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主持人:谢谢三位嘉宾的精彩表述。我们这次访谈在网上也做了一个预告,我们在网上的网友留言中,有一条是大家特别关心的,就是现在的金融风暴会给今年就业的大学生,尤其是哪些专业的大学生会带来特别大的冲击?我也想听听三位嘉宾的观点。
王伯庆:我认为金融风暴可能会对中国的出口性影响比较大,这会导致哪些方面呢?比如说中国的工业原材料和半成品的出口,这个会受到影响,另外就是外企,因为他在国外的业务不足,主要我觉得还是集中在能源、原材料、机械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会受到影响,当然毫无疑问,金融会受到影响,还有财经类会受到影响。因为当企业业务量不够的时候,他首先想裁减的就是在减管理人员方面,而且低层管理人员方面,会受到影响。
国家最近推出来一个四万亿的方案,这个四万亿的方案是分三年投入,而且现在开始进入实施,因此会有一个时间上面的滞后,目前大四学生已经是面临一个求职的最关键的时候,所以国家投入的振兴国内需求的投资,可能见效不会马上在学生签约上面有所见效。所以今年我的忠告对大家有几点,第一点,受到影响比较大的专业可能就业比较困难,第二个,由于本身中国的大学生就业就比较困难,就是一个买方市场,因此受到影响大的和受到影响小的专业的毕业生,都要做好思想准备,就是说你可能拿不到去年那个薪资。另外,我给大家做一个建议,这也是在美国比较流行的,就是当你发现今年求职不太容易的时候,就找一个研究生院先读两、三年,把求职难的这个阶段躲过去,因为这次金融危机会影响至少两、三年,它是一个全球性的,但长期对中国的影响我们还不太清楚,但是如果是我,我愿意去读研究生多读两、三年,告诉大家,今年是美国研究生申请,申请明年入学的各个专业最困难的时候,因为美国的学生已经找不到工作了,因此美国现在大家都想往研究生院里面找,所以现在进入明年的美国的研究生院是最困难的,本科也很困难,所以今年到美国求学,反而经济不好的情况下,不是一个好时候,因为他们自己的学生也想躲过这个时候。
查建中:所以从一定角度来说,经济的低潮可能是教育发展的一个机遇,整个社会可能在转型,在考虑产业的调整、升级,需要的人才也会发生很大的改变,相当多的人可能一方面消极地讲,是进到学校躲过低谷,同时也是在给自己充电,为经济的高潮做准备。所以这个时候我想来调整我们的教育,改革我们的教育,我觉得是非常好的一个机会。
主持人:我想在今年这样一个形势下,我们整个经济形势还有大学生就业这块,都会面临一个很大的压力。现在我们这样的一份调查报告出来之后,我也想请教一下各位专家,我们大学生,尤其是现在正在找工作的大四毕业生和研究生,他们应该怎么样更好地去解读,或者说使用这里面的数据,能够给他带来更好的帮助?
