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气预报 新闻 搜索 短信 聊天 企业

新浪首页 > 文化教育 > 教育频道嘉宾聊天集粹 > 正文

《荧屏连着我和你》之《有子在外》聊天实录(一)

http://www.sina.com.cn 2001/09/03 11:04  新浪教育

  大家好!

  嘉宾陆续到场,节目马上开始。

  节目开始。

  主持人:我们制作一个节目叫留学的孩子,观众反响很大,观众要求我们能不能介绍把孩子送出去的父母的一些心态,因此在大家的要求下,我们就有了今天这个话题叫有子在外,我们今天是和新浪网一起直播的,很高兴新浪网的网民和我们一起讨论这个话题。下面介绍一下嘉宾。首先这位是导演宫小东,欢迎你。剧作家刘星,欢迎你。小学的校长鲁敬彩女士,自由职业者苏培喜,著名的收藏家马未都,欢迎你们。

  他们每个人的背景都不同,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身为人父,身为人母,有一个共同的选择,把孩子送到国外受教育。我们通常介绍完嘉宾以后,由主持人给嘉宾提问,刚才我的嘉宾苏先生说是我问他,还是他问我,还是观众问他。你现在有什么问题要问我的?

  苏培喜:你听错了,我说的是您提问还是嘉宾提问。

  主持人:你希望谁提问呢?

  苏培喜:我希望主持人提问。最好是少问。

  主持人:你看见哪个节目里主持人是闲着的?我听说你带来了发言稿。

  苏培喜:前天通电话的时候,我这个人的性格是比较认真的,我把我小孩的一些比较好的邮件给打印出来了。

  主持人:你们孩子现在也可以通过网络看我们的节目,看他的父亲和母亲怎么跟我们交流,我建议你们方便的话可以打电话通知他们。

  主持人:现场的朋友,有没有和这几位家长一样的选择,把孩子送到国外去学习的?

  观众:我的女儿刚刚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生物工程博士学位,8月23日走的。

  主持人:她有多大了?

  观众:22岁,今年才毕业的。

  主持人:你们是羡慕吗?

  观众:羡慕。

  主持人:在座的还有哪位是把孩子送出去的?这位女士是吗?

  观众:我的女儿两年前到英国诺丁汉大学学习。

  观众:我的两个女儿都在加拿大温哥华。

  主持人:你们都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把孩子送出去的?

  宫小东:上了高二,计划当中该走了,上半学期学完了,下半学期就去了。我主要的对手是他妈,他妈一同意放行以后,不到三十天,我就把一切都办好了。

  主持人:为什么把妈妈当成对手的?

  宫小东:我是游夫在外,常年不在家,所以他妈妈想把孩子留在身边。

  主持人:接着介绍一下你们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选择把孩子送出国受教育的?

  马未都:我儿子初中毕业以后,准备上高中的时候,给他送出去的,当时我主要是觉得他性格比较懦弱,觉得他应该独立生活,我没有经过他妈的同意就把他送走了,当然一切的手续都是他妈办的。

  主持人:看来这两个男人在家里的位置不一样,一个主要是拿主意,一个是既要跑腿,还没有完全的决断权。

  宫小东:对,她领导我。

  鲁敬彩:我们夫妻俩一致同意,主要这个孩子特别喜欢漫画,日本是漫画之国,所以他自己非常愿意去。从家里来讲,我们主要是想给他换一个环境,换一个学习环境,找一个全新的环境最好。

  这个环境最好能够自立,另外就是能够发挥他的专长。基于这种想法,就把他送出去了。

  主持人:看来这个妈妈是心软,话没全出来。这孩子在家不听你们的话。

  鲁敬彩:对,人品上没有什么问题,智力上也没问题,主要是自制力很差,懒散,不爱学习,一读书就头疼。

  主持人:那都是过去,今天不是这样了。

  鲁敬彩:对,但愿他还有更大的变化。给他换个环境也就是希望给他找回他的自信心,能够从头开始。

  苏培喜:我的小孩是自己考上的,不是我们父母给他办的。

  他大概上初二的时候,好象是九月一号刚开学,正好是新加坡的英华中学到北京来招考学生,这个中学受新加坡政府的委托到北京来招学生,当时我的小孩也没有跟父母说,就去报名了,然后他就考了,当时有四五十个学生去考,是九月十二号考的,当天就录取了。

  主持人:就是说家长没有选择的权力?

