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江南春:教育创新才能带来思维创新(图)(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6日 20:18   新浪教育

  第二个改变是在社团当中发生的,因为我当时参加很多社团,诗社等等,所以当时在夏雨诗社的时候,经常写一种诗歌叫先锋诗歌,就是别人看不太懂,老师不知道你写什么,那就很先锋,所以我们当时就标榜这些东西。我们开五月诗会,我们当时写广告是这么写的,我一直记得我们的标题,“用一支玫瑰堵住你燃烧的嘴唇”,这个从文法上说用得已经比较奇怪了,当时我觉得我们特点就是怎么把两个挨不上的词语放在一起,然后琢磨琢磨,所以当时使用这种很挑战的语言挑战自己。我们当时练的这种写法,也许后来没有成就我们成为一个诗人,但是成就了我们的思维逻辑,我们什么都敢干,把什么挨不上的东西都挨上。创业时,大家觉得电视媒体是电视媒体,户外媒体是户外媒体,是不一样的,我们非要挨在一起,就出现新的产业,就是户外电视产业,你怎么把电视放到家庭以外去发生,这是非常有趣的话题。先锋诗歌就是打断逻辑,把两个挨不上的东西放在一起,创造新的构架,这是我在写诗歌的过程当中,在夏雨诗社的时候学到很多东西。

  第三个就是在讲座当中学到的,就像刚才说的四年前听的东西和四年后听的东西观念可能已经发生改变,所以当时我特别喜欢听很多校外学者的讲座,当时很多讲座是具有挑战性的,这个对于我们思想冲击是非常大的。印象当中,有一个老师讲了讲座,很有趣,他讲了故事叫“屈原之死的故事”,这个故事直接影响了我商业思维的改变。他当时讲,屈原大家都非常了解,跳江自杀的,是在汨罗江跳江自杀的,但你知道屈原跳江的证据是什么?我们都没有想到,后来老师讲到证明屈原跳江的证据只有一条,就是屈原写过《怀沙赋》,写过他在政治当中郁郁不得志,有想去跳江的想法,所以大家是在屈原死后根据《怀沙赋》这么猜测的。但是这个老师经过比较之后认为:《怀沙赋》当中有十几处写法,与屈原的写法有本质性区别,所以他推断是后用屈原之名所写。后来又用一个小时时间介绍屈原到底是怎么死的,最后他的结论是屈原是被谋杀的,而且死于男女关系。然后他论证,中国伟大诗人死于什么原因最合理,得出是男女关系,我也是诗人,这个还是知道的。他说屈原还写过一首诗叫《湘夫人》,湘夫人是楚怀王的夫人,表达了对比他政治地位高的女人的藕断丝连的关系,所以他指出这个屈原跟这个楚怀王的夫人是有关系的,然后屈原死之前发生了什么?就是楚怀王驾崩,屈原就想与湘夫人里应外合掌握大权,计划泄漏被士大夫们派刺客追杀,先是骑马逃,逃到汨罗江时改乘船,刺客们也乘船追赶,大家在你追我赶,就演变成赛龙舟。最后刺客层追上了屈原,用麻袋将其装起来,用绳子捆起来扔进了江里,这也是包粽子的由来。

  这个故事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大家知道现在企业界有非常重要一本书叫《蓝海战略》,讲了无数案例,但是没有说蓝海是怎么产出的,但是我回头想这个老师的故事,我觉得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是你对细节的洞察能力可能是产生蓝海的重要原因,大家都在细节当中,从《怀沙赋》当中体会到屈原的死法这是一个方面。然后怀疑,当一个怀疑的人,对现有的东西有一种挑战性,可能会发生机会。第三是颠覆性思考,你把这个东西推翻以后重新用另外一种模式去解释,你如果用以前的方法没有办法解释端午节赛龙舟,但是他用另外一种逻辑重构了当时的事实,我觉得颠覆性思考可能造成了另外一个架构,我觉得这构成了我当时非常重要的思维。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相关链接 首届新东方教育论坛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