王伯庆:据我们调查,目前有50%以上的学生提前六个月就开始找工作了,如果是在六个月以后,就是找工作的时间在毕业前少于六个月的话,会对他毕业时的就业有明显的负面影响,所以为了争取在毕业时就有工作,争取大家早一点开始找工作,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现在各个高校最少四种方式帮助你找工作,但是我们调查发现,有四分之一的大学生根本没有接受学校四项帮助中的任何一项,即便是大学招聘会,去参加的人数在很多大学也就是一半多一点,有些学校会高一些。我就建议大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的求职辅导的资源。当然我也建议高校,今年求职这么困难,应该尽量培养各个基层的辅导员,让他们能够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来进行求职辅导,所以我希望学校也行动起来。另外根据我们的调查,一般来说在毕业时,中国大学就业率不是很高,我想教育部也有这方面数据,但是毕业半年以后就业率都比较高,像本科都能够达到90%左右,而专科和高职能达到84%左右,说明大学生的求职过程被推迟了。而且我们发现,大学生在校期间所接受的求职辅导,最后在大学毕业以后仍然能帮助大学生获取较高的薪资和就业率,因此希望大家一定要争取各种各样的求职辅导,并且要对自己的求职过程有耐心,一定要到大学毕业以后,也不要放弃对自己的求职过程。
吴垠:我补充一句,刚才从金融海啸带来的就业影响上来看,刚才两位老师已经谈到很多方面的内容。我想补充一点,就是说这的确是一次危机,但是危机会有转移的关系,在危机这方面,我希望有关的家长、学生,包括社会,包括媒体,要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广义上的辅导,什么意思呢?让这些同学更符合社会目前的这个状态,而不至于产生过激或者矛盾的出现。
另外一方面,除了进入继续就学、就业的领域以外,我们说在没有完全就学或者就业的过程中,未必会失去一些机会,在这段时间可以加强一些技能或能力,或者素质这方面训练的可能,也许反而比你茫然,或者不适合的就业带来的以后的影响会更好。
王伯庆:大家对金融风暴,对中国大学生的就业影响不要过分悲观,因为国际的金融风暴对中国的出口产业当然影响很大,可是中国的出口产品的结构还是以出劳动力为密集型的这种产品,对农民工的影响就业会很大,但是对大学生的就业影响应该说小的多。所以说这方面,我觉得对于大学生就业来说,可能不像我们媒体想的这么悲观。
查建中:我非常同意这个观点,实际上中国产业的转型升级需要很多优秀的大学毕业生,而我们这个比例实在是太低。比如以IT产业为例,我们每年大概缺50万软件工程师,而且每年以20%的速度在增长。实际上我们每年大概有60几万计算机学科毕业的学生,可是其中只有20%适合在软件行业就业。就说明我们的质量还是不对产业的路子,就是供不应求,是这样的一种问题。
刚才吴总讲的非常对,就是说你在校的学生也好,或者即将毕业的学生也好,特别要提高自己的素质、能力、技能,抓紧一切机会来实践。我觉得学到真才实学,这才是就业的一个最好的准备。
主持人:今天我们现场也邀请到了几位媒体界的朋友,《中国教育报》的崔立新崔记者,今天她也有一些观点想希望和我们一块儿分享。
崔立新:分享谈不上,刚才听了三位老师谈了那么多,我有一个问题还想跟三位专家请教一下。以前我们一直呼吁高校的教育应该以就业为导向,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体系的完善,高校在教学跟就业上初步实现了这样一个对接,但是从今年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发现当你大学四年毕业之后,可能在当初你报考的时候是热门领域,比如说是金融、国际贸易,但是当你四年之后毕业了,他可能会遇到一些突发情况,比如说今年的金融风暴。
因为从人才培养来说,它普遍有一个四到七年的教育期,毕业之后他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我想向三位专家请教一下,就是说从我们大学生的角度来说,他在这四年的教育当中,考虑到四年之后有可能遇到的瞬息万变的就业现实,应该如何来打造自己,将来才能够顺利地实现自己的就业理想?
