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沙龙:你所不知道的以色列教育(3)

2013年09月10日16:52  新浪教育 微博   

  面对文化冲击时,我总结了自己的一个适应方法。如果你害怕做不同的事情,害怕改变自己的生活,你永远成为不了最好的自己。“Be clever,not only smart!(做一个有变通性的人,而不仅是聪明的)”。聪明只代表你接受了很多教育,掌握很多知识,有很强的能力。我自己觉得中国人比以色列人聪明,你们的知识太丰富!但是如果把以色列人放在不同的环境,他会尽力调整自己适应环境。由你来掌控周边,而不是制度来束缚你。所以“Clever”指的是变通能力,不怕失败。我知道一个成语,“失败乃成功之母”,色列人把失败当做进步的一种方式。在通向成功的路上,如果遇到麻烦,可以转个弯,换一种办法达到成功。我的父母和老师向我传授了这个方法,我自己也在实践中总结出这个方法。

  最后我的总结是,以色列教育的秘密是发展自信,Believe yourself,你可以达成你自己的目标。我想说我要成为以色列总理,因为我相信Ambition(野心)使人进步,在中国毛泽东的成语是“谦虚使人进步”,说的也对,我也相信这个,但是以色列的教育说的是,Ambition(野心)也可以使人进步。我们都有野心,有时候你悄悄藏在心里,有时候你告诉所有人。我们相信如果你告诉别人你的野心,这也会成为一个事实,这是一个有危险的事情。不管是中国文化,还是犹太文化,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所以要坚持家庭的稳定性,维持好你和父母之间的关系,这是最重要的。最后一个,Don’t be afraid to be different!就是别害怕成为不同的人,你是自己的标准,达到你自己能达到的最高水平!

  谢谢大家。

  主持人:

  非常感谢佑思一个多小时的分享,我在后面听的还是有点战战兢兢,因为跟佑思联系之前我们碰了三次,因为这是沙龙第一次请了一个国际人士来讲,我对他的汉语水平还是有点担心的。但是他今天给我很多惊喜,我提议大家再一次给他掌声。我觉得他真的可能是未来第一个会说中文的以色列总理。

  我们看到了一个以色列儿子教育的结果,其实还有一个教育的原因,就是刚才佑思讲到他的家庭教育,佑思的父亲今天也来到了现场,我们也可以听听佑思的父亲怎么看待以色列教育,他怎么看待以色列家庭教育。我介绍一下这位老先生,他是以色列空军F-16战机的驾驶员、特技飞行队的队员,现在他是以色列在中国最大的一家投资公司的总裁。刚才老先生开车的时候不太熟练,但是佑思跟我说,没问题,我父亲驾驶飞机可以。有请高哲铭先生。

  高哲铭:

  很抱歉,我不像我儿子,我不能说中文。通常儿子要比他的父母更优秀。佑思说了很多关于提问题的重要性,现在我不是来讨论教育,因为我的儿子已经获得了很好的成功。我更希望回答你们的提问,这有两个好处,第一个是我要知道佑思的演讲到底有没有对你们产生作用。第二个就是我们能根据你们真正感兴趣的东西,让这个美好的下午更加有教育意义。

  听众:

  请问您的教育有没有您自己个性的特点?以色列女性教育是什么样的?跟男性教育有什么差别?

  高哲铭:

  很好的问题。佑思是我四个孩子当中的长子。

  高佑思:

  我是他的老大。

  高哲铭:

  他还有一个弟弟和两个妹妹,教儿子和教女儿确实是非常不同的事情,我先回答第二个问题。作为一个父亲,你更能了解自己儿子的想法,像每一个家庭一样,你更能理解儿子想什么,更倾向于保护你自己的女儿。在宗教行强的家庭和不太宗教化的家庭是有一定区别的,对于非宗教化的家庭,我们更强调让小孩暴露在不同环境里面,让他从不同角度,在不同环境下思考成长。我们不仅要求小孩提不同的问题,同时我们要求小孩子提供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思维,我们并不要求一个确切的答案,世界不只是黑与白的,我们并不追求最恰当、最确切的答案,更多的是让小孩会思考,用自己的脑子解决问题。

