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沙龙:博物馆里的童年(4)

2013年07月31日09:44  新浪教育 微博   

  因为博物馆在博物馆学来说我们一直说近现代的公共博物馆是一个以教育为核心职能的社会机构,可能跟我们现在很多国内博物馆专家和博物馆领导们的观点不太一样,因为中国博物馆有它产生的历史背景,所以它比较多的收藏文物和保护文物作为博物馆工作的重点。像教育的话是放在一个从属的位置或者是一个相对次要的位置说,实际上博物馆生命力还是在教育,特别是社会教育功能的实现上。

  博物馆在公众中积聚和传播知识,美国史密森学会是美国最大博物馆,他的捐赠人是英国人,把自己一生的财产都捐给了美国人,他要在美国建这么一个机构,这个机构的任务就是要在公众中积聚和传播知识,美国人就用这个钱建了博物馆,现在成了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博物馆。所以美国的博物馆也是生动、又有影响力的社会机构,藏品也是很多,更重要的是社会教育和社会服务的观念也非常好。

  第二个说法,博物馆为研究、教育、欣赏的目的搜集、保护、研究、陈列和传播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为研究、教育、欣赏是同等重要的公共目的,文字上有顺序的关系,但是在语言里是同等重要的,所以在国际博物馆界把博物馆的教育是放在一个很重要的地位上,所以各位家长[微博]们、各位同学们、小朋友们,博物馆并不是一个很高高在上的很可怕的地方,博物馆特别是现代博物馆是一个让大家到里面去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的地方。当然博物馆的人是不是做的非常好,是不是真正达到了大家的要求和愿望,还得大家继续的去推动它,继续的去鞭策着我们。

  这几张图片,右上边是现代公共博物馆最早研究和传播知识的结构,(也就是)张鹏前不久刚刚去的埃及的亚历山大博学院,一些主要的活动都是机构继承下来或者是学习下来的。但是这个机构比较多的是学者、研究者在这个机构里从事各种自然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当然也有一些哲学方面各个学科的研究。这个机构也存在几百年时间,对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工程科学等等,当然也包括医学、天文学等等,就是现在西方科学知识结构基本都在亚历山大博学院奠定了基础。所以西方社会发展到近代社会以后,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以后,社会的知识基础是什么,当然在中世纪的时候更多的是上帝的旨意,但是到了近代社会以后就是自然世界的发展规律。所以为了发现我们环境和人类社会存在的一些规律,西方一些大学里就开始建设这些博物馆。左下边是现在公认的第一所近现代公共博物馆,牛津的阿西莫尔自然博物馆。右下边是大英博物馆,最早的大英博物馆是知识性的博物馆,但是现在一讲大英博物馆大家认为是艺术类、历史类的自然博物馆,也是要表现自然的世界。

  从近代博物馆出现以后,把教育作为一个基本的组织任务,但是直到上个世界中期,博物馆还是作为知识传播的机构。在博物馆的教育里更多的还是对这些学者们研究出来的知识通过博物馆的展品,通过博物馆的展览传授给这些观众。博物馆也通常是一个风趣老师的形象做传授,在这个时候博物馆和学习者之间的关系,博物馆是做一个中心,学习者是作为受教育的对象。到了上个世纪的后半期,博物馆教育理论上和一些实践上也逐渐发生一些变化,逐渐的把博物馆的观众作为自主的学习者,也就是成为了博物馆学习的主体。博物馆教育工作者现在反过来了不是去讲授,是来支持学习者,当然有的人也说辅导、指引、支持学习者在博物馆从事自主性的学习。博物馆学习现在也是逐渐被纳入到终身学习过程当中,现在也有人说博物馆学习是非正规的教育,是跟学校不同的,我们希望能够把博物馆的教育作为一种终身教育,而且和人们在不同阶段的学习能够有机的结合起来,而不只是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教育或者是一种学习。

  将博物馆学习放到一个人整个人生过程当中,所以人在不同年龄阶段或者是人不同的发展阶段,他的学习任务、学习能力有阶段性的特点。博物馆一个是放在终身学习,一个是放在培养合格的社会的成员、公民等等这个角度上去看。我们把博物馆的学习者大致区分为三个类型,一个是学龄前儿童,从儿童的心理和发展来看确实有生理上和学习上的特点,世界各国小学都是从五岁或者是六岁开始,东方从六岁或者是七岁开始,还是很有道理的,拔苗助长这个事确实做不得。

