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民讲坛第十一期:中国发展阶段与教育错位改革(6)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02日 10:50   新浪教育

  我们早期的工业化,苏联援助的重工业为主,支撑战争和军事需求的工业化。这套高代价,我们为了这套系统的运转,建立了一套国家上层建筑,当时是5大委,记不太清楚是不是?纪委、建委、财委、商委,还有一批委,基本上按照苏联政府模式建的,八大工业部,按苏联模式建的,苏联专家帮你指导,帮你运转,这套东西是苏联的,一到双方开始有矛盾了,什么矛盾呢?就是中国要求军事上拿回主权,矛盾一定发生。所有发达国家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都有同样的问题,一旦想不听话,你想军事上获得完整主权,立刻,我撤资,矛盾发生在哪儿,不是1957年以后,还是1956年。中国按照条约规定,应该收回旅顺口军港,是苏联远东舰队的驻屯港口,收回大连特区,是中国的行政主权是苏联管,收回中成铁路,是贯穿整个大东北的大动脉,路权、收益在苏联,你想把完整主权收回来不行,对方就提条件了。提条件,我们不能答应,这个你们可以上网搜,当时毛泽东有一句话,最能代表中国人的脾气,你要这样,你把中国拿去吧,我上井冈山。别的事咱不管,有对有错,咱不说,我们不清楚,但是这句话说的是非常有中国人的感觉的。苏联当时提出要跟你联合建立空军、海军的指挥体系,因为你干不了,中国人说不行,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上,不能有外国军队一兵一卒驻扎,不要军事主权的完整独立,你们得撤走。

  当然你闹脾气,人家也不是省油的灯,大家谈判,1957年苏联停止投资,中国的工业化就进入了没有投资的阶段。你们在座的学过经济学的人都知道,相对稀缺条件下,市场看不见的时候,可以优化要素配置,这些都懂,但是如果要素绝对稀缺呢?假如资本要素是零,你怎么优化配置,再加上这个时候开始让你还债,资本要素是负的,怎么配置。因此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宗主国一停止投资,基本上都陷入灾难,发展陷阱,其实本质在这儿,西方的理论不这么总结—认为你制度不好,微观机制也不行,等等,总结了很多,其实就是你不听话,我撤资。当然中国也陷入了一些问题,我们从1957、58年以来,有了一系列的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这些我们不多问,那不是我研究的领域。我们只说,中国在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形成城乡二元结构,同时开始把城里因停止投资而不能就业的年轻人送到农村去,就是第一次上山下乡运动,导致经济大起大落。1958年开始有了第一批知青,1958—1960,3年时间下去了1千多万人,是因为城市工业运转不灵。同时建立城乡二元结构,必须有户口,必须有粮票这那的,不能让人随便流动,是因为没有工业了,勉强维持也维持不下去,所以大规模的经济下滑,严重的危机发生。

  后面的事我不讲了,这时候有一条,是中国人跳出危机最根本的一条,我不是说人民公社多么不好,它确实有很多问题。但是这个体制有一个重要的替代作用,成规模的集中了劳动力,以准军事化的建制,用劳动力替代了稀缺程度是零的资本,劳动力上工地,干吗?搞建设,所以那时候,被西方人叫做人海战术,修公路、铁路,修水库,所有的大型工程靠人上去干。我们就是在这个以后,形成了全国搞了8万多套水利工程的能力,靠人干,人一干就把工业带起来了,工业总得生产点铁锹、镐头、炸药,总得有点机械。所以大规模上工程,人就上来了。再加上“三定”,定产量,定上缴,定分配,定了产量,定了上缴,剩下的分配,就导致了农村的劳动力,下乡的时候,我这样的劳动力吃不饱,因此我们下乡,上工地,唱着歌,举着红旗去,心里面想着到工地上能吃饱,国家拿走的粮食用到工地上,用到城里工地上,让你上工地能吃饱,这个一点都不是虚言,现在你们吃三两饭,那时候一顿吃三斤窝窝头,干体力活,肚子里面没油水,就靠粮食撑,那时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上工地我能吃饱,在村里吃不饱。村里吃不饱,收了工以后,给人口多的人家打短工,今天不能叫打短工,到地里帮他干活,人口多的粮食多,自种地多,种不过来,所以就帮着他们干点活,晚饭就在人多的家就吃了,一天三顿饭省了一顿,就靠我收了工去给他打短工,指我自己壮劳力挣的工分拿的那点粮食是不够吃的。客观得说,国家从农村种的粮,低价拿走的粮,统购统销的作用,给成规模劳动力基本的生存需求,用这种方式,中国度过了原始积累,变成了一个工业国家,今天的事,应该说我是因为过来人,所以我试图组织一点,符合乡土社会需要的,乡土教育观的事。

