考作文

  张秋玲:大家好。

  主持人:在今天的节目当中,我们也欢迎大家通过我们的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的方式来进行参与节目,同时我们也欢迎通过我们的直播平台提出您的问题,在稍后的时间当中会请老师为大家做解答。首先将和大家关注的是全国一卷。在现在拿到的数据当中,全国一卷高考作文题目是一个话题作文,主要是“有鱼吃还捉老鼠?”张老师对于这个高考作文题目如何看待?

  张秋玲:2010年全国一卷漫画作文有鱼吃还捉老鼠?主要是从命题点,从作文的考察力度有两个,一个是感情的抒情和理性的反思。从现在我看到的作文命题出来的来说,它更注重理性的反思。首先学生做这个作文题要从三个角度把这个题转换成自己的思维。第一是图文转换能力,你看到图包括文之后,能不能迅速把里边主要的显性和隐性信息迅速提取出来,然后进行整合。根据这个题目要求是有鱼吃还捉老鼠?其实反映一种社会现象,同时也是通过这种社会现象考察的是学生的一种处事心态,大家都在吃鱼,而另外一只猫在捉老鼠。对于有鱼吃还捉老鼠这个方面,生活中有很多看似正常的现象,但却是一种非正常的心态。对这种心态的思考和批判就是这次做全国一卷的学生着力要思考的问题。如果从这个角度入题,文章容易写出新意来。这是全国一卷我的理解。

  主持人:很多人认为全国一卷是很多省份都会采用的,这种作文题往往会和大的环境相关,或者谈一个很大的社会热点,看到这个作文题目就会有很多人觉得,它是从细节入手,是不是也是给大家一种很好的提示。

  张秋玲:是一种很好的提示,现在作文教学中老是容易走偏,剑走偏锋,往往关注特别大的社会、国际甚至我们国家中生活中重大的新闻题材。学生在驾驭这些题材的时候相反不能得心应手。其实这个题目就引导学生,从生活的细节入手。其实在你的生活中,也有许多有鱼吃还是捉老鼠。你自己对这个事情的看法,其实已经反映了你的情感和价值的道德判断。

  主持人:其实从生活的细节当中去入手才能够让每个人都有话可说。

  张秋玲:对。

  主持人:我们在下面的时间当中再看一下全国的二卷,二卷我们现在拿到的题目是以路径为题目来写一件文章。它的要求是自选角度,自行立意,除诗歌体之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当您听到全国二卷作文题是如何评价这个作文题?

  张秋玲:我的第一反应,从这个作文题来看是从两个角度给了学生更广阔的思维挑战的空间。更有利于不同表达形式特点的学生的发挥,比如要是与刚才全国一卷相比,更侧重于理性的反思,那篇文章如果写成感性的抒情很难成文,写不下去。但是这个以路径为题,既可以从感性的抒情入笔,也可以从理性的反思入笔,大家注意到它是一件命题作文,它虽然让你自选角度、自行立意,但是角度和立意完全内隐在命题作文题目之中。比如就路径,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许许多多路径,生活中有路径,甚至一个很平常的生活习惯都是一种路径。比如你走上学的路,从家里到学校,走惯了某一条路,让你一旦改变这个路径,其实可能这个路径比你原先旧的路径更近、更便捷、更快速,但是你在改变那一瞬间,你的心里都会不舒服,这时其实这个路径有一个开放的空间,大家一定要注意,它可以写现实生活中实的路径,也可以写思维或者精神层面虚的路径。通过我六年对高考作文的追踪,这个题目就命得比较好,写实的路径也能写出我对生活的一种感悟。写虚的感悟,也能写出我对生活的一种思考,它更关注的是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对问题的思考的角度和力度。这篇文章如果你思考的角度和力度不到,你的文采再好难以出新。难以出新,你在高考得分上,作文的评分上,肯定就要吃点亏。

  主持人:张老师,其实有很多同学拿到“路径”这个作文题目,会觉得给你的限制越少,反而会让大家觉得举手无措,比如有时给的命题会非常长,或者给他界定很多要求,大家反而会觉得写起来会有一定的框框。

  张秋玲:容易写。

  主持人:突然给你两个字“路径”让你去写,大家可能觉得漫无边际。特别是我们明年同学想复习作文,遇到一个题目,漫无边际如何找到中心点或者如何更好的立意?