  苏培喜:当然以前有一些教育,但是他出国的思想,严格说不是我给他的影响,是他大大,经常给他讲世界大师级的人物,说你应该努力学习,到外面闯一闯,去看一看,他可能是受了我哥哥的影响。

  主持人:是不是要提前给你们展望,你们家要出一个大师级的人物?

  刘先生,你是什么样的选择?

  刘星:我是封建主义市场和大国商业思想比较多一些,主要是他妈妈很想出去。

  主持人:是跟母亲走的,也就是说你没有什么选择的权力?

  刘星:对。

  主持人:这两位女士,你们是什么考虑把孩子送出去的?

  观众:我的老二是高中毕业,已经考上了大学,但只是普通大学,因为我一直在做事业,觉得他应该上一个好大学,长期以来不怎么管他,送他上外面的好学校觉得对得起他,就毅然决然地把他送走了。老大继承我的事业,经商两年的时间,后来我发现经商以后,接触人的素质群好象低一点,我害怕姐妹俩将来不在一个起跑线上,我想让他们俩在一个起跑线上往前走,所以就把老大也送出去了。

  主持人:你觉得没有上北大清华就对不起他们?

  观众:北大和清华不是花钱就能上的学校,所以就送到国外的好学校了,如果国内的大学可以花钱就能念的话我还愿意让他们在国内上学。

  观众:主要是我姐姐的孩子要走,我想我的女儿将来也要走,所以在她高一上完的时候,就跟她哥哥一起走的,哥哥比她大四岁。

  主持人:有的是孩子上大学,有的是高中,有的是初中,有的是自己考上的,上高中和初中的,是不是也担心自己的孩子考不上国内的名牌大学?所以走了这个捷径,听说在国外上完高中以后就可以直接报送大学。

  宫小东:我估计我的女儿考不上国内的名牌大学。

  刘星:我那个孩子考大学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他的妈妈在外面,三个姨妈都在外面,姨妈家的孩子全在外面。

  鲁敬彩:我的儿子是职高毕业,毕业以后感觉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另外也找了两年的工作,反正找了很多工作,也不是很理想,这么走,也是他很愿意,我们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出去以后他学语言,学了语言也可以考大学,在日本也要考。

  马未都:我觉得送孩子出去,本身并不是为了什么考名牌大学,因为我觉得能不能考上,在国内和国外的情况可能是一样的,我没把孩子送出去的时候,我也有目的,觉得上国外上大学更容易一点,他出去以后,才知道并不是这样的,我儿子在英国读书,象牛津、剑桥这样的大学考上去也是非常不容易,报考的学生是二十分之一,而且都是自己认为自己有能力的人去考,象我肯定不会去考,我没有这个能力,不会凑到那二十份里。据他跟我讲,考大学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考名牌大学,在哪儿都是比较困难的。国内多少有一点不同,就是不单纯考分数,还有一些面试中的应变能力,以及交往当中人有没有自信比国内可能更沾点便宜。

  主持人:你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嘉宾,但是今天很拘谨,压力很大,是因为要谈儿子吗?

  马未都:本身把儿子送出去,是对他不满意的,不是对他不满意,同时对这一代人也都不满意,今天来的都是年轻人,从某种意义上讲,我觉得他们太好命了,我在他们这个年纪的时候,我们都在扛活,我觉得他应该受罪,我想一会儿可能讲到他们在国外受的罪,衣食无忧,我想不但在国外这样,在国内也是衣食无忧,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压力,没有出国的人不会感受到,在出国之前他们的英语几乎是零,而且直接就上课了。

  主持人:说了半天你们的孩子,说了怎么把他们送出去,请你们简单地介绍一下你们各位心肝宝贝的状况,年龄,在哪个学校学了几年?苏先生开始。

  苏培喜:我小孩是在北京读初二,十四岁的时候考取新加坡英华中学,获得了新加坡政府给他的全额奖学金。这个照片是他走之前照的。

  主持人:这个天安门的场景是他选择的,还是你建议的?

