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清华大学本科教育(2)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06日 00:35   新浪教育

  “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简称SRT计划,是为加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而设立的,于1996年开始实施。参加对象主要为一至三年级的本科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项目。学生能做到“以我为主”,进行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分析论证、制定方案、设计或实验、分析总结等方面的独立能力训练。导师发挥主导作用。完成SRT计划的学生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和成绩,其中达到一定水平的还可以取代其相关的课程设计乃至综合论文训练。截至2010年秋季学期,共设立SRT项目8300余项,参加学生人数16500余人,目前50%的本科生在校期间有机会参加SRT项目。2006年以来,清华大学作为“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参与院校,共269个项目获得教育部批准立项。

  各种学科竞赛是实现创新性教育的有效载体,学生科技赛事历经数十载而不衰。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成体系、上规模、有计划、有组织的发展,营造了浓厚的科技与学术环境。目前全校已经形成了以“挑战杯”为龙头的系列创新赛事。该竞赛体系包括学校“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展览、学生科技活动月,以及覆盖全校各学科群的结构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机械创新设计竞赛、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竞赛、环境友好科技竞赛。2010年我校大学生在全国和国际比赛中获得了较好的成绩。在国际比赛中,我校代表队获得第34届ACM/icpc世界总决赛银牌,名列世界第六,亚洲冠军;2010年国际基因工程机械设计大赛(Interna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 Competition,iGEM)金奖;2010年美国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9项,二等奖5项;2010年RoboCup国际机器人大赛人形组TeenSize季军;第六届亚洲高校结构设计邀请赛综合表现第2名、岩土工程比赛第1名;IDC2010机器人大赛亚军。在全国比赛中,我校代表队获得2010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北京市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第五届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车大赛特等奖;2010年RoboCup中国公开赛人形组TeenSize一等奖;第五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第五届环境友好科技竞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Honda中国节能竞技大赛最佳设计奖;电工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2项、三等奖2项;2010年施耐德全国大学生节能增效大赛一等奖;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团体冠军;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演讲比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第十四届“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二等奖2项;第五届首都高校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大金空调杯”第四届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一等奖及参赛团体一等奖;第十八届全国“人工环境工程学科奖学金竞赛”一等奖;“利奥杯”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包装与印刷创新设计大赛金奖。

  每年四月底校庆期间举行的学校“挑战杯”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展览,成为学校校庆期间的一个亮点。在2003年举行的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清华大学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并因累计三次捧得全国“挑战杯”而获得 “永久杯”。 2009年我校代表队在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以团体成绩第一名再次捧得“挑战杯”。这一竞赛体系在内容上与专业学习紧密相连,在形式上不断推陈出新,每年都吸引了数千名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积极参与,有许多科技成果问世,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转化为专利成果,为广大学生的创新成果提供广阔的竞争交流舞台。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名师上讲台,营造教书育人的浓厚氛围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有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一流大学的建设必须要有一流的师资队伍。清华大学既有一批治学严谨、造诣高深的学术大师,又有一大批年富力强、业务精湛的中年骨干,更有众多朝气蓬勃、富于创新精神的后起之秀。全校现有教师2900余名,教师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1200余名,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1100余名;拥有诺贝尔奖获得者1名,图灵奖获得者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37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4名。13名教授荣获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为保持和建设一支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学术水平与教学水平兼备的师资队伍,学校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竞争与激励兼顾,大力营造教书育人的人文环境,建立完善教学工作制度规范与激励机制,创造让大批教学名师脱颖而出的土壤和条件,突出强调培养学生是教师的第一学术责任,推动名师上本科讲台。一大批学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知名教授活跃在本科教学的讲台上,不仅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且使得本科生能够亲耳聆听教授的治学之道,亲身感受他们的魅力风范,潜移默化中感悟为人为学之真谛。例如,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先生亲自为大一新生讲授普通物理课程;校长顾秉林等多位院士、教学名师奖获得者、特聘教授、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院长、系主任等知名教授均开设新生研讨课;精品课程负责人也大都由知名教授担任。

  五、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  形成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

  清华大学极其重视现代化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支持研究型教学模式、创新性教育的实施。近几年通过国家“211工程”、“985工程”的持续建设和学校多渠道筹集资金,学校加大了本科教学软硬件基础设施的经费投入,进一步提升了教学条件的现代化水平。目前,清华大学拥有一批国家级基础课程及人才培养基地,包括数学、物理、机械、力学等4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数学、物理、生物等3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实验物理、基础工业训练、力学、计算机、电气、机械、艺术与设计实验教学中心、环境科学与工程等9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示范性软件学院、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等。

  与此相适应,学校不断改进管理制度,提高设备设施的运转效益,提高实验室的开放服务水平,为学生提供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参加科研的条件。例如,全校30多个院系的80多个实验室联合开设全校选修课“实验室科研探究”, 通过从各实验室筛选出的一批典型科研成果,组织学生深入相关实验室,由高水平教师进行现场教学,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研究领域,获得科研体验,领悟科学方法。这些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学校实施研究型教学提供了巨大支持,形成了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自主学习的环境和平台。

  在建设现代化教学环境的同时,学校积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水平。通过近几年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学校校园网、电子图书馆等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取得很大进展,目前正充分发挥着作用。清华校园网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万兆双栈校园网络。图书馆每周开馆105小时,电子资源24小时不间断服务,电子资源利用率与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等水平相当。2003年9月,建筑面积34045平米、具有国际水平、国内一流的智能化教学中心大楼——第六教学楼投入使用。学校现有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座位17232个,70%以上的课程使用多媒体授课,多数课程实现了网络教学。学校在大部分教室配置计算机电源和网络接口,教学区、学生宿舍区还可以无线上网。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教育教学的时空观念,深受学生的欢迎。

  百年清华,始终不渝地坚持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根本任务。清华大学将坚持教育创新,不断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健全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巩固和发展本科教育优势,为国家培养更多符合时代要求的拔尖创新人才。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相关链接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