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王学泰:优秀的人文素质是创新的基础(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6日 21:35   新浪教育
王学泰:优秀的人文素质是创新的基础(图)
王学泰在新东方教育论坛上发表演讲

  10月25至26日,首届新东方教育论坛在北京中关村皇冠假日酒店举行。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民盟中央副主席李重痷,原民盟中央副主席,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厉以宁,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教育部前发言人王旭明,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文化研究院院长徐小平,分众传媒董事局主席江南春等众多教育界知名人士出席会议,嘉宾围绕“高等教育与创新人才”的主题展开了精彩的讨论。新浪教育频道作为独家官方网络合作伙伴全程报道该活动,以下为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著名学者王学泰在论坛上演讲的文字实录:

  早上好。昨天听了一天的会,虽然很累,但能够参加这个论坛是很高兴。晚上回去坐地铁,地铁的电梯坏了,只能自己上了七层,很累,所以昨天晚上睡的不是很好,精神状态也不是很好,如果讲得不好请大家原谅。

  今天要讲的问题是新京报的同志给我拟定的,人文的人与创新的人。他们给我做了一个介绍是“最渊博的学者”,我更正一下,这是新京报的广告,这个在学术圈里面已经成为笑柄了,我不怎么渊博。我觉得他们这么说可能有几个原因,我这几年退休以后,接触媒体的人特别多,包括报刊、电视、网络等等,大部分都是年轻人,25岁以上35岁以下,往往都是外地的。我经常问北京小青年哪去了?他们说可能全都出国了吧。但是的确,这些外地在北京打拼的人非常辛苦也很敬业,每当他们问我问题的时候,因为我做过教师,所以我就喜欢从根源上说起,说得很细,由此可能造成好像很渊博的感觉。我太太就非常反感这个,说人家问你几点钟,你老从钟表怎么制造出来说起,这是一个毛病了。今天谈这个问题,我也改不了这个毛病,也要追究一下这个根。

  创新型人才怎么推行起来的?我经历过教改,我觉得这个几乎是跟我并行的。我从五十年代上初中就面临着教改,那会儿都是学习苏联,向苏联靠拢,高校调整也都进行改革。我听昨天有一些同志们讲话的时候,好像对30年前的事知之甚少,讲到私立学校什么的,认为改革开放以前也有私立学校,实际上在改革开放以前根本没有民校。改革开放以来首先做的几件事,就是把学校、教会学校收归国家所有,我小学就在一个教会学校上学,后来就跟广安门小学合并了。所以说解放初就面临一个教改。五四年也有一个教材改革问题,把语文课取消了,改成文学语言课,编了一套文学课本,那个编得还不错,高中的语文课本是按照文学史的顺序讲,从《诗经》到《红楼梦》,我觉得这是一个改革,但是1955年、1956年两年就夭折了,57年反右斗争之后我上的高中,等上高中的时候这个课本就不行了。当时强调改革,教育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要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后来等到困难时期,这种激进精神衰减了,特别是反四过程中提出接班人的标准,在学校当中也提出来,而且进行改革,等到文化大革命,学校已经扫荡干净了。这个不仅是对学校的要求,对全社会的要求,就是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接班的人五项标准,这是在九评里头展现出来的。

  所以我就觉得教育60年来处在不稳定和纷争当中,而且这个改革好像看不到尽头。关于培养什么人争论也很多,我想,为什么会提出创新的人这个提法?我估计可能与现在的建设也有关系,国务院也提出十五年把中国建成创新型的国家,所以教育也提出创新的理念。

  关于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我觉得马克思说得非常好,这段话我记不下来,我打印出来了。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是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以人的自由发展和个性为特征。并且提出来,每个人自由发展是以一切人的自由发展为条件的。所以我觉得马克思已经说得非常明确了,一个是全面发展,一个就是自由。这两点不是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要实现,既然我们国家以共产主义社会,以建设共产主义社会自命,并且把这个原则写入宪法,那我们在现在教育中就要关注这个东西。

  教育跟社会不同,社会上作为一个普通人就行了,但是教育这个问题,用西方的话来说,是应该有点宗教情怀的;用中国人的话,用古人的话来说,是应该有点形而上的精神的;用我们现在的话,用毛泽东的话来说,就是应该有点精神的,这个精神就是超过现实。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一个浪头来了,一阵风来了就把口号改变,即使改变也要关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所以我觉得这个“创新的人”不错,的确,我们的教育中这样的人太少,但是如果做到刚才我所说的马克思的这些话的话,那么达到创新的人才就不会少。因为只有在自由的条件下,他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如果不是在这种条件下,而是在各种训导、各种枷锁非常多的情况下,你想让他创新肯定不行,这是我要谈的第一个问题。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相关链接 首届新东方教育论坛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