  苏培喜:我给他建议的,我说你走之前最好在这儿留个纪念。

  主持人:为什么?

  苏培喜:因为这是中国首都北京的天安门。

  主持人:就这么简单?是不是怕他忘了这儿?

  苏培喜:不怕。

  主持人:鲁老师介绍一下你孩子的情况。

  鲁敬彩:我儿子二十二岁,职业高中毕业,工作了两年,现在到日本静岗ACC国际语言学院学习,他的名字叫谭海。当时走因为姥姥姥爷年纪大了,到西安去看他们,这照片是在西安照的。

  刘星:这是我女儿,她是十五岁的时候走的,走的时候日语不是等于零,是等于二,他上初二,赶了半年再上初三,这半年时间,不但是学日语的问题,还得用日语授课,比一般的孩子要苦,但是现在很好,她的日语在全班应该是一二名,英语也是一二名。

  宫小东:我的是女儿,象我,叫宫羽,宫是老大,羽是老小,只生一个好嘛。羽调是西洋调,中西结合,我跟别人说她是小兔崽子,当面不敢这么说,她是高二的时候读完上半学期,下半学期走的,在英国,刚开始去的时候读了一年的语言,第二年就直接上大学了,是她在英国自己考的,她选择的是建筑学院的空间设计,他觉得这个建筑学院在英国排名是前五位的,也是自己毛遂自荐考上的,当时就录取了,而且免了她一年的预科,给我省了不少钱。

  马未都:我儿子比我长得漂亮,我带他出去,人家老问我这是谁的儿子,这种感觉很逗。

  主持人:可以想象,这孩子象他妈。

  马未都:反正不怎么象我。他上的学,学校的名字写出来这么长,本人对英文一窃不通,也记不住,反正是一个教会的学校,最后可能有一个圣约翰什么的。他去的时候是十六岁,现在十八了。

  主持人:这个问题只问您和现场的这两位。为什么把孩子送到英国,你为什么把孩子送到瑞士受教育?出于什么样的选择?

  马未都: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能做他的监护人,这很重要,因为他毕竟是一个未成年人,要有一个负责的监护人,第二,我觉得英国还相对传统一点,我也怕他太不传统了,很麻烦,就这么两个原因。

  观众:我是盲目的,一开始出国的时候,不太了解各个国家的情况,当时办加拿大都办成了,我一看好几十个人都办加拿大,我觉得中国的孩子到那边,都是中国的孩子等于不出去,对语言没有好处。我问还能办哪个国家,他说瑞士,他说去的人不多,就是贵一点。我一想,钱也能挣,那边的钱就白交了,这边去的瑞士。

  主持人:宫小东,你在英国也有很多关系吗?

  宫小东:没有,我的关系都在美国。

  主持人:有意识选一个没有关系的地方?

  宫小东:对,他在家老长不大,老依靠我们,哥们、朋友比较多,他也希望去美国,美国的朋友也写信让他去。我从美国去的,在英国混过几年,我想还是让他走一个单独的国家,英国确实是监护人,他考试的时候,凯瑟琳直接做他的监护人,还飞到北京来一趟,还做了检测,我觉得英国人说一是一,说二是二,做他的监护人我还是可以相信他的,后来这个凯瑟琳还确实监护过他几件事。

  主持人:大家都认为把孩子送出去的家长相对都是有钱人,如果方便的情况下,可以告诉我们你们的孩子在国外受教育一年的学费是多少?