  大家也知道,我还有很多地方打工者的培训中心,还有一些地方搞农村的社区大学,试图在农村地区做一点实践,前辈陶行知、晏阳初、黄炎培,有一批前辈在民末年间做过事,今天我们也感到严重不公,怎么办?我们自己力所能及做一些。你们看到的图片,就是在我们在乡村组织的,有利于农民,有利于乡土知识的活动。乡土教育是互动的,绝不只是我们去教育,首先要启迪民力,开启民智,让老百姓懂得他们的乡土知识是有用的,把他们的乡土知识变成他们学习的东西,而不只是知识要领,这些东西,没有拿教育系统一分钱的公共开支,我们自己筹,实在筹不到,我自己从我自己的存款里面拿钱做这个事,好在我没有负担,还能撑得起,现在我们全是靠所有参与者的一颗善心在做这些事。面很广,量很大,但是没有用过公款。

  大家看这个图片,组织大学生,戴红帽,胳膊上缠着红领巾都是我们的志愿者,他们到农村去,帮助农民形成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推进农村的稳定发展,他们帮农民一起干活,当然他们的生活条件很艰苦,老百姓管他们叫老八路回来了,其实都是一些年轻孩子,带动了农村的文艺活动。你想想,现在农村里面大部分是老年人、妇女,他们是最大的弱势群体,这些人没有多少社会资本可供外部的资本来占有了,我们其实是帮他们形成组织,文艺队、老年协会,让他们至少身心要健康,年轻人走了,剩下的老年、妇女,这些弱势群体,除了宗教没有任何的希望。这个图上有一个老大娘,已经快70岁了,发动了14个村的妇女搞了妇女协会演出队,去年夏天带着一批外宾上村里面去,他说你这次来,几年前看1个村,这次看14个村,远一点的村就不叫他们了,叫8个村。大家列上队就互相表演他们的锣鼓、腰鼓、秧歌。老年人身心的那种愉悦是发自内心的,跟这些人在一起的时候,你真的感到在他们中间蕴藏着无数积极因素,只是它不被我们现在这套体系,我们现在这套知识谱系是不成的,他们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当然这些东西都进不了教材。

  这些大学生志愿者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在干生态建筑,现在这套生态建筑被当地宣布为非法建筑了,因为它不带来任何GDP,就是建筑设计师们,全国40多所高校建筑系的学生们,大家共同来劳动,和农民在一起,建起来的生态建筑,墙是夯土墙,顶是秸秆顶,它的好处在哪儿呢?冬暖夏凉,而且是可循环的本地建材,不造成建筑垃圾污染,不像现在城市都合法的建筑是40%以上的城市污染和建筑垃圾污染。我们按照这套东西,把它合法化,然后排斥到所有的乡土的东西,是我们继续走下去、走向更为复杂局面的一个因素。这些东西其实并不贵,一套农村的乡土建筑完全是土建材的,靠大家集中自己的力量干起来的,3万多块钱的成本就够了。

  你们看这个大棚,上面蒙着雪的大棚,这个大棚其实是一个生态礼堂,半地下的,冬天不用烧暖气,夏天不用开空调,能装三四百人,农民在里面开大会也好、演节目也好,打乒乓球、搞点什么文艺活动,在这里边挺好。我们干起来以后,沿着墙边种了两行菜,冬天,告诉大家这里边气温至少是零度以上。