王伯庆: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第一,就是像这次发生的金融危机对四年前选择的金融专业的学生来说,不要说他们本人没有预见到,连我们的政府,我们的教师都预见不到。从目前来看,谁能够在高考的时候选择专业大学的时候,就能够预见到以后的这个专业好一些?基本上就是随着经济的往前发展,它的结构性变化在四年不是特别大,如果没有一个意外事件。应该说在你读大学的时候,你看到某一个专业比较好,那么到了你大学毕业的时候,它会不会走下坡路?它可能开始走下坡路,但是它不会变的很差。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高考生在选择大学的时候,很多人还会选择已经就业非常差的专业,但是大家都误以为它很热,比如说法学专业,连续在我们的两年调查中间,法学专业是就业最差的文科专业之一,可是仍然有很多高考生飞蛾扑火,更不要说预测到四年以后了,这个里面就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我们在指导高考生中间有没有好的信息指导我们的高考生?就是回避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开始回避已经坏了的,已经就业不好的专业,就是供大于求的。我们刚才讲以就业为导向,就是以就业市场,市场上已经供大于求的专业,为什么还能产生这么多高考生报考这个专业?这显然是一个信息不沟通的现象。
所以我们希望今年年底跟清华大学出版社合作一本书,就是专门指导高考生,至少让你知道回避一些什么专业。我们国家还没有做到像国外有些时候,政府部门会对我们整个产业的结构需求,每几年就做一次调查,然后反馈回高校,并且把信息公开,随时在更正这个东西,所以你能够得到及时信息。但是即便如此,他也不敢说这个专业四年以后还像现在这么旺盛。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就业调查结果请高考生回避现在已经不好的专业,如果有较多的高考生回避这个专业,这种专业的供应就会下降,这样的话市场结构上面就少产生一些失业。
查建中:除了选择专业以外,我觉得高等教育本科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叫做能力本位的教育。学生在四年期间要打好基础,来形成各种各样必须的能力,这个能力实际上是比较通用的。比如说自学能力,比如说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说团队合作的能力,沟通的能力,传播知识的能力,或者总结知识、发现新知识的能力,这都是产业界需要的。我们不能光学一些具体的知识,而没有能力,那就是非常大的局限。
所以现在产业界,包括美国的波音公司提出的21世纪工程师的素质和能力,其中有一条,就是要能够迅速的适应多变的环境,实际上这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而我们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基础,没有能力的话,只有具体的知识,很难做到这一点。所以这是在我们本科教育里面特别要着重的,就是包括学生跟老师,和学校,都是要非常注意的一个问题。
吴垠:我觉得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能力,本位的这个概念还有一个,就是在就业的适应性方面还有一个交替转位的概念,就是你在公共性的能力方面,你还要有一些特殊的,当然这个特殊的是在一般公用,一二年级是公用能力,三四年级还有一个次公用能力,到研究生才有一个相对的专业能力,但是现在是研究生当大学生用,大学生当高中生用,所以这是非常大的一个因素。我觉得怎么才能判断形势?除了刚才说的教育加强能力培养以外,还有一个,就是刚才王老师说的信息不对称。我觉得我们做的这项工作一个很大的作用,是弥补了我们在这个领域向大学生也好,高中生选择大学的学生也好,提供了某些参考,或者说适合你参考的一些数据和资料,这点是非常重要的,也希望大家看我们出的《决战大学生就业》,以及类似的这些数据为主的书籍。
王伯庆:这本书就是清华大学出的,很多同行的人认为是很好的一本书,它是以大量的就业信息来辅导,而不是一种原则性的语言来辅导大家求职。我觉得它是基于整个调查数据做出来的,是国内第一本基于数据信息,就是基于信息做出来的,就是有测量的,而不是说原则性的你该在就业中间知道什么,所以有很多东西都很具体。
主持人:今天我们三位专家为大家讲了很多关于大学生就业方面的我们可以做的事情,当然,现在只是2008年的12月份,对于2009年的应届毕业生来说,他们的求职序幕才刚刚拉开,而金融危机会给我们国家还有整个全球带来影响,从现在来看,也许在两到三年的时间之内一直都会持续下去,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还有我们每一个职场人,我们将要面临的问题也会是一个持续性的问题,所以我们新浪教育频道,还有在座的各位专家,我们也会继续关注这方面的资讯。最后请三位专家每一个人送给我们现在正在求职,正在寻找工作的同学们一句话,我们一起来祝福他们。
王伯庆:我希望大学生对自己的求职过程要有耐心,要主动。我们的调查发现,在上海那个地方的就业市场是最好的,可是上海大学生的求职份数远远高于其他地区,说明上海大学生不仅追求就业,而且追求高质量的就业,所以第一,要对自己有耐心,第二,一定要追求高质量的就业。
查建中:希望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到真才实学,这是你以后就业的本钱。
吴垠:找自己适合的职业。
主持人:谢谢,谢谢三位专家,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关注,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