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评析南京小高考试卷:过关容易冲A难

2012年03月19日10:44  扬子晚报    

  “历史考到一些平时复习不多的考点,而且题目很灵活,光靠背考点是搞不定的。”“化学也不容易,特别是最后一道综合实验探究题,估计失分不少。”较今年小高考[微博]首日的4门学科,昨天最后两门——历史和化学科目的考试让不少考生感到“比去年的要难”。“尤其是今年的历史,题目既热又活,估计得A人数要比去年少。”本报特邀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的两位一线名师对试卷加以评析。

  历史 用“日军官兵日记”考大屠杀 题目又热又活冲A难度大

  点评人: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历史教研组长 中学高级教师 左爱斌

  【考生反映】“因为今年的历史考得比较灵活,有一些开放性的题目,还考到了平时没有重点复习的冷门知识,冲A比较悬。”南京13中一位考生告诉记者。“比模考难,考到汉朝的内容、还有欧共体发展等我平时复习不太多的考点。”南航附中小李苦笑着说。

  【试卷评析】今年历史学业水平测试难度要高于前两年,题目比较灵活,需要学生有比较强的整合知识点的能力。判断题比较平和,选择题中有许多以材料为情境,考察学生对史料的分析和理解,如有关日军官兵日记中的回忆、毛泽东在30年代的讲话都让学生印象深刻,体现了对历史知识的运用掌握。试卷要求学生对信息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知识点的迁移能力比较高,其中选择题的古代史部分和主观题第36题涉及到很多的古文阅读,对学生的古文基本功也是一个考验。主观题的切入口相对来说比较小,第36题考查了必修(2)中国古代的经济史(主要是农耕和工商皆本)。以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为切入口,有图有文言文,学生对于汉朝和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状况比较熟悉,容易概括表述,但其中让学生根据黄宗羲的经济观点谈一谈农业和商业关系的认识有难度;第37题考查了必修(3)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依然是材料丰富,主要是依托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发表的《敬告青年》等文章中的观点,以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为主题,涉及到学器物和学思想两个部分,最后一问以王岂之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为背景,让学生发表观点是否赞同,并阐述理由,体现了一定的开放性;第38题考查了必修(1)中“从欧共体到欧盟的发展历程”。其中对于欧共体的原因、欧盟的影响,要求学生能从政治、经济等多角度思维认识,要求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必须细致和全面,同时文字表述要规范。

  【冲A难点】今年历史冲A难度比较大。首先在于选择判断题的材料丰富而且比较新颖,这些题光靠背考点是难以顺利解决的。主观题第36题的耕作方式的图片,农耕和工商皆本的原因分析,学生有可能会将知识点混淆,分析也有可能不到位。第37题虽说看上去比较熟悉,但审题不仔细带来的文字表述不规范或答非所问估计也不少。第38题的第2问对很多学生来说是一大挑战,虽然没有超出考试说明的要求,但学生一般不会把这个知识点作为重点来记忆,估计很多学生会在这一问上丢分。可见,最后三个大题对于考A的区分起到了关键作用。

  化学 汽车尾气处理等“生活题”不少 过关容易冲A悬

  点评人: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 南京市学科带头人  陈廷俊

  【考生反映】“估计考B差不多,最后一题实验题蛮难的。”南京一中考[微博]点外,女生小刘告诉记者。“过关没问题,冲A不容易。”另一位男生透露,化学试卷考到酸雨的主要成分、煤的脱硫方程式的书写、汽车的尾气处理等,都是平时多次模拟过的题目,过关应该没有太大难度。

  【试卷评析】今年小高考化学试卷无论试题结构还是试题难度都保持平稳,热点问题如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判断,原电池的电极判断,实验装置图的正误判断以及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知识考查等选择题都是近几年的必考考点。《化学与生活》部分也是以环境、健康、材料三大主题进行考查。相信基础知识扎实的考生,过关应该没有问题。不过对于冲A考生,23题选择题、25题无机框图和26题综合实验探究都有一定的难度,冲A有些悬。

  【冲A难点】23题选择题求“聚合硫酸铁〔Fe a(OH)b(SO4)c〕m”中a、b的比值,综合考查学生化学计算的能力,一方面考生要通过氯化钡溶液求出SO42-的物质的量,另一方面还要通过Fe3+还原成Fe2+,以及Fe2+和K2Cr2O7的反应来求Fe3+的物质的量,最后再求OH—的物质的量。25题无机框图以Cu、S为主线考查SO2工业合成SO3,Cu和浓H2SO4的反应,其中H2O2电子式的书写有点偏。26题考查用(NH4)2SO4(混有少量FeSO4)制取铝铵矾晶体的工艺流程,比较难的是(NH4)2SO4·Al2(SO4)3·24H2O晶体受热分解质量随温度变化图的分析和计算。考生必须分析清楚200℃~500℃范围内晶体分解所得产物和温度的关系,才能求出400℃时固体的成分。通过今年试题可发现学业水平测试冲A试题对能力的要求较强,特别是要求考生具有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并能够迅速提取有用信息,利用信息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

  本报记者 王 璟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报考院校信息库 查询被高校录取可能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