  宫小东:第一年是一万三千英镑,当时的比价是一比十三,现在降了,正是好机会,现在是十一点几。第二年也差不多,在英国的学费可以低到一年六七千英镑,高的可以高到三四万英镑,高的我付不起,私人的那种。

  主持人:私人学校贵?付不起怎么办呢?

  宫小东:我不让他上私立的,我上公立的。

  刘星:我那个没上大学,学费不高,他妈妈教我不教,往返路费由我报销。

  主持人:往返路费好象跟上海差不多。

  刘星:三千块钱,人民币。

  鲁敬彩:我们夫妻两个都是职工,没有太高的收入,这孩子到那儿虽然是读语言,语言一年是十万人民币,这次他走,是先交半年的,相当于五万人民币,然后又讨了一万块钱的中介费。我们跟他讲得很清楚,这可以说是倾全家之力,是父母的积蓄,剩下的靠他自己打工,选择的时候是因为日本可以打工,他自己也希望这样。

  主持人:苏先生,你是不是不用付学费了?

  苏培喜:对,新加坡政府给他全额奖学金,是二千二百新币,相当于一万一千人民币。这包括他的一顿中午饭,还有学费,按照校长讲,他要是简谱一点,都在学校里吃,这两千二百新币,还可以够他一年一次的探亲费,但是我的小孩,我们每年也给他一两千。

  马未都:说起来我觉得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出国上学,英国上学,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差距并不是很大,中和大学的差距也不是很大,您说有三四万,没有那么贵的,差不多一万多镑吧,大概合二十几万人民币。

  主持人:刁女士,你的孩子在瑞士上学,一年要供多少?

  观众:瑞士上了一年多,都转加拿大去了,因为瑞士太优越了,她们说不是她们呆的地方,是我呆的地方,认为在那儿学不到东西,浪费青春,这样都转到加拿大去了。

  主持人:加拿大的学费呢?

  观众:自己考上的,在国内把托福考过去了,到那边直接上大学,花不了多少钱。

  主持人:下面一个问题想请各位嘉宾回忆一下,在你们这个年龄段的时候,受教育的情况怎么样?

  宫小东:早上一年学,撑死了上初二,六七届,上了一个学期就文化大革命了,然后十六岁下乡了,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四师四十一团,十六年当兵团战士。

  主持人:一年收入多少。

  宫小东:三十二块钱工资,扣掉二十八块钱伙食费,两毛钱房费,两毛钱饭费。

  他们现在太顺了,我们那时候没学上,手抄本塞到后面,锄地的时候,两跟垄中间可以趟一会儿,还不能被发现了,发现了有思想问题,告诉你了,下定决心,排除万难,争取耕地,告诉你,你要是不下定决心,吃不了饭,中午饭在那头,十几里地出去了,哪儿上学去啊。

  主持人:现在你还是很感谢那段生活?

  宫小东:我怀念,所以前不久我非让我姑娘从英国回来,我爱人带着,约好了当年的兵团战士家庭。

  主持人:先回忆一下你们的孩子现在的年龄段的事。

  刘星:我跟他差不多,我少上了一年,初一。

  主持人:初一怎么成了剧作家了?

  刘星:高尔基也没有上过大学。有两次上大学的机会,一是黑龙江大学哲学系,我们领导说不要上大学,大学越多越反动。还有一次机会,也没有让我去。我跟他一样,也怀念那段生活。一生当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东西,但是我们也不抱怨,他们有现在的大学,我们也有那时候的大学,年代是不可能再倒退的,我们也是无怨无悔。

  主持人:羡慕他们吗?

  刘星:谈不上羡慕。

  主持人:象他们讲得那么糟糕吗?

