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 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
清华大学本科教育
根据党和国家的人才总体战略以及学校发展定位,清华大学确立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学校以培养国家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为己任,按照“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办学模式和“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主线,长期坚持学科专业、课程、基地、学风等四项教学基本建设,持续不断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致力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体系,努力保持和发展了本科教育优势与特色。
清华大学本科教育定位为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培养具备高尚的健全人格、宽厚的业务基础、敏捷的创新思维、厚重的社会责任、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潜在的领导能力等优秀素质的高质量人才。
一、建立研究型教育教学体系 培养创新性高素质人才
学校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优化培养方案,推动按学科大类培养,全面提高培养质量;开展多种形式的因材施教,探索多样化培养模式,为拔尖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搭建基础平台,创造发展空间。
清华大学以世界一流大学为参照,按照“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培养理念,2001年全面修订各个学科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与指导性教学计划,重新整合课程结构和学分比例,主要课程设置和学分总量基本上和世界一流大学同类学科的培养方案相接近。培养方案体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强调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大力推进按学科大类培养;将实践与研究融入教学过程,坚持实践教育不断线。2001年修订的本科培养方案,为学校适应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要求,构建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清华大学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因材施教,不断探索多样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拔尖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优良环境。为培养新世纪能够在基础科学领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的后备人才,1998年以来学校先后举办“数学—物理基础科学班”、 “化学—生物基础科学班”, “人文科学实验班”、“社会科学实验班”。2006年,计算机领域最高奖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先生倡导创办“软件科学实验班”,以注重基础科学、注重国际学术交流和实践环节为特色,探索培养世界顶尖计算机科学人才的模式。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要求,2007年经管学院开设经济与金融国际班,以全英语讲授大部分课程,并与国外一流大学开展本科生交换。
2009年,学校推出“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旨在充分发挥学校综合优势,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将各方面办学优势转化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势,从学生遴选、教师配备、培养模式、学术氛围、国际交流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培养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拔尖创新人才,并通过优秀“领跑者”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带动各院系、各学科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而促进整体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清华学堂数学班、物理班、化学班、生命科学班、计算机科学实验班、钱学森力学班均已开班,并入住修葺一新的清华学堂,菲尔茨奖和沃尔夫奖获得者丘成桐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朱邦芬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希教授、国际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教授、“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郑泉水教授分别担任首席教授。
着眼于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交叉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学校扩大学生专业选择的空间,对每届学生提供一定的第二次选择主修专业的机会;校内还设立主、辅修制度,建立理科-工科、理工-人文、理工-管理等学科大类之间的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设置经济学、艺术设计、法学、英语等第二学士学位、辅修专业供学生选修,合格者可获得相应第二学士学位证书或辅修专业证书。本科阶段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免试直接攻读本校硕士、博士学位,也有一部分本科毕业生可被推荐到外校或科研院所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学校在部分院系实行为优秀学生配备优秀导师,并不断发展第二课堂各种形式的科技、人文、实践活动,拓展确有专长学生的发展空间。
根据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学校加强了综合学科建设。近几年先后成立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医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航天航空学院等,完成了综合学科布局。今天的清华大学有15个学院55个系,学科领域涵盖理学、工学、文学(含艺术)、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和医学等学科;现有本科专业66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38个,二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21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31个;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2个,另有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7个。清华大学所有本科专业均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为依托。目前在校本科生14000余人,在校研究生20000余人。
二、突出研究型教学特色 促进学习与研究融入教学过程
清华大学加强创新教育,积极推行以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为核心的创新的教学方式,形成一套有利于启迪学生的理解力、判断力、洞察力、想象力和应变能力的教育新机制。
学校借鉴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教学特点,通过规范课程教学要素,以教学和研究相结合为指导思想,大力加强课程教学和训练主要环节的建设。为提高整体教学水平,2001年,学校正式启动“百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率先在重要基础课、大类平台课、文化素质课中立项建设研究型教学示范性精品课程。到目前为止,已有90门课程入选国家精品课程,101门课程入选北京市精品课程,187门课程被评为清华大学精品课程。精品课程建设着重加强课程内容的整合优化和授课方式的改革,努力体现研究型教学理念,落实讲授、讨论、作业、实践、考核、教材六个教学要素的规范化建设,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升认知和研究能力。一批在建精品课程增设了讨论课、设计课,以及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实验环节,采取项目训练(project)的形式,指导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增加研究型教学的比重。
学校大力倡导研究性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讨论式、互动式、参与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取得显著成效。2003年开始,清华大学设置由院士或知名教授主持、面向一年级学生的“新生研讨课”(Freshman Seminar),其特征是由知名教授为本科新生开设小班研讨课,每门课程人数不超过15人,通过教授引导,以师生互动、小组学习的方式,师生一起体验、共同参与研究性学习,从而建立一种教授与新生沟通的新型渠道,创造一个新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机会,探索一种以研究讨论为主的教学模式。几年来,累计开设新生研讨课500余门次,覆盖全校文、理、工等各个学科,7000余人次学生选修。研究性学习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而且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使教师主导的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探究的场所,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学到知识,又训练创新性思维,培养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借鉴新生研讨课的成功经验,学校从2005年开始在高年级陆续开设教授主持的专题研讨课。研讨课成为推动名师上讲台的重要举措之一,成为学生探索性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成为多样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之一。
学校积极推行课程考核方式的变革,改变期末笔试的唯一方式,全面推广小组研究、课题论文、口试答辩、开卷考试等方式。学校加强了教师上岗培训和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保证研究型教学方式的落实。通过立项,支持学术造诣高、教学质量好、改革成果明显的教师出版高水平教材。同时,增添教学参考书,引进国外优秀原版教材。据不完全统计,全校每年200多门本科课程采用外文教材、使用英语或双语讲授。为了适应教学改革需要,改革教学方法,营造学生主动学习的氛围,借助校园网络建设方面的优势,师生交互式的网络教学快速发展,多数课程实现了网络教学。
三、坚持并拓展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和科技系列赛事 构建鼓励创新的校园氛围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