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沙龙:博物馆里的童年(6)

2013年07月31日09:44  新浪教育 微博   

  第四,我很注重在博物馆里学习过后的学习,让观众能够在你听完讲解之后离开博物馆也能够记住你曾经讲过的东西或者你带给他的一些思考。我在博物馆会推荐书,我会推荐博物馆,我会留思考题,家长[微博]回去做这个实验带给孩子们看,或者你解答这个问题告诉孩子们,孩子们回去可以做这个实验。你会发现我们很多博物馆参观完了之后,回去想带一些东西回去,哪怕是有趣的图书,有趣的折页,但是缺乏孩子们能够在参观完之后带着走,设计完以后愿意买回家的东西。很多人会说我们有学术上的要求,底下像我们志愿者也好或者是普通老师又够不着那个高度,所以中间很难有既准确又生动能够抓住其他们兴趣的把这个东西说明白,我看过很多书给孩子们讲的,很简单概括过去了,国外是有故事,有情节,有互动的东西在里面。所以我讲世界文明的时候也试着这样做,比如说角斗士,我会说下面的动物不会出现在角斗士场上的有,我列了一个熊猫,孩子们就会想这个动物会不会出现,然后说这个动物是来自哪里。孩子有欢乐,孩子又有思考,很难找到这样一本书,即便讲的好的书都是世界文明,现在还没有人着手做中国这部分。既能够讲的有专业性的东西在里面,又让孩子有趣,希望成长起来这样一批人做这个事情。所以这四个问题我接触的比较直接。

  宋向光:当今博物馆教育的最大困难是大家不去博物馆,特别是学校不去博物馆。博物馆教育缺失了,就很难去反思自己做的怎么样。我们为博物馆教育做了哪些,刚才朋朋哥哥已经提了很多缺失的问题,在座各位帮忙找一找,现在博物馆教育有什么样的问题,各位带着小朋友去或者是自己去感觉怎么样。

  观众:美国有一个博物馆介绍十八世纪乡村,有打铁的,有放债的,有商店,放牛的,穿着这样那样的衣服,然后那个国家的博物馆雇了很多模特在那里放牛,咱们国家什么时候有这种博物馆,我肯定爱去。

  观众:有两点,一个是博物馆有一批有心人去做这样的事情,刚才宋老师给大家讲的信息都是国外的博物馆,他们关注孩子的需求、孩子所喜爱的东西,包括台北故宫,我也看过它的网站,上边就有孩子对陶瓷制作到成型以孩子理解的语言去讲这个事情,所以孩子比较喜欢看这样的网站。我们的网站大多数都是新闻、文化背景,有什么大人的讲座。作为家长,现在孩子能够接受这方面教育的话,一般是上学以后二年级有自己的思维逻辑,他可以思考这些东西。但是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孩子的困难就是时间,因为他要上各种的班,他要腾出时间去听一个好的讲座或者是看一个好的博物馆是时间特别紧张,因为星期一到星期五是学校的课,周末还有班,真正听讲座的时间只有是家长去挤一挤。我有一些经验跟大家分享,因为我现在看有些节目像国宝档案讲的是小故事,大家可以看,看完一个文物的故事,孩子通过故事记住这个东西。

  家长:现在各个国家都有一个教学大[微博]纲的规定,就是小孩子每个月应该出游一次,有一个户外教学,老师您有没有内部消息?

  罗曦:蓝天工程有这个项目。

  家长:海淀出游一般是带到一个地方,可能花了一个半小时到那里,孩子只是放松。现在特别单调靠语文的教材那是标准答案,那是语文老师的红宝典。

  主持人:这个就涉及到语文教育的问题,稍微有点偏了,我们私下里可以再讨论。我们的诉求可以提交给博物馆其他教育部门解决,另外我们大家可以合在一起解决面临什么样的困难。

  家长:有这么多困难,但是我还看到很多希望,我的孩子也参加了朋朋哥的讲解。今天很多人也是很关心这里的投入,大家有没有这样的平台,你刚才说有一个四月公益,给我们介绍一下,很多人很愿意参与进来,虽然国家有很多问题,有这么多人参与进来以后慢慢就有一个平台更好。

