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沙龙:博物馆里的童年(3)

2013年07月31日09:44  新浪教育 微博   

  下面给大家讲一个文物(元青花凤首扁壶),如果现在每位家长[微博]或者是老师带着孩子去首博,看到这个文物时,会怎么讲?首先会想什么是元青花?这是干什么的?珍贵在哪?我们现场来看一下,能够找到那只凤凰吗?凤凰的头在哪?凤凰的尾巴看到了吗?凤凰的身子看到了吗?凤凰的头和尾巴是捏出来的,身子是画出来,把雕塑的一面和绘画的一面结合在一起了。第二,这个东西装酒,但是如果我们在倒酒的时候是摆在这里倒酒还是拿到半空倒酒,一只凤凰是头朝下尾巴朝上,这个凤凰是张开翅膀的,没有收着翅膀,当你倒水的时候,身体往前倾一个动态的美感出来的。第三,水处从凤凰的嘴巴里倾下来,又有一个美感。另外这个凤凰的头歪一点,它飞的时候还要回过头看自己身上的羽毛好不好看,所以这是元青花的一面。这个不是历史知识,也不是文物的知识,只要家长们在那里看也能够看得出来的东西,也能够感受到的东西。博物馆的知识是一面,但是绝对不是最主要的一面。你可以给孩子们去开启一个视角欣赏它。

  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刚才朋朋哥哥给我们分享这一段。接下来请到史家胡同二年级的语文教师。因为从小喜欢博物馆,从2011年认识朋朋哥哥的时候,义务在周末的时候带领孩子们走进博物馆,将博物馆融入到学校的教育中,所以我们来看看在罗曦老师眼中的博物馆是什么,还有她与博物馆之间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罗曦:

  我带孩子参观博物馆是有点私心,我是在不合适的时间被我爸妈扔进博物馆的,因为一个星期上五天半班,星期六我父母上午上班,下午休息,所以在他们上班的时候我是住在姥姥家,因为我星期天还要学钢琴,学画画,所以我休息时间只有星期六下午半天,所以我爸爸把我从姥姥家接来以后玩儿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博物馆,我能够在博物馆当中可以从中获得想知道和不知道的问题,而我带着这些问题主动的去阅读,去找书看,我从中真的是获益匪浅,我也希望我们班的学生、我的孩子们也能够如此的获益,所以机缘巧合,我们班一个小孩听过朋朋讲解,家长也联系到了朋朋,所以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合作,带领孩子们走进了不少博物馆。

  孩子们在博物馆所获得的东西可能是我们家长在平时生活中感受不是那么明显的,而是一些细微的变化,首先是会听会看,我想用这两张图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会听会看。这是我们班小孩在2012年5月27日第一次和朋朋合作走入博物馆的状态,孩子们很兴奋,他们把这个当成了好玩也好或者是旅游的地方也好,抱着这样的心态去的。第二张是2013年7月14日,半个月前,我们班孩子又跟着朋朋一起来到国家博物馆,这就是从两年博物馆的学习中孩子们所得到最大的益处,他们会听会看了。

  在学校课堂中孩子们的上课精神集中是老师们最关注的一点。为了他们的精神集中,我们上课的时候会让孩子们一起来读,一起来看,一起来听,而这么多的一起是在一个固定的学习的环境中进行的,环境是很安静的环境,但是在博物馆中是不一样的,有许多人参观,他们周围环境相当于课堂来说是比较嘈杂的,而且在博物馆中孩子们既要看,也要跟着朋朋来听。当他们没有办法把全部的精力集中在听或者是看的时候,两者兼顾是他们最大的难点之一,所以在博物馆当中他们学会了边听边看,多感官的联动使得他们学习能力有一个很大的飞跃。

  第二是学会安静,这个社会是很浮躁的社会,在学校教育当中,你们经常在课堂上听到老师说你大点声音说话,这个对孩子平心静气的培养不是非常好的,所以孩子们做的和大人们要求他们做的是有偏差的,在两年的和朋朋的交流和沟通当中他们学会了安静。不光跟朋朋一起,我们组织其他活动的时候,他们能够安静下来听向导、导游的解释,而不是大声的说我想要这个,想要那个。对孩子们心态的调整或者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的调整是非常有益处的,这是孩子们在博物馆中学到的对习惯的培养。

  然后是自控与秩序,现在孩子们有时候不是说不想控制自己,在很浮躁的环境中只是随波逐流的表现自己,但是这些对于他长大后集体生活,不是特别有利,所以在博物馆这样一个要求自己安静(的环境)对自我管理以及遵守秩的培养,是他们平时单独出行,或者去一些游乐场或景点时很难接受到的,这是对他们自我管理上的益处,自控与秩序。

