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自述:校园里没有温暖 只想早点离开(2)

2014年11月26日10:36  半月谈 微博    收藏本文     

  顾玲玲是北京一所重点高校的大一新生,来自西部一个县城。性格开朗、善于与人相处的她,上大学之后却发现,自己与身边的同学“没什么共同语言”。

  顾玲玲说,不少北京同学,高中阶段要么有过出国经历,要么参加过丰富的社会活动,比如志愿服务、模拟联合国什么的,视野比一些来自外地的孩子开阔很多。这些同学刚一开学就着手规划自己未来的发展路径,考研[微博]啊、留学[微博]啊、工作啊,目标很明确,“感觉自己明显慢了一拍,有点不合群”。

  顾玲玲感受到的这种落差对许多刚上大学的新生来说并不陌生,然而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像她一样,对自己的处境有深刻的反思和清晰的认识。顾玲玲虽然有些苦闷,但依然对未来充满信心,而也有同学没能正确对待这种落差,最终成为边缘生。

  武汉大学[微博]2014级新生何思源看上去比同级学生成熟很多,身高1米80,阳光帅气,但很少有人知道,这是他十年内第二次以新生身份迈进武大校门。

  2004年,何思源以650多分考入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基地班。可入学后,高分带来的优越感渐渐被失落感取代:身边的同学个个都是“学霸”,跟他们相比,何思源没有任何优势。

  习惯了出类拔萃、众星捧月的他,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后来大学生活就变成了上网、玩游戏,还有逃学。白天泡网吧,晚上回寝室睡觉,能逃的课一定会逃,连去不去考试都要“看心情”。在这种状态下,挂科成了家常便饭,甚至连体育都因为缺考而挂科。到大四毕业前夕,何思源还差27个学分未修满。

  “感觉在自我挥霍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猛地回头,发现已经晚了。”坐在记者面前,何思源说自己不愿回首这段往事,神情充满悔意。

  很多人像何思源一样,以高中“学霸”的身份迈进大学校园,受到学校和家庭高度关注,对未来发展寄予了无限期待。尤其是那些家境贫寒的“好学生”,一心憧憬着迈入大学校门后改变境遇,彰显个人价值。

  然而,进入大学后,他们可能不再是学习上的佼佼者,在丰富多彩的校园里可能也少有表现自己的机会,由受人追捧到做回常人甚至有时被冷落,一些学生无法克服这一心理落差,气馁乃至丧失信心,渐渐成为“边缘人”。

  沉迷网络,久而久之也可能成“边缘群体”

  除了上面两种情况,大学里少数学生由于缺乏自律、沉迷网络、性格孤僻等原因,也容易成为边缘人。

  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微博]做了7年本科生辅导员的杨熙说,网瘾有时候是个无解的问题。这类学生一般不愿与老师有良好互动,老师想和他们交流都困难。上网成瘾还可能导致失眠、抑郁、营养不良,在社交上选择退缩,不仅不能很好地融入大学生活,学业也完不成,严重者只能休学。

  宁夏大学[微博]心理健康中心主任王淑莲说,现在的基础教育仍是应试教育,家长[微博]或者一些老师长期给学生灌输的思想是“考上大学就进了保险箱”,部分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又弱,脱离了家长、老师“保姆式的管理”,容易沉迷于玩乐。而随着互联网、手机等通讯工具的发展,他们也更有条件“宅”在宿舍,不去参与现实的人际交往,久而久之也就成了“边缘群体”。

  专家表示,边缘学生的情绪往往不是十分稳定,面对挫折承受能力差、性格孤僻,极少与人交往,对自身存在的意义认识不清,经常悲观、失落,并容易影响周围的同学。

  去年发生的复旦大学[微博]寝室投毒事件曾令舆论哗然。而从云南大学[微博]的马加爵事件,到近年来高校中不断发生的“同室操戈”悲剧,边缘学生往往成为校园极端事件的中心人物。

  复旦大学社科部教授高国希认为,“边缘化”使得大学生感受不到学校、班级、社会所给予的归属感,降低了成就动机。他们逐渐对人生和生命产生疑问,不知道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到底是什么,代之以对人生持消极、悲观的价值认识,采取或消极或过激的应对方式。