  张鹏:我为什么当时要建立一个组织,因为我发现一个小的问题,我发现博物馆的信息都是单向的,他有什么展览,他有什么讲座,网站一挂,就公布出去了,他不在乎来多少人,来的是什么人。我只是把这个展览做好,你来看是你的事。所以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中间没有一个东西能够跟他对话。如果民间建立起很多这种组织:博物馆爱好者的团队也好、公益组织也好,就有一定的力量去自己设计活动,把资源用起来,跟博物馆产生对话。我当时做四月公益的初衷就这么一点,我希望把这些爱好者的力量,喜欢和关注博物馆的力量组织起来能够和大家有互动,我可以自发组织博物馆的参观。到现在为止,快三年了,现在有不同的几个项目,其中有几个项目是中国青少年基金会文博橱窗基金,博物馆资源是集中在大城市,我来北京之前,一直在陕西底下一个县城省重点读书,没有几个学校能够把历史文化放到教学里去,所以我希望能够给他们捐献文博橱窗,把全国博物馆支援者组织起来做一个大的海报,让这些孩子在闲暇之余,在课间的时候看到博物馆。

  还有组织大家去博物馆参观,有一个四月公益儿童团去参观,还有四月公益的沙龙,给年轻人讲一些东西,长城到底有多长,什么是真正的考古,有些人对考古有不同的认识。我一直有心讲一个课题,请我们组织里一个会员让他吐槽一下甄嬛传。还有讲世界通史,这个快讲完了。8月份想开一个暑期特别课程,和国家动物博物馆张博士,我讲文物,他讲动物。我们在选的时候一定是选孩子们能感兴趣的话题来讲,不是今天就讲青铜器里的动物造型,比如说博物馆通票也组织了博物馆参考团,也有一些组织私下组织一些博物馆,今天这个活动也是关注到博物馆,只是现在组织的力量少、小,如果大家有这样的妈妈团或者是家长团团体,也可以自发组织,虽然博物馆的信息是单向的,我们可以跟他呼应起来,这也是从观众的角度能够做的。因此四月公益做的就是这个事情,现在大概有一千多会员。

  观众:几位老师好,我叫李鹏,我的工作是专门服务于志愿者,志愿者服务中心是做对接平台,一边是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员工,另外一边是广大的NGO组织,我们做对接。说一个小小的案例,在上个月有一批河南艾滋病村的孩子六七十人到北京做一个关怀,北大也尝试了,清华[微博]也尝试了,强生一家公司志愿者帮助我们选来选去,本来先去北大然后再看首博,清华进很困难,我们就直接进了科技馆互动,让这些企业志愿者互动。我发现一个小问题,因为企业有他们的专长,他们自己跟孩子交流过程当中出现了不知道怎么讲、不知道怎么互动的问题,今天这个博物馆教育问题还有一部分的群体是特殊的儿童,特殊人群的教育,他们不仅是教育,还有精神方面和关怀方面的沟通。我们这个组织在北京上海都有企业志愿者联盟,而且我们未来目标也是发展专业志愿者团队,可能的话很希望跟您合作。

  张鹏:艾滋病孩子我讲了两年,今年还是我讲的,我带他们去的故宫。

  主持人:还有没有博物馆面临的困难或者是问题?

  张鹏:我插一句,现在一讲到博物馆的志愿者,不要给志愿者们太高的标准,中国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一提到志愿者,首先脑子里的形象就是穿着短裤,衣衫褴褛在哪个山区呆着。我遇到过一个非常志愿者的大姐,从事志愿者几十年了,原来是一个很知名的记者。我们一起开会她帮一个朋友写论文,朋友说我给你稿费吧,她说我不要稿费,说我送你一个手机吧,她自己参加任何活动从来不敢拿出来。所以中国对志愿者要求很高。我在展厅经常带孩子,有跟我关系很要好的志愿者老师把我叫到一边很认真的谈,你是不是在收费,怎么那么多孩子都找你。志愿首先是快乐,这个人高兴才会做这件事情,另外不要给他太高的标准或者是太高的认识,志愿者也会犯错,所以有很多不一样声音的误解在里面。至于您讲到希望博物馆更多关注特殊儿童,我一贯的观点什么事情需要一个阶段,正常儿童这部分的关注还没有成熟的时候,到那一步很困难,所以有时候也不要给博物馆太多太大的压力,觉得很多东西都是博物馆的责任,因为需要一个阶段,它现在连讲解内容还没有分层次的时候,我怎么样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受益?说的再根本一点,就是中国缺少参观博物馆的传统,中国人缺少参观博物馆的传统,传统的培养不是一代人能够建立起来,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建立起来这个传统。在大家比较国外博物馆做的好的时候,国外博物馆做的丰富多彩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到现在的观众没有到那个水平,博物馆可能建设的很好,但是参观的这部分人没有到那个水平的时候,你很难要求他们去达到那个阶段,这是我的想法。

  主持人:我们面对困难的时候我们除了抱怨还可以自救。接下来进入第三个问题,专业、有趣、多元的文教服务,究竟应该由谁来提供?如何推动官办博物馆的改革,又如何向民间组织购买服务?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