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有的人一年换六次工作,这次是为了高薪,下次为了良好的工作环境,第三次是为了一个高职位,这些注重外部因素的选择往往走不远。
不要被一些模糊的期望主导自己的选择。
现在的大学生可以在学习之余通过兼职或者跟有经验的人交流来了解感兴趣的行业,更清晰地认识自己。而提前“试错”,显然有助于你尽早踏实下来,坚定自己的职业道路。
在商场里,你会为买蓝色还是红色衣服而纠结,放在职场中,蓝衣服可能就是工作A,而红衣服就成了工作B,选择的纠结还在。
工作A,稳定、离家近,但薪水一般,按部就班的日子没有激情没有挑战性。工作B,薪水高,职位也高,但人际关系复杂,工作时间不规律,无法兼顾家庭。
于是,你开始犹豫、焦虑,甚至直接放弃那个机会。恐惧选择,无非就是害怕失败,不愿承担选错的后果。
心理专家谭洪岗认为,每一份工作都有很多“但是”,选择困难正是因为“但是”都差不多,不能一下子作出取舍。在这个时候,比较各选项之间优势劣势的常规方法,很难帮你作出最后的决定。
她建议,不妨试试价值观排序法。就像诗人裴多菲对自由、爱情和生命的排序一样,把你认为最重要的事排个序,每一次好的选择都是为了靠近它,而不是与之渐行渐远。
面对选择,我们只是缺一点点勇气
要换部门的事,侯倩已经考虑有段日子了。
侯倩所在的部门负责公司的核心业务,几年过去了,不仅同事名单没有变化,连工作都没有一点调整。她是骨干,领导也心知肚明,无奈僧多粥少,只好一直原地踏步。
侯倩受不了的是,在粥的配额增加以前,她需要一直保持“抢粥”的姿态,不然,一个不小心就被人挤出局了。
所以,当某个职能部门的老大发出善意的邀约时,侯倩心动了。
如果早两年,侯倩是绝不会考虑的,现在,她正在努力想要说服自己。
首先,老公含蓄地表达了反对意见,只说“如果你愿意”。侯倩觉得,行业不同,不足与谋。于是,她约了一位关系好的同行吃饭,对方立场清晰地支持她:“看开点儿吧,累死累活干到什么时候啊?这地方就挺好,去!”
她还是定不下来,给闺蜜打电话,得到的是另一番反对的理由:去干琐碎的事务性工作就意味着丢掉立身之本,再想回去可就难了。再说了,你干核心业务,跳槽去别的地方也会有竞争力;你要是去做行政,可就要在这里待到退休了!
侯倩觉得,所谓深思熟虑不过是煎熬的另一种说法。每个理由后面都有不确定性,这让侯倩害怕,没准儿哪个“不确定”就有致命的伤害。天平的两端上上下下,哪一方都没有压倒性的优势。
最后,侯倩决定不再优柔寡断。她跟老公说:“你定吧。你让我去,我就去。你说不行,就算了。”
“害怕选择、逃避后果,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现。”谭洪岗表示,人生要自己当老板,要注意听别人的意见,但不能让别人替你作决定,因为选择的任何后果全都由你自己承担。
刘娜找男朋友的时候,很多已婚的同事热心地给她提供建议。一个说,一定要找个有房子的;另一个说,将来一定不能跟公婆同住。等她结婚以后才发现,那个强调要有房子的是因为早年吃过没房的苦,那个提醒她不能跟公婆同住的,是因为婆媳关系很糟糕。
“别人往往是从自己的现实处境出发,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认识提供建议,并不一定适合你。”刘娜说,你的优势领域在哪里,能力结构如何,是注重细节还是关注整体,没有谁比你自己更清楚,而这些才是支撑你作决定的重要因素。
“有时候,面对选择,我们只是缺一点点勇气罢了。”谭洪岗说。
每次选择都要离你的目标更近一些
张文动了“要走”的心思,正处于焦虑期。
这个小心思,他还没有知会父母,可以想见,他们一定会反对的。一个理由足矣:出去太不稳定了。
大学毕业时,张文奔波于规模各异的招聘会,一次次修改简历,惴惴不安地回答无数问题,然后就在忐忑中等待每一次宣判。这种滋味太不好受,他跟父母意见一致,稳定的单位才是首选,哪怕薪水低些也可以接受。
可现在,当张文在体制内工作了6年之后,他觉得,自己再“稳”下去,就要发霉了。
在这里,一切都要按着既定模式来。不管是打印文件还是部门间的沟通协调,都要按“规矩”来:会签的部门、文档上下的留白、用词格式都要按模板来;办事时先找谁后找谁、怎么说,都得搞明白。任何试图跳出框框的行为都会被视为破坏规矩的恣意妄为。一旦你被打上“不靠谱”的标签,也就彻底处于领导的视野范围之外了。
当然,即便很靠谱,升职提拔也要论资排辈,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
向他伸出橄榄枝的是一家私营企业,老板很有想法,也很好交流。他开出了优厚的薪水,还提供一个主管职位。张文心动,也犹豫:重回体制比走出体制要难得多,谁能保证这家公司一直效益良好、发展顺利?
