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课标全国I理综化学题解析

2014年06月16日14:13  新浪教育 微博    收藏本文     

2014年课标全国I理综高考[微博]化学

  湖北省特级教师 外研67 高考系列《600 分考点700 分考法》审定者 孟凡盛

  7.[2014 课标全国理综·7,6 分]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有机物同分异构题的判断。 难易程度:中等

  A [解析]戊烷的异构体有3 种,分别为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戊醇的分子式为C5H12O,可以看成是上述3 种异构体中不同种碳氢单键、碳碳单键(C-H、C-C)之间插入氧原子(O)形成的,正戊烷分子中有3 种碳氢单键和2 种碳碳单键,插入氧原子后可以形成3 种醇和2种醚,已经比戊烷的异构体3 种多,B 错误。正戊烷相邻碳原子间脱氢形成2 种戊烯(分别为1-戊烯和2-戊烯),正戊烷不相邻碳原子间脱氢形成3 种环烷烃(环戊烷、甲基环丁烷、乙基环丙烷),已经比戊烷的异构体3 种多,C 错误。乙酸乙酯酯类的常见异构体有甲酸-1-丙酯、甲酸-2-丙酯、丙酸甲酯,已经超过3 种,D 错误。

  考法点拨:考生对典型有机物的不同类别的同分异构体有熟悉,平时学习时要注意不同类别有机物之间的关系。

  8.[2014 课标全国理综·8,6 分]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典型物质的化学性质、主要用途及二者之间的关系。难易程度:容易

  C [解析]碳酸钠水解生成NaOH,加热可促进水解,油脂类物质在NaOH 溶液中水解生成可溶性的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而非碳酸钠直接与油污反应,A 错误;漂白粉变质机理为:次氯酸钙与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次氯酸,Ca(ClO)2+H2O+CO2==CaCO3+2HClO,长久放置,在光照下次氯酸分解失效:2HClO==2HCl+O2↑,B 错误;C 由于铵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释放出部分氨,使氮元素流失,降低肥效,C 正确;三氯化铁溶液可腐蚀铜质印刷电路板:Cu+2Fe3+=2Fe2++Cu2+,D 错误。

  考法点拨:从反应程度来看双水解反应可以分为如下两种:几乎能进行到底的双水解反应,如小苏打与硫酸铝溶液反应; 可逆的双水解反应, 如铵盐与纯碱溶液混合:NH4++CO32-+H2O⇌NH3·H2O+HCO3-,施肥是在自然环境下进行的,温度升高,平衡向右移动,部分氨挥发损失肥效。

  9.[2014 课标全国理综·9,6 分]

  考点分析:本题以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同时改变化学反应路径为载体,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中等难度。

  A[解析] 总反应为2H2O2=2H2O+O2↑,I-为催化剂 ,IO-为中间产物,故B 错误;因I-为催化剂,参与了反应,故反应速率与I-的浓度有关,A 正确;根据题意—98kJ.moL-1为该反应的焓变,活化能大小未知,C 错误;各物质的反应速率由慢反应决定,O2只在慢反应中出现,所以O2的反应速率只由慢反应决定,而H2O2和H2O在慢反应和快反应中均出现,它们的速率由慢反应决定,即v(H2O2)=v(H2O)<v(O2),D 错误。

  考法点拨: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有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

  10.[2014 课标全国理综·10,6 分]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较容易。

  D[解析]在短周期范围内,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单核阳离子位于IA,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单核阴离子位于VIIA,带二个单位负电荷的单核阴离子位于VIA,据此可知,Z 为氟,Y 为钠,X 为硫,故最外层电子数:Z>X>Y,A 错误;单质沸点:金属钠最高,氟气最低,B错误;硫离子有3 个电子层,钠离子和氟离子只有2 个电子层,所以硫离子半径最大;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而减小,即钠离子半径小于氟离子半径,C错误。

  考法点拨: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单核阴离子或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可以作为判断该元素的主族位置。

  11.[2014 课标全国理综·11,6 分]

  考点分析:通过溴酸银的溶解度曲线图,考查溶解平衡、Ksp、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等。中等难度。

  A[解析]AgBrO3(s) Ag+(aq)+ BrO3-(aq),由图像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AgBrO3的溶解度增大,平衡右移,结合规律,升高温度,平衡向着吸热方向移动,故AgBrO3的溶解是吸热过程,A 错误;由于斜率逐渐增大,故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速度逐渐加快,B 正确。60 ℃ 时, n(AgBrO3) ≈ 0.6g ÷ 236gmol-1 ≈0.0025mol/100gH2O,c(AgBrO3)≈0.0025mol/0.1L=0.025mol/L,Ksp=c(Ag+)×C(BrO3-)≈0.025×0.025≈6×10-4,C 正确。把含有少量溴酸银的硝酸钾,配成热的硝酸钾浓溶液,降温冷却,析出硝酸钾晶体,D 正确。

