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教育时评:盘点上海学生30年生活变迁(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9日 17:55   新闻晚报
教育时评:盘点上海学生30年生活变迁(图)
晚报制图 邬思蓓

  青春期教育:

  从中学分性别上课到给小学生开课

  “30年前,上海有条知名的情人街,叫甜爱路。站在路口朝里看,昏暗的灯光下,娑影弥漫。谈恋爱的情侣们都得挑选那离路灯比较远的地方,贴着墙壁,相依相偎,当时还被人戏称‘壁虎’。”作为最早一批为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的心理教师,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心理教研员魏国玲老师感慨说,30年前的青春期教育,可以说几乎是空白,只有从甜爱路的“壁虎”身上,依稀嗅到一丝浪漫的气息。

  “70年代,有学校给女生上生理卫生课,但只是简单的一节课,男女还得分开上。 ”魏老师回忆说,直到1993年,虹口区市五中学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学生中开设青春期教育课程,上的就是姚佩宽所著的《青春期常识读本》。“当时,男校长负责给男生上课,政教主任负责给女生上课,反响相当大,尤其是家长,甚至写信向教育局反映,学校在向学生传播黄色知识,校长只能停课。 ”

  后来,在校长的坚持下,该校又重新开设青春期教育课程,随后,请来了有医护知识背景的魏国玲。说起当时上课的情景,魏老师至今记忆犹新,那时的生理卫生课仍然是“男女有别”,“尤其是看科教录像时,由于涉及到男性生殖器,女性乳房等敏感部位,我们还是比较保守,仍然分开看。半节课中,女生在电教室里看录像,男生呆在教室自习,如此交换。 ”魏老师说,直到1997年,有一次上课,男生呆在电教室,拖拖拉拉迟迟不舍得离开,然后,有人大胆提议:“老师,为什么我们不能一起看? ”

  “是啊,为什么不能一起看? ”魏国玲也在一遍遍地问自己,最终,答应了学生们的请求。 “虽然,灯光比较昏暗,但是我仍然发现有男生在偷笑,有女孩的表情很不自然,红着脸低下头。 ”魏老师告诉记者,不给看永远会蒙上一种神秘感,当时,有男生经常做一件事,故意把书包扔进女厕所,借捡书包之名看看女厕所到底是啥样?“我当时就对他们说,等下次确定女厕所里没人,老师带你们进去参观参观,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 ”

  现如今,连小学都开起出了性教育课程,形式也很新颖。例如,让孩子观看男女从小到大的身体变化,如何应对性侵犯,探讨身体不便触摸的部位等。科教片也做的比过去更精美,如《奇妙的人体》、《我13岁那天》……“连不少老师看完都很感动,连连感慨说,要是他们以前也能接受这样的教育就好了! ”

  周刊点评:性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完全不必对此产生罪恶感、羞耻感,更不必刻意回避。从教师闭口不谈,到发本生理卫生教材让学生自学,再到通过多媒体开设性教育课程,也反应了社会文明的逐步发展。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