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收礼心中有愧仍会坚持操守

2013年09月06日08:34  沈阳晚报 微博   

  小许(化名),曾是沈河区某重点中学教师,后辞职陪老公创业。虽然已经不再从事教师行业,但接受采访时,她仍然坚持要记者别透露她的真实姓名,“收礼送礼这事太敏感,我说的只代表个人观点。”她一再强调。

    2001年从东北师大[微博]毕业后,小许通过招聘考试,顺利在沈阳找到一份工作。正式入职不久就是教师节,小许发现从那时起就有家长[微博]送礼物,也有班级集体给老师买花,但她还是学生心态,不好意思收礼。“入职第一年,我接受的唯一的一份礼物是张50元的手机充值卡,因为那时经常给一个学生单独讲题,有时候周末或者晚间也跟他电话交流,家长特别感激。”

  工作两三年后,小许说自己的心态有些“变化”,“既然对学生额外付出许多心血,家长偶尔意思一下,也是自己价值的体现。”但是,她还是坚持着自己的原则,“我不会因为某个学生家长没跟我‘意思’,就对孩子不好,这是职业操守,是品行问题。当然,如果家长送了礼物,我对孩子或多或少会照顾一些。”

  后来,她当了班主任,加上社会生活水平越来越好,逢年过节给她送礼的家长就更多了,“我记得那时候开始流行送卡,超市的,商场的,或者各种品牌的代金券。”不过,小许的心态又有了变化,每次家长硬塞礼物给她,心中就会有一种负罪感,“好像是有愧,又好像做了亏心事。”有一年,小许班里有个家境好的学生很淘气,家长也不怎么管,她给家长打电话,很想说几句重话,告诉他教育孩子不能都推给老师,但话到嘴边,想起过年时这位家长送了张千元购物卡,又把话咽回去了。“拿人家手短,那时我真的感觉很屈辱。”

  “老师收礼这个事,真的不好说。”小许说,“拿我来说吧,有时候利用下班时间给学生讲题,家长心里特别感激,就会想方设法表示一下,这时真的不好拒绝,怕伤了家长面子,另一方面心里也觉得这是正当回报。当然,特别昂贵的礼物一定不收,不光我,估计大部分老师都不会收。因为礼物太贵重,收礼的人压力就很大,作为教师,根本无法给孩子相应的回报。”

  大多数家长在“送礼”这个问题上纠结的原因是担心:如果不给老师送礼,老师还会喜欢自己的孩子吗?对此小许很坚定地表示:任何一位老师,都喜欢好学生,这种喜欢是单纯的,与其他东西无关。好学生不光要学习好,也要有一个好性格。当然不送礼,老师也绝不会做出对孩子成长不利的事情,这是职业道德,也是最基本的良知和底线。所以家长与其花心思送礼,不如花心思给孩子培养一个正面阳光的性格和习惯。

  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 魏雯

  原标题 [老师:收礼心中有愧 仍会坚持操守]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