  考法点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固体,其溶解过程为吸热过程。

  12.[2014 课标全国理综·12,6 分]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常见仪器的正确使用。较容易。

  B[解析]容量瓶为精密仪器,必须在指定的温度一般为常温下使用,不可放入烘箱中烘烤,A 错误;滴定管在使用之前都要润洗,否则由于内壁粘有水,加入溶液后,相当于把溶液稀释了,从而引起实验误差,B 正确;酸碱中和滴定中装待测液的锥形瓶不需要用待测液润洗,润洗会使得待测液的物质的量偏大,从而引起实验误差,C 错误;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小,需重新配制,D 错误。

  考法点拨: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会增大标准溶液的消耗量,从而使测定结果偏高。

  13.[2014 课标全国理综·13,6 分]

  考点分析:以实验的形式,考查元素化合物的重要性质。中等难度。

  B[解析]稀硫酸和硫化钠反应可产生硫化氢气体,进入③中,因③中含有硝酸银溶液,可反应生成硫化银的沉淀,不能证明二者溶解度的相对大小,A 错误;浓硫酸使蔗糖脱水炭化,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产生的碳再被浓硫酸氧化,C+2H2SO4(浓)(加热)CO2↑+2SO2↑+2H2O,体现了浓硫酸的氧化性,产生的SO2进入③中使溴水褪色SO2+Br2+2H2O=H2SO4+2HBr,B 正确;在酸性情况下SO2被NO3-所氧化,不能说明SO2与可溶性钡盐反应均产生白色沉淀,如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钡溶液就没有白色沉淀生成,C 错误;硝酸具有挥发性,故产生的二氧化碳中混有硝酸蒸汽,对后面一步反应造成干扰,故不能证明碳酸的酸性大于硅酸,D 错误。

  考法点拨:酸性溶液中,硝酸钡溶液中的硝酸根具有氧化性,可以把还原剂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继而生成难溶的白色沉淀硫酸钡,这是硝酸根离子的特性,不是钡离子的性质,所以没有普遍性。

  26.[2014 课标全国理综·26,13 分]

  考点分析及解题思路:考查仪器的识别与安装、混合物的分离、物质的制取、药品的选择和使用、物质产率的计算等相关知识。本实验题是2013 年高考课标卷实验题的延伸,进一步考查了球形漏斗的识别和使用;同时考查了有机物分离提纯的基本操作:洗涤、萃取、分液、蒸馏等。

  答案: (1)球形冷凝管;(2)洗掉大部分硫酸和醋酸;洗掉碳酸氢钠;(3)D;(4)提高醇的转化率;(6)b;(7)D;(8)高;会收集少量的未反应的异戊醇。

  [解析](1)球形冷凝管;(2)反应后产物中出了生成的乙酸异戊酯以外,还含有挥发出来的乙酸、异戊醇、以及硫酸酸雾,提纯过程中第一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除去可溶于水的杂质,即大部分的硫酸和醋酸,再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可除去余下的醋酸和硫酸使之转化为硫酸钠和醋酸钠,同时减小乙酸异戊酯的溶解,之后再次水洗的主要目的就是除去过量的碳酸氢钠和少许的硫酸钠和醋酸钠;(3)乙酸异戊酯密度比水小,且二者互不相溶,酯在上层,下层为水,因此分离时应该是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上口倒出;(4)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增大反应物的量可使平衡正向移动,本实验中通过加入过量的乙酸,使平衡右移,来提高乙醇的转化率;(5)试验中加入少量的无水硫酸镁的目的是吸收酯表面的少量的水分,对其进行干燥;(6)b 对,在蒸馏操作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与蒸馏支管下沿相平的位置,排除a、d,而在c 中使用的是球形冷凝管,容易使产品滞留,不能全部收集到锥形瓶中,因此仪器选择和安装都正确的为b;(7)n(乙酸)=6.0g÷60g/moL=0.1 moL, n(异戊醇)=4.4g÷88g/moL=0.05 moL,由于二者反应时是1:1 反应, 所以乙酸过量, 应该按照异戊醇在计算。n ( 乙酸异戊酯)=3.9g÷130g/moL=0.03 moL,所以本实验的产率为0.03 moL÷0.05 moL=60%。选项D 正确;(8)根据题目提供的数据,若从130℃开始收集馏分,此时的蒸气中会含有少量的未反应的异戊醇,导致产率偏高。

  考法点拨:题设中的乙酸异戊酯中的杂质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未反应的有机物(乙酸、异戊醇),二是催化剂硫酸、生成的水有少量溶解在其中。

11
22
33
44
55
66
77

文章关键词: 课标卷化学高考理综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84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高校联系方式 录取规则 热门排行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专业分数线: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