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建议:找准定位是报考名校的前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5日 15:35   新浪考试

  【导师建议】

  再次报考,要有针对性地弥补不足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主任 高随祥

  人生有目标,是非常可取的,外界对这种学生不应该有太多的偏见,如果考生认为有意义,就值得去做。在一次次失败的磨砺中,他们也获得了成长;但是我们同时也要提倡理性的态度,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目标,不能为了一个想当然的选择浪费时间和精力。

  不同的院校,选择人才的标准是不同的,而且某个院校的标准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如果因为某些课程准备不充分或者发挥不好在初试中失利,那可以考虑再报考同一院校。但是这样的选择一定要慎重,个人能力有限或努力不够,报考学校的命题方式和规律变化太快(针对非统考专业来说)都可能是失利的原因,如果再次报考,要有针对性地弥补不足。再者,即便是报考同一学校同一专业,反复考不一定就能实现知识积累和能力提升的目的,因为每年的考试情况都在变化,竞争对手会不同,每年的考试情况和机遇都不一样,死脑筋是没办法适应变化的。如果是在面试中失利,那一定要换学校了,导师选择学生是有自己的要求和喜好的,而且他们会记住你的不足,去年哪里不好,会落下成见。

  找准定位是报考名校的前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部主任 杨长春

  有很多学生很执着,他们宁愿花多点时间,也要报考自己心仪的学校和专业,可以说,名校就是他们的精神支撑。每年研究生开学我都会祝贺新生“多少年追梦,如愿以偿”,但这并不意味着我认同这种做法,要看具体情况因人而定。

  俗话说得好,“铁杵磨成针,木杵磨成牙签”,材质不同,努力也没用。有的考生自身能力有限,考很多年还在200多分打转,这是能力问题,不是机遇问题。如果考生的考分离最后的录取

分数线差得不多,可以再试试,找一找原因,查缺补漏,再努力一点往往就能考上。有的考生总分是够了,可是每次都栽在数学或者英语上,这是思维方式的限制问题,如果多次尝试仍是这样的结果,考生最好重新审视自己。

  总的来说,因为“名校情结”而屡考不上的考生,主要是自我定位不准,但还没有到心理疾病的程度。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考研论坛 考研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点击进入查看更多教育考试的精彩内容~~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