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习惯博物馆,你要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场合,在他合适的年龄段走进博物馆,不要在他没有什么兴趣的时候,或者心里还在游乐场的时候给他扔进去,这个作用是反向的。我遇到过很多这样的情况,我在前面讲,一个家长[微博]很用心的说这个讲解员讲的特别好,你一定要仔细听,然后把孩子一直往前推,孩子特别不情愿的站在我面前。我想告诉家长们,不是所有的博物馆都适合孩子,也不是所有类型的博物馆都适合孩子。我听到过年轻的小朋友说他妈妈带他军事博物馆、汽车博物馆,他年龄大一点可能会到综合性博物馆找兵器,这是他的兴趣所在。不是所有孩子都喜欢博物馆,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听讲解。
我前些日子看微博上有一个小故事,说美国一位妈妈起诉孩子的学校教他字母O,给他一种固化的影响,所以带孩子去博物馆的时候,大人看到的是一种东西,孩子看到的是另外一种东西。国家博物馆青铜展厅里第一个是青铜钺在山东出土,突然有一个小孩告诉我,它像一个人,像海绵宝宝。我每次讲的时候会告诉小朋友说这个像不像海绵宝宝,然后小朋友就一股脑开始乐,让孩子们在展厅里是有一些兴趣在里面。
博物馆的职能有教育、收藏、研究等等,如果让我选择的话,我觉得教育非常重要,它是弥补社会教育公共教育很重要的模块。从一点小例子中可以看得出来,我给实验二小还有一些其他学校讲课的时候,我给一个班讲,另外一个班也搬着凳子来听,然后别的班说能不能再来这个班讲。我发现在给孩子讲埃及文明时,很少有人讲金字塔是怎么样盖的,很少有人专门开课程给孩子们讲我们北京是怎么样建成的,古代中国展览里的动物都有哪些等等,所以给孩子讲也得有一些技巧,不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讲。就像我在讲世界文明公开课的时候,不是按照时间往下排,我将埃及文明分成四块,埃及人怎么生活的,吃穿住行讲一遍,埃及的木乃伊和金字塔讲一遍,还有埃及里神话里的动物。
我每次在展厅讲解完的时候,最后一句收尾的话就是这样:博物馆不是只爱一次的地方,是我们终身学习的场所。如果给博物馆一个定义,这里收集了人类的记忆,珍藏民族的灵魂,抵御着岁月的剥蚀,我们要带着对历史文化的尊重感去走进博物馆。
北京的博物馆非常多,在册是164家,质量也很高,种类也很多,有很多企业类的博物馆,这些都没有在册,在册的话北京博物馆的数量极为丰富,这么好的资源我们一定要用起来,博物馆就在我们的身边,不要说博物馆离我们很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即便博物馆没在你身边,那些历史文化遗迹的东西,骨子里传承下来的东西也在我们的身边。
如果让我为孩子们去选择的话,为什么四月公益儿童团第一期活动选择在了国家动物博物馆,而没有选择综合类历史性的博物馆,我有两个初衷,第一个初衷是四月公益第一期组织是在国家动物博物馆做的,另外给孩子们选择博物馆一定是从能够参与的博物馆入手,科技类的、自然类的,一个是动眼睛,一个是动手,艺术博物馆更多是看,把看到的东西讲出来,自然类科技类更多是动手。所以昨天上午设计活动的时候,先由我和国家动物博物馆的张老师先讲一个讲座,我讲文物里面的动物,比如说马踏飞燕,然后讲犀牛尊,这是第一,第二部分才进展厅参观。第三部分再来做一个标本。所以给孩子们选择博物馆的时候是能够动手,能够动眼睛,能够动脑子的博物馆,而不是单方面的信息输出。这是和大家分享的第一个,如果让我向小朋友推荐的话,这类博物馆可以去,也不是说综合类的博物馆不可以去,但是要去的话,一定要找到一个合适的点给孩子们讲,拆成自己能够看得到,能够感受到的东西。
第二个部分是中国有很多户外遗址类的博物馆,我带一个孩子去参观故宫,孩子回去做手抄报,我在故宫讲的时候不是只讲,我进去之后先在午门外面讲,到了太和门广场的时候,我会让孩子们去找我设计好的一个文物,我给他提醒这是白色的,这是什么时代的,然后我们再讲,给每个大缸下藏明信片,然后再讲这个是什么缸。讲完之后孩子回去做手抄报,我发现十个有九个都会这么写,特别感谢朋朋哥哥,因为他能够让我们在故宫撒欢的跑,他觉得让他动起来很高兴,而不是坐在那里听课,让孩子们注意集中下来40分钟50分钟是极其困难的事情。就像世界文明公开课的时候我很忐忑,一次课要设计一个半小时,孩子们要坐在那里一个半小时很困难,所以中间不得不加互动环节,让孩子参与到过程当中来。讲到这里也额外跟大家分享,我认为讲解员也好,如果一旦带孩子去参观博物馆其户外的时候,不要把这个人当做老师,讲解的人也不要把自己当做老师,因为你要是老师的话,是上对下的视角,我们也不是普及者,因为担负不起做文化普及者的责任,太难,我能够做的就是我是文化的传递者、分享者,所以我在我这个队伍里会说你讲的很自如,我相信很多人都不会在意到,有些柜子是嵌在墙里的文物,只有一面看到,我会站在一个侧面,不是只针对我看着的观众讲,我会转过来讲。如果你是一个老师的话,不会太注意这些,如果你作为一个分享者传递者的时候,你会注意到我是在这个队伍当中的一员,我要注意里这个队伍里的人跟我互动是什么样子的。