  刘星:还是抱有希望的,尤其对自己的孩子是抱有希望的。

  鲁敬彩:我自己还行,因为我在北京嘛,所以还能够按部就班地上学,而且功课非常好,当时因为国家号召,我才考的师范。他爸爸艰苦了,是山区,当时他功课也很好,读完小学以后上中学,需要到离家一百多里地以外的衡阳市学习,家里没有钱。等于他自己非要学,那时候背着白布包,徒步走到城里学习。上学以后,都要自己从家里背着粮食到学校。

  但是功课还是学得非常好,高中考到了哈尔滨军工,他有时候跟他儿子讲的话,儿子不爱听,说都象你们那一代,社会就不进步了。

  苏培喜:基本上都一样。

  马未都:我那时候还不如他呢,文化大革命那一年我上小学四年级,后来所有的知识都是从书本上学来的,没有接受任何的正规教育。我们那个时代没有办法,后来十八岁的再次下乡,在东北干过两年,刚才说的锄地我也锄过,没有什么新鲜的,而且那种劳动还不是很苦的劳动,还是比较享福的劳动。我在学校里,当时学得比较扎实的就是算术,是学校教给我的,还有汉语拼音是学校教给我的,这两点非常感谢学校对我的正规教育。

  主持人:话里有话啊。

  马未都:我现在知道拼音怎么拼,尽管我不会英语,但是拼音我知道。有些没有学过拼音的,拼出来的东西都让你笑话。

  主持人:看着现在的这些孩子,刚才那些话是怎么得来的?

  马未都:我们那时候没有这么多的时候,不可能坐在演播是里谈这些话题。我记得当时通知我们去东北的时候,从通知到走只有十天之内,把家当全卖掉了,都不能带。我倒不觉得那时候苦不苦,当时就觉得就该那样,就去了,从东北回来的时候还有点不太愿意。

  主持人:这个节目东北人看得到的。

  马未都:我要是满口东北话,没准象赵本山似的。

  主持人:知识都是从哪里来的?

  马未都:就是积累的,最简单的话就是如饥似渴,我记得当时有人借给我《简爱》,还没有皮,二十四小时就要还,那时候不要吃饭,不要睡觉,把书看完。当时记得很清楚,我第一次看红楼梦的时候,大概是十五岁,有个人家里居然有红楼梦,四本,一本一本地借,各种复杂苛刻的条件,每次拿的时间非常短,而且他要背着家长给我,所有的都是很饥渴的状态,不象现在,永远都有新知识学,而且是不是学多了没有什么用。当然知识学多了确实有没用的时候,学习的东西百分之八十用不上,用不上跟没用是两回事,我刚才说错了一个词,不是没用,是用不上,但是知识是很重要的。

  相关链接:
  《荧屏连着我和你》之《有子在外》聊天实录(二)
  《荧屏连着我和你》之《有子在外》聊天实录(三)
  《荧屏连着我和你》之《有子在外》聊天实录(四)


发表评论】 【读书沙龙】 【短信和E-Mail推荐】 【关闭窗口

教育频道嘉宾聊天集粹 专题
 相关链接
高考专家作客新浪指导高考复习聊天实录(2002/08/16/ 18:31)
著名英语教育专家杜子华新浪聊天实录(2002/08/15/ 15:18)
李倩妮携《长翅膀的绵羊》作客新浪聊天实录(三)(2002/08/05/ 16:37)
李倩妮携《长翅膀的绵羊》作客新浪聊天实录(二)(2002/08/05/ 16:31)
李倩妮携《长翅膀的绵羊》作客新浪聊天实录(一)(2002/08/05/ 16:19)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联通手机购买个人家园,百分百中奖!


下载新浪手机铃声图片 每天有四次机会中大奖
短信服务推荐
  和心爱的人养一个短信宝宝,体验浪漫的虚拟历程
手机号:
密 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贺卡
[S.H.E ] 无可取代
[巴赫] C大调前奏曲
《薰衣草》
《我的野蛮女友》
更多>>


分 类 信 息
京高校计划外招生
:在职研究生班招生 
   时尚前沿 升值地段
   1.6元租涉外办公间
   最新出国留学咨讯
   100元租车送大礼!
   北大附属学校招生
:国际长话畅谈无忧
:经济管理大专班
:雅思备考培训中心
:服装艺术学院招生
:天津大学MBA招生
:十佳诚信楼盘揭晓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本网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网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