  很重要的另外一点是沟通的问题,要让你们的沟通,让你们的对话更开放,而不是局限在某一个特定的话题,之所以我们讲不要只追求对和错,因为这会让你们沟通变得很窄,你要想开拓你们沟通的话题,开拓小孩的思维和视野,你就让问题不仅局限在对与错,而让他们提“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这样的问题。从长远看,你要做到一个平衡,去根据小孩的行为来衡量,有些时候属于你强迫他们做某些事情的话,你们将来沟通变得很窄,虽然你给他一个具体答案,强迫他做某些事,但是这样长远来看会影响小孩的思考能力。

  很重要的一点,特别是提示中国这种独生子女的家庭,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哪怕是同一个家庭,同一个父母生出来的孩子,像我有四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即便是同样的教育环境、教育系统,依然会让孩子不同,所以小孩的特性来源于他们自己,所以我们不要把别人孩子成功案例直接套到自己孩子身上,因为这个根据小孩的天性、根据他后天的各种原因,这样是很不公平的,因为每个小孩都是不同的。对于如何指导自己的孩子,要尽量让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如果不行,我们也要从自己身边找到更好的榜样来教育自己的孩子。

  听众:

  您好高先生,我想问的问题是这样,我想了解一下在以色列家庭当中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像您这样的成功人士,比如说我们对孩子的期望是什么?和中国有什么样的不同?

  高哲铭:

  犹太或者是以色列教育父子关系有两个比较特殊的点,第一个是部队,我们刚才提到这边的小孩在高中毕业以后都必须参加部队服役,通过状况下父亲跟儿子基本上是一个部队,因为他们会有一定的传统。所以,这个让父亲和儿子的关系更近,因为他们相当于是有过非常相似的人生经历和人生体验。第二个是宗教,包括成人礼,在成人礼的过程中父亲和儿子要有很好的沟通,在这种方式下父亲可以把自己的人生经历传递给自己的儿子。

  我看到的中国的亲子关系,很重要一点是中国的父亲对自己的孩子有非常高的期望值,包括家长[微博]在孩子身上投入很高的经费花销,所以他们也希望在孩子大长之后能把这笔钱挣回来,包括从钱的方面,也从后面方方面面来讲,中国家长对孩子有非常高的期望值。相比之下,以色列教育在这方面期望相对是比较低的,虽然孩子长大也有一定可能性支持家里,但是更多的家长关注的是孩子的自我成就、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主持人:

  谢谢高先生,我刚才听到最后心里一颤,他用了以色列的思维诠释了中国人经常说的望子成龙真正的含义,就是要把这个钱挣回来。

  我们下面一个环节是很特别的,我们为了这场讲座还是挺费心思,想找一个在以色列的中国人,所以我们就找啊找啊找,真找了一位,这位女士是姓董,叫董冰卉,她原来是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一个编导,十年之前跟他丈夫一起定居以色列,现在在以色列长期定居。他丈夫是以色列人,有两个孩子,一个男孩、一个女孩。我以前对她做了一个采访,根据她的采访内容做一个视频,大家听一听。这个环节就是一个中国人在以色列,体会以色列的教育,而且她有中国的背景,她眼中的以色列教育和中国教育是什么样的。

  董冰卉:    

  HI, 沙龙现场的朋友们,大家好!

  我是董冰卉,一个全职妈妈。曾在央视东方时空工作过,后来从事环保工作,04年随丈夫到以色列,在这边定居快10年了。

  我有两个孩子,女儿7岁,儿子4岁半。之前我曾犹豫过是否要回国发展,毕竟自己所有的社会资源都在国内。但这两年回国陆续听到国内朋友对教育的抱怨,这最终促使我下定决心为了孩子的教育留在以色列。如果说空气污染影响到的可能是健康的话,糟糕的教育则一定会影响孩子的成长,这一点是我最不能接受的。跟国内的朋友聊,觉得现在的教育比我们小时候还要糟,急功近利,把孩子都变成了学习机器。我认为孩子成长过程中,创造力和想象力是最重要的,这是他们未来立足社会的根本,我不想让孩子们的这些宝贵品质给糟糕的学校教育抹杀。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