  然后是新的“方向”,我本来想定为“新的旅游目的地”,因为之前听了朋朋讲,旅游目的地对博物馆来说并不合适,现在我们班的孩子他们在去一些新的地方,他们会主动寻找当地的博物馆来参观。我们班一个小姑娘,她妈妈带她去英国,到英国以后他妈妈问她,你在英国最想去什么地方,孩子告诉妈妈我最想两个地方,一个是英国大英博物馆,一个是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我说孩子你能不能给我们做一个有关英国的介绍,其中这个介绍有一大部分都是孩子有关于英国大英博物馆和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这是孩子将自己认为有意思的展品照下来然后给同学们介绍。孩子们能够主动来到这些博物馆并且参观,她已经有主动的意识,她认为博物馆已经是他生活的一部分,这是这两年与朋朋合作以来最欣慰的地方。

  最后一个部分,“学以致用”。举两个小例子,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30课,这个题目叫“我是什么”,讲的是一滴水,由地面蒸发变成云,再通过雨、雪降落到地面上变成江河湖海给人类做出贡献。我要针对这篇课文做一次公开课,在这一课中我最后设计一个问题,即我是小水滴,有什么方法让我只做好事而不做坏事?这堂公开课我在其他班进行试讲,得到的答案是建水坝,修水电站,修水车。在我们班正式讲的那天,有许多老师来听课,我们班一个小伙子给了我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这个就是朋朋带着我们班孩子在故宫博物院所做的小游戏,这个东西叫做螭首,它是龙的儿子,它在故宫博物馆是排水的系统。那个小伙子站起来很自然的说,水电站是现代人做的好事,古代人也可以做好事,比如那些螭首,我很清楚后面在座听课老师所露漏出惊讶的表情,所以朋朋带给孩子们不只是美感的感受,而带来的是一生的知识。

  还有是“拱”,大家试想小学二年级的孩子,简单组词时,像拱桥、拱门,这个词造成了很多的困难。但是我们孩子在出现这个词的时候,他们给了我一个异口同声的答案“斗拱”,我们5月份去的博物馆,大家已经把古建筑中的斗拱已经应用到他们的语文学习中去了,真的很欣慰。所以去博物馆有他学到的东西,不是说他当时能够表现出来的,而是孩子们在后来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带给我们惊喜的,我们想不到的东西他们真的能够想到。

  然后是这次所想重点表达的童书,我之所以把这次发言叫做立体童书,因为我想从语文教学角度出发。有许多家长问过我,孩子语文作文也好、阅读也好,他们老觉得出现问题了怎么办?问我需不需要报班,需不需要请家教,我真的觉得完全不需要,如果你真的想提高孩子的语文能力就是大量的读书、广泛的读书,这个书不仅仅是指手中的书本,这个书包括我们的社会,包括我们的环境,尤其是我们的博物馆。我觉得参观的过程就是一个阅读的过程,就在参观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展品,看到一些很精美的饰品,这些东西不是孩子完全没有接触过,不是他完全不知道,他只是处在跳一跳够得到的高度之上,但是这个跳一跳怎么来跳,在博物馆中来看、来学,听讲解也好,自己看小展板也好,去一次不懂,去两次不懂,多去多看多读几次就自然而然的记下来了,这是参观博物馆的阅读过程。还有参观过的阅读过程,回到家可以查阅书籍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带着兴趣去读书的过程,不管他看到的是故事也好,是知识也好,是资料也好,这些文字对于他来说,第一是对文字巩固的过程,第二是对新知识积累的过程。还有是家长带孩子们去参观是一个很好的交流过程,家长们的工作都是挺忙的,有时候晚上回去不想说话,但是在博物馆里孩子问您的知识,您和他的交流是情感的体验过程。如果您能够带孩子去到博物馆中,并且和孩子们在博物馆中有这样交流的话,我个人觉得不只是知识上的讨论,更是同孩子们情感上的沟通。

  博物馆这个地点就像朋朋说的,是一个储藏记忆的地方,不仅储藏是民族的记忆,更是孩子们对文化的理解,他自幼对我们国家历史也好、文字也好发自内心的热爱,如果大家有机会多带孩子到博物馆中去,孩子们所收获的知识会比您所想象的多的多,这将是孩子们给您的惊喜。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罗曦老师给我们分享博物馆立体童书的感受。目前我们国家博物馆教育是什么情况,承担什么样的教育功能,国外的教育领域是什么情况呢?我们下面有请考古学院宋向光教授给我们分享他所了解相关领域的情况。

  宋向光:谢谢大家!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主要三个话题,一个是博物馆是什么,第二个话题是博物馆能够带给我们一些什么,或者是孩子们在博物馆里能够有什么样的收获,第三个话题是我们怎么样在博物馆帮助孩子们学习或者怎么能够让孩子们在博物馆里有一个愉快的童年,当时可能觉得挺郁闷,但是现在回想起来是很愉快的事情。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