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热议南科大学子拒考:教改特区能否绕开高考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03日 10:54   解放日报

  近日,部分南方科技大学学生在网上发表公开信,集体“拒绝高考(微博)”。此事件引发热议:处于教改风口浪尖的南方科大,招生时究竟能不能“绕开”高考?争议还带出教改的一个“悖论”:如果撕开“口子”,该如何确保公平公正?如果维护常规,那么改革先行先试又如何起步?对于这一热点话题,本报记者展开辩论。

  正方:甩了“旧鞋”难再穿“新鞋”

  本报记者 徐瑞哲

  步入高等教育改革“深水区”的时候,有一句老话点了题: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南方科技大学就是“光脚的”,它的首届45名新生更是已经把“裤脚管”拉到了膝盖以上。昨天,记者登录“南方科大论坛主页(非官方)”,在“大学教育深度讨论”板块发现了一条置顶帖子——《致所有关心南科大发展的人们的一封公开信——来自南科大的学子》,信中既介绍了南方科大的近况,也回应了要不要高考的疑问。公开信的第4段开头反问道:“我们并没有否定高考制度,作为探路者的我们,就一定要高考么?”

  南方科大被教育界视为“教改特区”。尽管筹办3年间未获教育部“准生证”,校长朱清时依然坚持树起“自主招生、自授学位”的牌子,并表示:即使第一批招入教改试验班的学生,最终无法获颁教育部认可的文凭与学位,南方科大也将自行发放文凭与学位。尽管这个“特区”并没有“特”在特殊政策上,但却“特”在了试验性上。沪上一位教育圈内人士认为,大学两头“一进一出”,南方科大师生已经在“出口”上把一双旧鞋甩了,那么“进口”上也难以再穿上一双新鞋。“再让他们高考,就是又回到了老路”。

  事实上,上海不少参加自主招生改革试点的高校招办负责人,不止一次向记者表示,高考只是各校自主选拔测试之后的最后一条 “尾巴”,每年各校通过自主招生录取的考生未达到“一本线”分数的只有一两个。更何况,目前还有一部分优秀高中毕业生通过免试保送的方式直接进入各大高校。而南方科大有机会“纯自主招生”的学生毕竟只有区区45人,何妨一试?

  写公开信的学生也说:“在现在情况下,我们为中国的教育改革做出了最大牺牲……我们从未担心过自己的职业和未来,因为我们都怀着一颗‘实验’的心态。”在去年末南方科大招生之初,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也启动不久。其中明确的“十大任务”中,三四项都与高等教育相关。南方科大全自主的办学治校行动,其实正是探索教改之路的星星火种,不应灭之。

  反方:改革也应尊重教育公平“底线”

  本报记者 彭德倩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即使在南方科大这块教改“试验田”中,高考仍应是一条被尊重的“底线”。

  首先,应厘清教改与高考的关系。前者的目标是激发办学活力,提高教研水平,而教育公平应是凌驾于这些之上的。不能否认,在现实国情下,对我国每年近千万考生而言,高考制度仍是相对公平的选择。

  站在学校的立场,办学自主权固然包括了招生自主权,但也并不意味着绝对的自由。即使在招生非常“自主”的美国,录取学生时,同样需参考SAT (美国大学委员会主办的学术能力评估测试)等社会认可的标准化考试成绩,再辅以面试、教师推荐等方式进行选拔。应该认识到,公共考试的存在,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一种进步,除了保障公平性以外,它还具有可共享性,也可降低全社会高考招生的成本。因此,教育改革不能等同于取消高考。

  其次,现行高考固然有尚待完善之处,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不同于一般的教育改革,任何变化举措都必须建立在促进考试招生公平的基础上,强调程序的正义、公平,要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进行顶层设计,分步实施,平稳过渡。否则,今日有南方科大学子拒考,明日难保没有人效仿,如此草率,国家考试制度的严肃性何在?

  通过高考招生就意味着南方科大的教改试验失败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校方有关负责人阐释学校发展愿景时明确,希望通过充分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模式,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塑造追求卓越、学术自由和学者自律的大学精神。可见,构建起以学术为主导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才是教改试验的核心所在。

  改革需要突破常规,也离不开冷静头脑。如果将南方科大比作我国高教 “深潭”中的一条“鲶鱼”,我们应关注它长得壮不壮,给周边鱼群带来了多少活力,而不是鱼儿扑腾时翻出的水花与泡沫。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南科大 的新闻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