  张秋玲:其实这个题目不是漫无边际,看着好像漫无边际,但是细想有很多东西是入不进来的。我劝未来备考的同学,特别是到了高三的时候,一定要聚焦。我经常强调,包括有时出去做讲座,也跟老师说,到了高三阶段一定要给你的学生聚焦。因为我们的学生虽然有着统一的生活,学校生活是最多的,但是每个人又有个性生活,从你的个性生活当中去寻找写作的素材,就突破了看似漫无边际的命题。

  其实这个题目,学生一下感觉到漫无边际,就觉得限制太少了。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已经要在今年的课程教材教法发了,就是从社会热议看高考写作命题,都隐含着第一是测评,第二,区分。第三,限制,第三防范。这四点都必须要做到,比如路径这个,我刚一读到就觉得这个题目要学生去做一个套作或者是速构或者移花接木的文章是很容易的,但是我再一思考,是很难移的,尤其你改造一件现成头脑中的作文,不如从你的生活当中寻找一个与这个话题更接近的素材,写出你最熟悉的生活题材。这样文章就容易出彩。

  主持人:老师都有一个要求希望拿到高考的真题,包括内容材料和作文,特别是还有些要求都能够拿到很详细。但是因为我们第一时间点评作文真题往往会拿到一个题目,真的让老师说把今年的题目很好的点评,我们其实要等到试卷拿到之后才可以。

  接下来的时间当中我们将会进行全国各地作文题的点评。首先关注北京市高考2010年作文题,现在只是拿到一个简短的题目,要求就是“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按照我的观点,还是希望大家文体不限,扩展自己的思维都可以。您觉得像“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和去年或者其它时间北京的试卷当中的试题相比,今年的试题有怎样的特点?

  张秋玲:现在点这个题真的很难,因为不知道是不是材料作文,有没有材料限制。第二,是不是话题作文。现在就我拿到的信息来说,从命题作文的角度来做一个点评,这也恰恰和去年北京卷的“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去年这个题目也是给材料的命题作文。我推断今年和去年相比较,不会有太大的波动,它也很有可能是一个给材料的命题作文。因为根据现在它反映出来的信息,命题作文的可能性要占的几率大得多。

  其实在这个题目当中,学生如果要和人生联系起来,如果平常你的阅读视野稍微开阔一点,你思考的问题面要宽广一点,它其实是隐喻着我们社会中的三类人,一类人是只仰望天空的人,那就是充满幻想,充满理想主义的人。一个是脚踏实地的人,我们往往把这种人称之为老黄牛。这两类人都有缺点,一个就是对未来太过于幻想,一个就是太着重于眼前的实实在在的做事。这两种人其实都不适应于我们当今这个时代的人。无论你是脚踏实地做事,你在做到一定的时候一定要站起来伸一下你的四肢,舒展一下,同时抬头仰望一下星空,往远处看一看你的方向,这类人在未来的生活中走得更远。如果学生能够从隐喻出来的这三类人入题,我的理解,一般有着很好的思维力度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学生就容易脱颖而出。

  现在这个题目给我的信息来看,它的测评性和区分度比较好,而且从限制性和防范性来说,它也是给了学生很强的限制和防范性。这个题目你很难把某一个人的素材,特别是你不熟悉的生活场景移植过来,只有你自己烂熟于胸的生活场景,才能和我刚才隐喻的三类人结合起来,这样一来这个作文题目使得历年来北京作文题目的特点都比较明显,比如北京符号这个题目,有人跟我争议,说你认为这个测评才是公平的,我说就不是公平的。他说城市的孩子就能写北京的符号,农村的孩子怎么办?我说北京符号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可以写实体的符号,也可以写虚特的符号,这个时候农村有农村的符号,我举个例子,比如顺义的苹果,平谷大桃,怀柔的虹鳟鱼,这是浓郁的北京符号,难道只有天安门、地坛是北京的符号吗?这些东西让城市的孩子写也未必写得好,恰恰选取生活当中最熟悉的那一瞬间是能写好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订阅高考免费短信服务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高考 作文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