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研论天下:研究生的“长痛”谁来抚慰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13日 10:48   石家庄日报-燕赵晚报

  今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140万人,再次刷新2001年以来的最高纪录,但招生规模却仍与去年持平,约为46.5万名,这说明今年考研竞争将更加激烈。专家认为,今年考研人数的再次回升说明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一些高校应届毕业生希望通过考研增加将来就业的竞争力,但也有很大部分的考生则是为了逃避严峻的就业形势,希望通过考研延后就业时间。(1月9日电 中新网)

  想通过考研来缓解就业压力,显然不可能做到釜底抽薪,顶多只是扬汤止沸。对相当一部分莘莘学子来说,却是将短痛拉成了长痛。

  近年来,研究生面临的就业困境同样成为一大难题,经常从媒体上看到研究生应聘当城管员、卖马桶的招聘美女研究生、研究生卖肉、研究生回乡种红薯等新闻,这些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研究生择业之困。而不久前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杨元元的自杀,更成为人们关注研究生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焦点事件。杨元元之死,不仅引发人们对大学冷漠的质疑、对研究生就业的忧虑,也引发对“知识改变命运”这个话题的深刻反思。

  那么,谁来“研究”研究生,谁来抚慰他们的“长痛”?作为教育者,大学首先要担当其责。大学思想教育缺位由来已久,一些大学“只教书不育人”,使得某些研究生专业能力很强,而人生态度和社会责任感却相对薄弱,不堪一击,走上社会稍遇风雨,就丧失信心,迷失自我,自暴自弃,甚至走向堕落。因此,大学应该积极主动地担当起对研究生的教育关怀之责,将其人格的塑造摆在教育的第一位。

  其次,“研究”研究生,更要研究社会。大学要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创新专业设置,使之符合社会与市场的需求。再者,还要引导研究生们研究社会,注重对他们适应社会与实践锻炼能力的培养。教育者应将研究生的就业问题看作对自身教育成败与否的检验,为研究生就业提供实实在在的指导,放宽视野,牵线搭桥。

  研究生生态不仅关系到他们自己的未来和前程,更关系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大计。因此,各级政府、教育者、家长与全社会都来关注研究生群体,对他们学习和生活给予关爱,对他们的就业与创业积极扶持与引导,才能避免杨元元悲剧重演。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考研论坛 考研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考研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