  总之,我们要有一些不那么符合那些要求的东西,你们看做游戏的这些学生,就是来搞生态建筑的建筑系的大学生,这批毕业了的学生都已经成才了,而且在社会上干得很好。因为一般书本知识的人很难有机会去实践,真正去实践一回,你怎么搞建筑。到了建筑工地上,也不会有这种直接自己作为劳动者来搞一回生态建筑的。坐在农机上的这几个女孩,是香港来的,海外的学生,我们这儿拉丁美洲来的都有,一个大的国际社区,谁都来,而且有无数的报道,没有一个报道是批评的。它已经完全自我运转了,没用财政一分钱,完全靠大家来做。“世界是我们的,做是靠大家来”,当年我们建立的时候让我讲话,我就讲了这句话,我说现在还得是这样,因此,参与度很广泛,结果就不行了。

  接着我们把合作社办进城了,在北京有一个非常有名的被一百多家媒体报道的典型,就是我们在海淀区搞的“小毛驴市民农园”,为啥呢?就是因为大家都知道城里连超市卖的贴标签的东西都不保险,什么保险呢?你眼看着的东西保险。所以我们就在郊区请地方政府帮我们租了一块地,大家来参与。我们第一年干的只有54户,现在已经300多户了,300多户市民来参与,有的是全家来的,有的是老人带孩子来,体验农业。总之这个地方天天有市民在这儿干活,自己在这儿看着,你还不放心吗?我们也不用花很多钱去申请标签、去验证什么的,都不用了,市民自己是生产者,市民自己是消费者,市民自己花钱,他看得见、他摸得着,他放心。

  市民支持农业,或者叫社区支持农业,这种模式在发达国家比比皆是,我们这儿把它视为另类,现在搞起来了。其实现在有很多市民自己办的私人农场,他们要加入,我是咱们慢慢来,我们先实验。三年实验期满,如果成功,可以推广。这件事情正在干起来,在座的各位北京市民,如果你们谁有兴趣,当然今年可能满了,你们可能得等下一波了。因为我们的地有限,而且我们得找连续五年没有打过化肥农药的,土壤保证是安全的,我们说健康的土壤等于健康的食品,等于健康的人,病从口入。我们得找周边不能有污染的环境,比如周边有一个药厂,或者周边有一个什么冶炼厂,或者周边有一个大型的养殖场,那儿一定是污染的。总之要找到干净的地,周围是干净的水,才能可能形成这种真正健康的食品。当然也有人叫板,说温铁军你检测了吗?符合什么指标吗?我说用不着,你不来我没意见,我没请你,矫情的我根本不搭理,来的人自己干活,我这儿提供工具、提供种子、提供有机肥,你自己干。你说我实在干不了,那行,你交钱,你看见别人干了,你只要放心,交钱我给你配送,一个礼拜配两次,送到家。当然配送的,对不起,要交钱交的比较多,自己干活的就交钱比较少。

  总之是为了保证市民跟农业结合,现在要求加入的人越来越多,我觉得还有点对付不了。其实这个方法很好学,自己都能做。我们进一步开始跟小区结合,跟有些地方的政府结合,我们现在的小区绿化是反生态绿化,统一种植的草坪一定是反生态的,高耗水,得使化肥、得使农药,你生存的环境,包括你孩子在那个草坪上跑、玩,在草地上打滚,都是不安全的。什么样是真正生态的呢?多样化的,任何单一树种的,包括行道树,你们看北京非得各地方都搞柿树,有点好大喜功,这个词可能用词不当,总之不对头。你想要是全都是一种树,它一长虫子,以后全都得打药,所有骑车的人、路过的人都被这个药污染。如果你是多样化的,整个结构是多样化的,所以我们说要帮小区去改造小区绿地、绿化的反生态,我们把它改造成生态小区,进一步在小区推广用微生物技术的无臭无味的农业,大家都可以干。把小区搞成创意农园,业主创意农园,你就在家门口自己种,只要用微生物保证堆肥不发生臭味,这样我们就能够改造很多现在反生态的做法,希望广大市民积极参与。

  就说这些,谢谢大家。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教育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