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下旬,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调查发布了一项调查数据,显示三成大学本科生与任课教师一年无联系。信息时报记者就此话题采访了50名本地高校的本科生,近半受访学生称一年内师生课外接触几乎为零。“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与师生比例失调成为师生交流过少都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过,也有部分本地高校在本科教学中推行导师制,试图改善这种状况。
调查:师生课外联系少
据悉,共有4441名在校大学生参与此项麦克思公司的调查。调查显示三成本科生一整年与教师无课外联系。参与调查者中只有一半通过面对面的方式与老师互动,另有19%的本科生通过QQ、微博等时下流行的网络社交工具与任课教师联系。
那么本地大学生的情况如何呢?记者采访了50名来自广东各大高校的本科生,有23名受访者表示在课后时间几乎不会与老师有私下接触,只有10名受访者表示会常与老师联系。
9月下旬,《中山大学[微博]逸仙时报》上则有以下报道:“虽然任课老师设置的答疑时间为师生的交流提供了机会,但很多时候教师办公室依旧门可罗雀。而通过对周边同学的采访得知,大多情况下同学们与老师交流的都是学科问题,极少数同学会与任课老师沟通思想、交流生活。”
学生:老师下课就走,常不在办公室
受访学生反映,据他们所知,“老师很忙”是与其课外零接触的原因之一,同时随着高校大举扩招,师生比例失调更是拉远了师生距离。就读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系的大二学生云靖雅觉得与高中相比,大学老师的亲切感少了。“一周和任课老师只见面一次,老师上完课就匆匆地离开,老师也常不在办公室,难有机会与他们深入交流。”
广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一名姓许的同学认为,现在大学对教师的考核更偏重于科研成果,老师对学生的关注自然就会减少。他举例说,自己的一位老师利用业余时间指导同学们参与学科竞赛,最后还获了奖,但也导致这位老师的科研成果没能完成。
另一方面,跨系、跨学科授课也给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造成一定障碍。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新闻系的晓丹告诉记者,她是传媒学部学生,她去年上新闻评论课,老师来自管理学部。“有一次,我想找这个老师请教难题。我不知道管理学部教师办公室在哪里,好不容易找到了办公室,还是找不到老师。”晓丹称,她的同学大[微博]多不知道任课老师的办公室在哪里。“平时只能给老师打电话请教,但很难把问题说清楚。”
教师:主要责任在教师,望师生共同主动
记者就以上问题咨询了部分高校教师的意见。华南农业大学本科教学督导委员会副主任、本科教学督导组组长林立远已在华农任教数十年。他认为当今师生课外接触少,主要责任在教师身上。他指出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是造成此现象的一大原因。忙论文、评职称已经成了老师们无形的“指挥棒”,无暇顾及学生。“老师不仅在课堂上,还应在课外多接触学生,能及时为学生解答问题,担负起教书育人的责任。”
他回忆说,在他最初任教的1960年代,教师吃在学生饭堂,住在学生宿舍,与学生的关系比较近,学校也要求教师多跟学生接触。现在学校并没有硬性规定老师和学生接触的次数,特别在扩招后,师生之间的密切联系的确变疏了。“扩招以后,老师普遍不认得学生了,每年学校招收9000多个新生,一个辅导员就带300~500个学生,老师哪有时间去认真教学、个别辅导?很多老师住在校外,一上完课马上开车回家,忙家里的事情。”
中山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屈琼斐表示,麦克思调查的是部分高校,不是全部高校,不能说明全部高校都存在这一问题。她认为,不少985高校都有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传统,但近年一些新办的本科高校更可能出现老师和学生缺乏交流的情况,“这并不单纯是学校管理的问题。”她认为,过去学生总是持着“老师要我学”的心态。这种心态要改正,要主动向老师提问。
试验:本科生也推“导师制”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广东少数高校也在本科学生中实行导师制,以保证老师和学生的课外交流。据记者从中山大学中文系了解,该系从1986年至今,一直在本科生中推行导师制,导师定期与其负责的学生交流课程、学术和写作心得。在中大管理学院,院方通报的调查显示硕士生与导师之间的交流频率与导师带研究生的数量密切相关,因此该学院从去年起把导师制推广到本科生,一个导师只带8~10人的导师小组,保证每个月至少有一次师生交流活动。
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同样试行了本科生导师制。至上学期,该校共聘有本科生导师532名。不过,该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透露,扩招造成该校经贸、管理、信息等学院师生比例过低,有些导师要负责六七十个学生,若想对每一个学生都进行个性化指导,会比较困难。他建议,各学院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可以分批组织师生进行交流。
信息时报记者 邝凝丹
通讯员 林丹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