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不应仅提高高校寒门学子比例

2013年05月30日09:57  南方日报    

  韩 方   

  多年来,教育公平一直是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而前段时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的一席话则让人们看到了中央推动教育公平的坚强决心。李克强总理表示,今年要进一步提高重点高校招收贫困地区学生的比例,将去年面向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1万名重点高校招生计划增至3万名,招生高校覆盖所有“211工程”和中央部属高校特别是知名高校。

  教育公平关涉社会公平,一个阶层固化,缺乏流动的社会也难言和谐与稳定。尽管增加教育投入和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并不必然带来寒门学子命运的改变,但这项政策本身无疑为众多寒门学子改变自身命运打开了机会之门,它的正面和积极意义理应肯定。

  然而无论是增加寒门学子在重点高校的数量,还是对中西部考生继续加大录取优惠政策的力度,如果仅停留在这些层面,显然只能缓教育不公于一时,而无改教育不公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理论上看,教育公平不仅指教育结果公平,还包括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公平。而在现实中,由于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优质教育资源必然向城市集中,这造成的后果便是,在以分数为唯一标准的选拔制度下,农村学生不断在逐级上升的竞争台阶上跌落,而能最终享受优惠政策进入重点高校学习的寒门子弟已是寥寥无几,可以佐证的是从2000年至2012年重点高校、特别是名牌大学里的农村生源,越来越少。最近20年来,北大的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减至一成,即使清华[微博],2010级农村生源也仅占17%。

  显然,如果不改变不同地区教育资源不均衡的局面,增加寒门学子在重点高校的比例就能实现公平无异于痴人说梦。同样,如果不切实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寒门学子也难以借助政策利好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在一个特权横行、优质教育资源被垄断的体制格局中,又如何保证权力之手不染指面向农村的定向招生政策?这些深层次的问题更需引起各方关注,明乎此,庶几我们才能冷静、理性、客观地对待这一政策的实施,着力于深层次问题的解决。

  教育不公既然有损农村学生的合法权益,政府以政策的形式予以补偿当然必不可少,但这样的补偿对推进教育公平的作用有限。事实上,如果不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改变农村基础教育的硬件、提升农村教师待遇,农村基础教育将进一步恶化,不难想见,没有教育起点和教育过程的公平,教育结果上的公平将变得意义不大。进而言之,寒门子弟要真正改变自己的命运,还需掌握过硬的本领,这就需要高校能切实提高办学质量,培养市场真正需要的人才,而对于阻碍教育公平有地域歧视的招生指标配额制更应速速取消。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