“决策时犹豫,是因为看不准哪条路更好。”谭洪岗说,工作的稳定性、薪水、上下级关系、职位、工作环境、企业发展前景等,都是附着在工作机会上的外部因素,但你不可能得到所有好的方面。
在谭洪岗看来,当事人“想要什么”才应该是最终的决定因素。比如,十年八年后,你想要什么样的工作,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在明确方向的前提下,每一次的新选择都是这条主线上的一环,能够让你距离这个目标更近一些。
比如,不同的职业方向或许会影响你的选择频率。如果想成为管理者,你需要熟悉人力资源、财务、销售等各个环节,那么,与成为某个领域的专业人士相比,你的选择频率显然要更高些。
谭洪岗说,有的人一年换六次工作,这次是为了高薪,下次为了良好的工作环境,第三次是为了一个高职位,这些注重外部因素的选择往往走不远。
走错路也没什么大不了
谭洪岗认为,每个人在选择职业道路时,都应该做到知己知彼。
在毕业10年的同学聚会上,刘俊已经拥有了自己的软件公司。但他本科读的是博物馆专业,只是从一节公共课开始辅修计算机专业。
毕业找工作的时候,这两个专业的“古怪”组合让好多公司对他侧目,“都觉得我两边不靠,学艺不精”。尤其是那些心仪的软件公司,刘俊每被拒绝一次,就自我怀疑一次。当接到一家小软件公司的通知时,刘俊最初的热情几乎丧失殆尽,而一家知名博物馆的录用信更让他犹豫不决。
现在看来,对博物馆说“不”,是正确的选择,但在那个时候,刘俊整整4天都没睡好觉,满脑子的“如果”。他最后的决心源于一句话:有了兴趣,什么都会有的。
“如果能放下害怕选错、失败的顾虑,选择时就会好很多。”谭洪岗说,没有什么选择是十万火急的,只要对自己有了解、有认识,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哪怕路上有风霜雨雪也能坚持。
她讲了一个例子。一个父母都是农民的孩子,读完大学,首先明确的是“不想回去种地”。然后,他觉得自己的性格自由散漫,没有螺丝钉精神,不适合进机关当公务员[微博]。否定了这两条路之后,他留在高校任教。但是,受经济所困,他又辞职去经商,一年左右的时间,在一笔赔钱的买卖之后,他又回到了高校,潜心学术事业,现在已经是学界非常知名的学者。
谭洪岗认为,每个人的选择都可能会错,走错路、绕弯路,这都没什么大不了的,“试了错才能踏实下来”。
如果从填报志愿开始算起,第一个选择可能就会决定你的职业领域。现在来看,很多人大[微博]学时的专业并不是志趣所在,当他沿着惯性走下去,可能工作了三五年之后才能有一点儿头绪,真正找到自己热爱的工作时,已经三四十岁了。
“一些大学没有开设职业规划课。”谭洪岗说,其实只需要一个简单的测评,你就能发现自己到底是喜欢跟数字打交道,还是爱摆弄机械工具。如果自身的志趣与专业领域结合得好,那就会大大缩短磨合的时间。
“不要被一些模糊的期望主导自己的选择。”她说,喜欢唱歌和成为歌手是两回事。
她建议,现在的大学生可以在学习之余通过兼职或者跟有经验的人交流来了解感兴趣的行业,更清晰地认识自己。而提前“试错”,显然有助于你尽早踏实下来,坚定自己的职业道路。(记者 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