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辨析题
46.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考核知识点:教育学原理 八、教学 (一)教学概述:1.教学的概念;2.教学与教育、智育、上课的区别与联系;3.教学的主要作用与任务。
【答案要点】
这种表述并不完全正确。
首先,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题目中的表述只突出了教师的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其次,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的活动。题目中的表述只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对于品德等方面未涉及。
47.课程即学校开设的全部学科的总和
考核知识点: 教育学原理 七、课程 (一)课程与课程理论 1.课程的定义
【答案要点】
这种表述并不完全正确。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是指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的总和以及它们之间的开设顺序和时间比例关系。题目中的表述只涉及到学习内容,没有考虑到相关进程安排。
48.智力是创造力的充要条件
考核知识点:教育心理学 八、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 (一)当代有关能力的基本理论 (三)创造性及其培养
【答案要点】
这种表述并不完全正确。
现代智力理论认为,智力是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是指人们能够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从逻辑上讲,如果集合A=集合B ,那么A是B的充要条件。
创造力的发挥需要以智力为基础,智力的发展需要创造力提供支持。但智力和创造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并不能等同。
三、简答题
49. 【答案要点】
(1)受教育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环境和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只是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或条件性的因素,要使这种可能性的因素变成现实性的因素,只能通过学生的身心的活动才能实现,因为人不是消极地、被动地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是通过自身的活动去积极地、能动地反映外部环境的。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①只有外部环境的客观要求转化为个体自身的需要,才能发挥环境和教育的影响。②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广度和深度,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高低。③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人不仅能反映客观环境,而且也能改造客观环境以促进自身的发展。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离开人的活动,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的发展的现实。所以,从个人发展的各种可能变为现实这一意义上说,人的身心发展是通过活动来实现的,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教育的自身状况;
(3)家庭环境的效应;
(4)社会发展状况。
50. 【答案要点】
所谓全人生的指导,就是对青年进行全面关心、教育和引导,即不仅关心他们的文化知识学习,同时对他们生活中各种实际问题给以正确的教育和指导,使之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以健康成长,成为一个“圆满发达的人”。
指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杨贤江青年教育思想的核心,提出通过对人类有所贡献来促进人生幸福的人生目的。
51. 【答案要点】
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第一个试图按照心理活动的规律来分析教学过程。他根据对兴趣和注意的分析,提出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教学过程四个阶段,他的学生席勒将“明了”分为“预备和提示”两个阶段,构成了历史上著名的五段教学法“预备—提示—联系—总结—应用”。
52. 【答案要点】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有意义学习的外部条件是:学习材料必须具有潜在的逻辑意义。有意义学习的内部条件是: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他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其结果,旧知识得到改造,新知识就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
53. 【答案要点】
教育研究的三种分类方式如下:
(1)按照形成逻辑:归纳假设、演绎假设和研究假设
①归纳假设:是人们通过对一些个别经验事实材料的观察、调查,得到启示,进而概括、推论提出的假设。
②演绎假设:是从教育科学的某一理论或一般性陈述出发推出新结论,推论出某特定假设。是根据不可直接观察的事物现象或属性之间的某种联系的普遍性,通过综合和逻辑推演而提出的理论定律和原理的假设。
③研究假设:陈述的是两个变量间所期望的相关(或不同)如探讨教师科学态度与科学教育的关系,等等。
方向性假设和非方向性假设:前者指出相关和差异的特点,如女生的音乐智力比男生强,男生的推理能力比女生强,等等。而后者只简单地指出相关或差异。
(2)按照假设的性质和复杂程度(研究假设形成阶段):描述性假设、解释性假设和预测性假设
①描述性假设:是从外部表象和特征等方面来大致地描述研究对象,从而提出关于事物的外部联系与内在性质关系的推测。
②解释性假设: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指出现象质的方面,说明事物原因的一种更复杂、更重要的假设。比描述性假设高一级的假设形式。从事物整体上揭示事物各部分相互作用的机制,揭示条件与结果、研究主体的最初状态和最终状态的因果关系原理。
③预测性假设:对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的科学推测,它是基于对现实事物的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基础上提出的更复杂更困难的一种假设。
教育研究假设的表述要求:
①说明两个以上变量间的期望关系;
②假设必须是可检验的,即表述的语义是明确的、可操作的、不至于造成歧义的,假设语义模糊就无法检验;
③假设必须是陈述句,而不能是疑问句。当然,可以是肯定陈述,也可以是否定陈述;可以是全称肯定或否定,也可以是单称(部分)肯定或否定。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