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点评:不妨对“恋爱专区”一笑而过

2012年11月15日08:36  解放牛网    

  近日,中国著名性学家、华中师范大学[微博]生命科学院教授彭晓辉在一次公开讲座中建议,现在大学生谈恋爱不稀奇,但校园里每个地方都是公共场合,没有真正私密的空间独处。彭晓辉建议,公共恋爱场所可隔成半封闭小单间,让学生情侣自带蜡烛、电脑、游戏来谈恋爱,既安全,又能方便学校监管。 (11月14日《信息时报》)

  “恋爱专区”的建议引得质疑声一片,不少人一本正经地担心起来,这些“忧思”不外乎两点:一是这可能会变相鼓励性自由,“您是想大学毕业照片都是一家三口吧”,二是说这“专用场所”占用公共资源,而大学是学习的地方,恋爱的权利当然得靠边站,等等。

  这些话看似义正词严,推敲起来又不堪一击。前者的担心,实在有些罔顾当代大学城的“学情”——随便哪个大学,真要找个谈恋爱的地方,太易如反掌了。比如,南京仙林大学城日租房路边拉客现象泛滥,学生及当地居民不堪其扰。可见,只要花点钱,租个“专用场所”,算多大的事儿呢?至于后者的担心,既有卫道士嫌疑,还缺乏经济学资源优化配置的常识。上过大学的都知道,自修教室、图书馆、阅览室经常是情侣“占座”、上演“无声恋爱”的风水宝地,各种亲密情状不仅挤占学习资源,还容易让周边的纯情小男女心猿意马——如果算上成本收益账,弄些“小单间”,谁说不是公共利益最大化的首选?

  笔者陈述以上事实,并非要佐证“恋爱专区”有理。事实上,这确实是个不太靠谱的建议:譬如这小单间“半封闭”,但因为场所固定,万一时常有好奇者流连观赏咋办?譬如鼓励自带蜡烛,这让眼神不好的监管者情何以堪——再说,恋爱本就是隐私,还要别人来“监督”?真要谈个恋爱,现在大学绿化率普遍比较高了,随便找个小树林、小长廊足矣。说得狠一点,所谓“恋爱专区”的逻辑,根子里还是流露出了并不开放的“家长[微博]习气”。

  不妨对 “恋爱专区”一笑而过吧,专家可能久居研究室,对于高校恋爱的行情不甚明了。再说了,一个讲座中的小小建议,或者只是特定语境下的玩笑罢了,实在犯不着大张旗鼓地批判。但这个“恋爱专区”建议所触发的诸多民意反馈,反倒值得我们思考良多。

  一者,大学生对恋爱而言,缺的未必是“专区”,而是“能力”(譬如安全能力、责任能力)。前不久,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中国每年人工流产多达1300万人次,位居世界第一。其中25岁以下女性占一半以上,大学生成为人流“主力军”。如何在恋爱中教会刚成年的孩子 “发乎于情、止乎于 ‘安全’”,可能比提供专业场所更为迫切。二者,整顿好校园内“恋爱死角”的秩序,既为大学生恋爱提供了最佳场所,也省却了那些稀奇古怪的校园传说——设若在自己的校园内谈个恋爱都不安全,这样的高校,教学质量恐怕也很难让人放心了。

  无论有没有“恋爱专区”,青春还是那个青春,大学还是那个大学,而呵护一切纯美的感情、尊重那些策马扬鞭的岁月,也算是捍卫每段值得追忆的人生吧。(记者:邓海建)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