第三是综合类的博物馆,家长要多花一些心思,老师们也要多花一些心思。综合类的博物馆可以拆主题去看,我曾经做过一个调查问卷,因为我在大学学社会学和法学,我找了专门搞调查研究的朋友做了调查问卷,给听我讲课的家长们发,阻碍你带孩子来博物馆的原因是什么,绝大部分家长选的是自己看不明白,所以带孩子来会很忐忑,他觉得孩子如果这个问题问倒了自己怎么办等等,这是和大家分享的。不是说家长简单把孩子带到博物馆扔给讲解员或者是互动体验区,孩子进馆之前家长要去看,要知道我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展览,里面是什么样的文物。我每次站在展厅里首先给大家讲的一句话就是给大家提一个建议,以后到博物馆参观不要急匆匆进展厅,先看这个展览叫什么名字,前言是什么。如果你不了解这个主题是什么、前言是什么的话,你不明白这个展览为什么这样布展,就像我服务的国家博物馆,叫做中国古代青铜艺术展,后面加了“艺术”两个字,所以它不是一个有青铜发展史,青铜怎么样演变的历史,怎么样铸造的,就是告诉你青铜艺术的角度夏商周怎么演变。这是综合类的博物馆,家长们要多花一些心思,不是只带孩子们去看就可以了。
走进博物馆之前,第一是先于孩子去学习,第二是试着将展览进行分拆,第三是参观中为孩子设计一些互动的环节。一个很小的活动让孩子们认识到,他在这个活动里能够参与进去。我讲完一个展览,给孩子就讲40分钟、50分钟,我会把这个展览里讲过重点的几个文物只拍一个局部,一个鼎,我就拍鼎的一个小局部,让孩子们去找这个文物,然后告诉我这个文物是什么,四五个小组一起找,其他小朋友也可以给他们分享。会发现那些孩子跑过来告诉我,他们有分工,找之前先开了一个小会,开会的议程是什么,这个记时代,那个记花纹,另外一个记样子,然后五个人回来告诉我说这是什么什么。所以我希望孩子们在这个过程当中是有参与的。因为我们的博物馆非常多,但是大家没有培养参观博物馆的习惯和传统,所以让孩子们走起来也很困难。一到暑假,我就不愿意带孩子去展厅,因为人太多,太多的话就很难掌控现场。有时候我在展台让孩子们坐下来,因为坐下来就不会往前扑,而且安静下来。但是坐下来之后发现要么挡着通道,要么是有现场维护秩序的工作人员会觉得影响到秩序,毕竟人太多,孩子们会影响到这里,所以我一般挑的是很宽敞的地方,凡是听我讲古代中国,带孩子们去古代中国,第一部分狭长的通道过去的,第二部分我不走,我一下带到宽阔的地方来,所以给孩子们讲的时候要选和设计一些东西。
三个“不要”,第一是不要害怕被孩子们的问题难倒。孩子给家长可以提供另外一种视角,你可以跟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找到问题的答案在哪里。另外不要强调参观博物馆的知识性,这是他长大之后自己去发觉的。第三不要仅仅把重点放在展厅的参观,一说学到文化艺术就说去博物馆。博物馆只是一个开头,不是画句号的结尾,中间很长,需要在生活各个角落去普及。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来听讲解的,第二是建议孩子们去的时候以团队的形式去,因为孩子们在一起互相有影响。我遇到志愿者说不愿意带孩子,去了40多个孩子,会镇不住。我曾经给一个孩子讲,但是带一两个孩子很累。我带着这些孩子去外地博物馆的时候,就十来个孩子,有一个孩子趴在地上画画,然后我讲这个文物,然后我把一个问题丢给他,然后接着再画,他认为这个地方是很放松的地方。展厅是大家找到最舒服的状态在那里听的时候,可以说他不礼貌,只要不让他太难看就行,这也是我喜欢的一种,我不要求孩子们站着或者是背着手,但是你得学会尊重别人,当别人回答问题你要仔细听,你可以完全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都可以,所以建议孩子们以团队的形式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