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时评:高考加分 肥了谁的腰包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4日 11:35   大洋网-广州日报

  知无不言

  信力建

  2004年后,教育部每年的3至4月份都以行政规章的形式出台招生文件,里面包含了当年的高考加分规定。据媒体报道,今年教育部出台的加分规定只有14种,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却有近两百种,显示出加分项目各自为政的态势。高考加分主要着力于两个方面,一个是特殊身份的考生,如少数民族,给少数民族加分,是为了体现政府关怀,也为了平衡民族间的教育权益。另一个是德智体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如参加全国性的比赛获奖,这是为了避免应试教育带来的“高分低能”而鼓励学生多方面发展,以求培养素质人才。

  然而,继去年重庆篡改民族身份违规加分、浙江“三模三电”加分引争议,今年媒体曝光了更多的高考加分争议事件:台州几位官员子女在学生并不知情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获过奖而加分20分;浙江再次爆出600多人因“三模三电”加分的舞弊事件,甚至足球队替补都能加20分等。手段五花八门,争议也随之而来。

  为什么高考加分会引起如此多的争议?除了地方各自为政、违规成本轻微和加分过程的暗箱操作,导致了目前较为公平的高考成了不公平的竞赛场之外,高考加分背后的利益博弈更值得深究。特长生加分引来培训机构扎堆,武术培训、体育训练、外语培训以及奥数班等层出不穷,近年来诸如此类的中间机构可谓赚得盆满钵满。如果不是高考加分政策存在制度和监督漏洞,这些机构就不可能做得如此风生水起。因为竞争的残酷,考生们不得不通过补课、作弊、复读来获得高等学府的准入资格。

  其实高考,说到底主要是考生和高校之间的博弈,行政部门过度介入加分,往往容易导致整个高考陷入不公平的竞争。而高考加分催生的培训机构,也将助长应试教育的畸形发展。因此,赋予高校更多的招生自主权,赋予学生更自主的选择权,才是正道。

  高考加分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可选择的方式太少,也因为长期以来学子的“目标依赖症”,以为读大学才是唯一成才之道,这是完全错误的。在已不是文凭决定论的年代,高考已不是人生的独木桥,而高考加分的存在是否合理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子要懂得怎样去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作者为本报专家顾问团成员、信孚教育集团董事长)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订阅高考免费短信服务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高考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