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次考研终进名校 名校情结该结还是该解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5日 15:35 新浪考试
发表于《求学·考研》第11期 “名校情结”该结还是该解? - 周军 该不该选一所“名校”?这是令许多考生头疼的问题。虽然很多考生选定了自己喜欢的专业,但应该报考哪一所学校呢?面对同一个专业,不同的学校报考人数不一样,录取比例不一样,竞争程度也不一样。我们究竟应该选择“竞争惨烈”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名校,还是选择相对轻松有如“阳关大道”的普通高校? 何谓“名校情结”? “名校情结”,是考生在报考学校时,对知名高等院校抱有的一种带有强烈偏爱的主观意愿和报考倾向,这种倾向甚至会持续影响考生的报考选择。 小A和小B都有“名校情结”,却在考研过程中作出了不同的选择。 小A终于在第四次考研中如愿考上了那所国内首屈一指的师范类院校。虽然前三次考试小A都以失利告终,但他依然坚持继续报考该校并最终获得了成功。在谈到前三次考研的失败经历时,小A似乎并不放在心上:“前三次的失败就当是积累经验吧。” 与小A的经历有些类似的小B,前后共经历了三次考研才考上一所地方高校。“我一开始看见同学们都报名校,也从众了一回,选择了一所自己向往已久的名校。但连续两年都没考上,因为竞争太激烈了!我这人也没那么强的成就欲,干脆放弃了名校,改报普通高校,这样的学校报考人数不多,录取比例也高,结果很顺利就考上了。” 【案例分析】 所谓“名校”,是无论从学校的硬件条件还是软件环境来看都具有相当实力的高校,它们对考生无疑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但由于报考人数众多,竞争也非常激烈。小A和小B是两位有“名校情结”的考生。小A选择名校,是为了获得一种考上名校的快感,即获得一种完成高难度任务所带来的高成就感。为了获得这种成功体验,即使面对数次挫折也无悔无怨。而小B因从众选择了考名校,由于成就动机较低,在感受了考名校的高难度之后,果断地降低了自己的目标,宁愿享受低难度挑战带来的较低成就感。 那么,考研学子究竟是选择高风险的名校,“屡败屡战”、“执念到底”,还是不断权衡自己的实力,“见机行事”,选择一所“非著名”高校? 1.“名校情结”之利 从心理机制来看,考生“名校情结”的背后是高成就动机的驱动力。 人具有追求卓越、实现目标、争取成功的需要。具有强烈成就欲望的考生追求考试成绩的提高,喜欢设置较高挑战性的目标,依靠自己的努力而不靠运气来获得成功,这对于保持一种持久的学习动力非常有利。 从复习过程来看,多次复习带来的“练习效应”有助于提升考试成绩。 “练习效应”,是学生经过重复的学习和练习,使学习的效果和考试成绩出现大幅度提高的现象。具有“名校情结”的考生,虽然可能会经历“屡败屡战”的挫折,但由于存在练习效应,每一次的重复复习和考试都有利于把握复习重点、巩固复习效果、增加考场实战经验、提升答题技巧。一般来说,后一次的考试成绩会比前一次好。 从集中复习的效果来看,一部分有“名校情结”的考生,由于目标明确地集中于少数几所“名校”,有利于节省时间和精力,提升复习效果。 2.“名校情结”之弊 “名校情结”背后的高成就动机会给考生带来高心理压力。 根据心理学的“耶克斯—多德森法则”,人们在从事像学习这种高要求、高复杂度的活动时,适度的压力将使学习效果达到较好的程度,而过高的心理压力反而会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高原效应”会使考生遭遇复习效果的“瓶颈”困境。 “高原效应”,是指学生在开始复习的初始阶段,学习效率较高,收获大,进步也快;但随着复习的进一步深入,虽然比初始阶段更努力地去学习,却发现自己越来越糊涂,原来记住的概念、定理在自己的头脑中也不再清晰,有时还经常走神,学不下去,从而使复习停滞不前,甚至成绩下滑。 不能适时解开“名校情结”,大大增加考研风险和成本。 部分“执念到底”的考生由于实力不足,不能适时解开“名校情结”,在反复考名校的过程中大大增加考研的成本,甚至最终一无所获。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