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喝:拿什么来应对就业歧视

2012年12月25日10:34  南方日报    

  刘茜

  如今就业歧视已经见惯不怪了。非“211”学校不取已成为一些用人单位的惯例。近两年,“985”才是一些大企业所好。近日有女博士因本科“出身不好”在招聘中“被出局”。其实,如果以“博士”和“第一学历”这两个关键词在搜索引擎中查找,就可以发现早在好几年前就有博士毕业生由于“第一学历”的“上不了台面”而在求职中遇到困难的案例屡次出现。此举被戏称“查三代”,有歧视之嫌。确实,今天就业歧视已如影随形。

  也许脱离了精英教育已大众化的大学生再也没有待价而沽的勇气。大众化,实际上意味着一个国家它不会需要那么多只知道书本知识,不会干活的人。美国这么发达的国家对本科人才的需要也仅17%,而我们的高校毛入学率就超过30%。处于买方市场的用人单位就有了优中选优的底气。

  在美国“名校情结”也是在泛滥,你能否进知名公司也是由你的学历背景决定的。于是产生了大量的“校漂一族”,即使是奥巴马这样的英才,考上了哥伦比亚还嫌不够好,转学去了哈佛。

  在浓厚“名校情绪”的美国,只要你有梦想,还是可以不断地申请名校,最后的学历是可得到普遍认可的。以前这条路在中国也是行得通的,如今这条路也让学历“查三代”给堵了一半。

  不过也有人认为,从另一个角度看,学历查“三代”也暴露出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某些不足。在一项调查中,38.2%的受调查者认为“高考[微博]更靠得住,硕士、博士的培养水分多”。而在生活中,也常听到“一流的本科,二流的硕士,三流的博士”之类的说法。

  而在如此严酷的就业形势下,“211”也别偷着乐,也许有一天招聘只认“985”,那该怎办呢?我一位同事的经验或许可以借鉴。这位同事所上的学校也是一所著名的外语大学,可惜没有入选“211”。一开始他看到一些大的新闻单位明确表示非“211”不要,就拿着简历去佛山某电视台应聘,没有想到该单位也是“211”爱好者。但他坚定地认为,自己的兴趣点就是在新闻上,四年中,除了完成学历外还去过不同新闻单位实习,并小有成就,最重要的是外语院校有外语的优势,这是其他“211”新闻系所没有的。他在网上报名参加了南方报业考试,过五关斩六将,没有想到竟然从上万人中脱颖而出,后来他出色的成绩,也证明报社的选才机制还是科学的。

  其实看毕业学校是一种传统人才考评机制,是一种惯性的书面考评。我们得到的诸多评价信息,仍是既定的、封闭的单向度评价,比如毕业学校、考试成绩、获得的荣誉等。

  而真正的人才仅仅具备这些元素是不够的,更应该具有较好的协调能力、较高的情商和平和的心态,以及颠覆性的创造力。这才是未来人才最应该具备的潜质。有了这些潜质,就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引领出与众不同的崭新气象,就算是这类人才没有辉煌的名校毕业证书,没有高学历头衔,也可成为具有创造性、开拓性的人才。

  本人见识有限,但身边故事还是会振奋信心的。南方报业流传“马小六的求职故事”,马小六非科班出身,学校也没有知名度,但他的社会阅历丰富,对新闻事业满腔热情,且有较强的开拓能力。当年被学历挡在了门外,他的求职是属于剑走偏锋型:直接找到了社长,社长看了他的作品后觉得还挺有料就让他参加考试,最后也成功入围,几年后竟然成为名记!我认为,真正有眼光的企业在选拨人才上会坚持英雄不问出处,更看重“能力本位”和“创造本位”,他们会将“相马”改为“赛马”,改“筛”为“赛”,将人才拉出来遛遛,在工作实战中真刀真枪、比试比试。随着市场机制的完善,这种企业会越来越多。如果你是金子总会闪闪发光,关键是你要把自己百炼成金。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