  中小学生的学习是为了他们以后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来做一些先期的准备,知识上的、素质上的、社交能力等等,掌握以后到社会生活的知识、必要的能力和规则。成年人适应社会的环境来进行一种学习。右下面的图片是反映了儿童和成年人在参观时或者是他们学习关注点的不同,孩子们更多关注的是更直观一点的恐龙的牙齿有多少颗,成人要琢磨恐龙的脚有多大,这么大的身体能不能承受重量等等,所以他们的关注点不一样。

  了解了博物馆里谁在学习的话,我们还要了解不同类型的博物馆能够学习到的,或者是不同博物馆的学习环境和给你提供的学习内容、学习手段是有什么样的区别,分三大类,艺术类的博物馆,主要展示的是人类审美能力和人的艺术创造力的这些成果,里面更多的是对人想象力、创造力的养成和激发。这里会有一些历史性的东西,但是在艺术博物馆里更多的是让人们用这种艺术的方法、想象的方法去再现或者是表现一种场景或者是场面。

  在科技博物馆中就是对自然科学和工程工业知识通俗的展示,让孩子们通过参与能够更好的去学习这些抽象的自然的知识,很多自然知识是对自然现象规律性的东西、共性东西的表述,就是概念的东西比较多,像拱,为什么六岁七岁的孩子很难去造词,是一种抽象性的东西。

  历史博物馆更多的给孩子们的是对社会的了解和对社会欢迎的了解,知识很重要,但是更多的是进入社会以后,社会的发展、社会的现状和其他人的关系等等在历史博物馆能够学习到或者是了解到。

  西方研究者对历史类博物馆的学习也做了大的研究,我的背景更多还是在历史这方面,因为我们是考古文博学院,考古和历史多一点,艺术方面会少一点,我今天跟大家交流比较多的还是在历史类或是社会人文类的博物馆关于学习特别是儿童学习跟大家交流的多一些。

  在历史类博物馆里,从现在西方博物馆学界或是西方历史博物馆他们的一些经验或者是他们的实践,他们认为在历史类博物馆里重要的是教给孩子们时间观念和分类与综合的能力,历史就是时间上的变化,同时又在一定的空间里相应的人群他们生活上、文化上、行为上的变化,特别是提出人的关系在随着时间的变化。所以要让孩子们了解历史,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有过去和现在时间的概念或者是时间上怎么发展。为了了解这些抽象的东西,还有一些前提就是人工制品、实物和知识,朋朋做了大量的这方面的努力和尝试,让孩子们对历史上产生的东西和历史上发生的事情,还有历史上的东西和现在有什么不同,有了大量的积累。在这个基础上,孩子们在以后的学习当中对历史的变化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但是作为学习历史的话,不只是为了去融入社会,也是要承担一些在历史方面的一些责任,也就是对历史的保护,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我们还会有对不同年龄的孩子他们学习行为和心理行为的特点,这是西方历史博物馆做了大量调查以后总结出来的,还是挺有趣的,对我们家长带孩子去历史类博物馆参加参与性活动的时候还是挺有用的。

  怎么样针对不同的孩子给他们提供一些学习的方法、学习的工具,比如4到5岁是喜欢读书,6到7岁孩子喜欢在游戏当中来学习,10到11岁喜欢比较抽象一点的规则性的学习,要根据孩子们年龄发育的这些特点给他们采取引起他们兴趣而且他们乐于参与的方法来帮助他们学习。

  儿童的学习特别是儿童在历史博物馆里学习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个是实物性的学习,就是一定要看着这些东西,东西上有什么,我们给他讲什么,刚才朋朋给我们在这方面提供了大量的经验,知识性的少讲,而是实物性的东西。在博物馆里对孩子们培养注意这几个智能能力的培养,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这是在学校环境里运用培养的稍微弱一点的几种智能,但是博物馆给这几个智能的培养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第二个需要注意的是用发挥孩子们的感官让孩子们接触环境,去体验历史,积累这种历史的经验。西方博物馆做了很有趣的尝试,这是芝加哥历史博物馆专门给儿童做的展览,这是感受芝加哥,然后用他的眼睛、声音、触觉等等去感受,里面设计的都是参与性的活动。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