  高国希表示,“边缘群体”作为高校学生中的弱势群体,需要社会、学校及家庭给予更多的关心与照顾。针对其所具有的特征及成因,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力争让所有大学生都活出自己的精彩。

  校园内的分化是社会分化的投影

  “边缘群体”是校园内分化的一个缩影。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进入高校的学生越来越多,他们来自不同背景的家庭,有着各异的经历和兴趣,在一个越来越开放的校园里,在一种越来越包容个性的风气下,分化或许在所难免。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在分化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

  有的同学“翘课是家常便饭”

  在南京一所大学念大三的王诚家境一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刚进大学那会儿,他也曾不思进取,耽于游戏。“埋头苦学了那么多年,终于考上了大学,最大的心愿就是松一松。再加上大学生活相对自由,没有了硬约束,慢慢就荒废了学业。”王诚说。

  那种状态持续了一个学期,当期末考试成绩出来后,几门功课都是勉强过关,他才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王诚说:“从大一下学期开始,我就上劲了,但也有同学觉得大学只要混个文凭就可以了,直到现在还沉迷在游戏之中,翘课是家常便饭。”

  王诚发现,同学们在大学中的表现,某种程度上和家庭条件有关。“像我,毕竟还是有就业压力的,所以希望成绩优秀一些,能考研就考研,不行的话出去找工作也有点优势。”王诚说,但有些同学根本不用担心这方面的事情。

  这些同学或者是家里财大气粗,或者是社会资源丰厚,他们之中当然有很努力的,那不用说,多半会成为院系里出类拔萃的学生;也有不努力的,但没问题,人家有不努力的资本,时不时还能炫个富,或者炫一下傲人的实习经历。

  在该校已经读研两年的张丰对此感触颇深。他说:“尽管这种现象让一些同学感觉不公平,但现实就是这样,有钱人家的孩子比普通人有更多的机会,更好的发展前景,很多时候,贫寒子弟再努力,也是企及不了的。”

  “都说进了大学就相当于跨入了社会的门槛,现在看来确实如此,大学校园内学生的分化,其实是社会分化的投影。”王诚说,一些大学生价值观扭曲,说到底是社会问题造成的。

  “校园官场”的奇怪氛围

  对于很多普通学生来说,一些学生干部之间也有着一种奇怪的氛围。“有的见面互称‘李总’‘刘总’,官僚气息很重,身后还有一群‘小跟班’。他们手上有些经费,不时下下馆子,组织点活动。”在湖南一所大学上学的杨晴告诉记者。

  “其实班级很多同学都很排斥这样的干部,经常背地里说他们的坏话,也不愿意和他们交朋友。”杨晴说,他们有的虽然成绩一般,有时还挂科,但在老师、辅导员面前却是红人,一些大家都感兴趣的活动他们总能拿到参加资格。

  正是因为这样,许多同学对这些学生干部心态复杂,可谓“羡慕嫉妒恨”。杨晴说:“曾经有个同学一开始很排斥这样的干部,但后来他也当上了年级某干部,混进‘圈子’后,就变得和他们一样了。”

  “当选那天,有不少低年级同学向他道贺,小则电话‘溜须拍马’,大则‘宴请恭贺’,就是为了混个一官半职,以前对此大为反感的他如今却很乐于接受,完全变了一个人,对学习成绩也不像以前那样在意了。”杨晴说。

  宁夏大学学生倪珂的看法则要平和一些。她说,积极投身学生工作的同学,跟分管老师和辅导员比较熟悉,比别人机会多点也可以理解,毕竟他们为大家作贡献了嘛。虽然他们会比较注意交际,但也是学生工作的需要,而且基本在合理范围之内,没什么奇怪的。毕竟大学也算一个小社会,竞争和优胜劣汰都是存在的。

  谁是边缘?谁是主流?

上一页123下一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报考院校信息库 查询被高校录取可能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文章关键词: 贫困生边缘群体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84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高校联系方式 录取规则 热门排行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专业分数线: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