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微博]化学总复习是初中化学教学的“收官之战”,决定着学生中考的成败,因此,如何实施有效复习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老师们在复习过程中,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立足课本,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精心选择课堂学习内容,构建知识脉络,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关注生活,注重积累,厚积薄发。具体做法如下。
一、夯实基础,建构知识网络
由于中考化学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分值约占70%。因此,无论是第一轮的分章复习还是第二轮的切块复习,都侧重抓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复习。掌握基本技能除了抓好基本实验技能和计算技能外,更要抓好化学用语的使用技能。教学时总是重视化学用语的书写,加强对常见元素符号、常见分子、原子、离子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简单配平等知识的过关检查。
抓基本方法就是抓科学思维方法和解题方法。学生解题时暴露出来的审题不清、思维混乱就是由于其科学思维方法、学习方法的不足所致。在复习课上总是精选题目,借“题”发挥,多方启发,要求学生举一反三,做一小题进一大步。教学时还侧重帮助学生建构元素与化合物、不同物质间的知识网络,帮助学生把原有的知识回忆、深化、提高,引导学生对学过的基础知识进行整理,把相互联系的概念、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实验等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
二、突出探究,强调实验设计
化学实验设计是实验的难点。化学实验设计就是根据给予的要求,运用有关化学知识和技能,确定科学的实验方案,解决问题的过程。设计实验方案一般遵循以下规律:根据反应原理选择实验试剂、根据反应产物确定实验步骤、根据实验步骤和条件选择仪器。如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有什么?许多学生考虑不全面,认为是氢氧化钠。其实反应物可能过量,即碳酸钠过量或氢氧化钙过量,这样还有两组答案即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是其中一种过量,还是两者恰好完全反应?选择合适的试剂进行探究,同时写出实验的步骤、现象、结论。实验设计、评价、探究和创新,它能比较好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养,更能比较好地反映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解决这类问题要从实验目的或要求或需要入手,通常运用整体思维的法,把条件和要求联系起来,顺藤摸瓜,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在教学过程中还重视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法,尽可能让学生自己能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搜集证据—解释与归纳—反思与评价—表达交流。学生在学习中发挥自主意识和问题意识,学会探究的一般方法,积极参与探究过程、乐于动手、仔细观察、勤于思考,就能对实验题应付自如了。
三、理清思路,提高计算能力
在九年级化学新课程对计算要求不太高的形势下,将计算与实验相结合,侧重考查对实验的误差进行分析的计算,也可以是对实验结果成分的纯度进行分析的计算。解决这类题首先要对整个过程进行详细的阅读,弄清试题的思路,有的还要弄清楚实验装置、图表、图像、对实验数据的分析等。然后,要求学生用心进行计算,并对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处理,以提高正确率。
四、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生活
现代社会不需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需要的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社会可用之才。生活处处有化学,化学就在们身边。化学学科与社会、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复习时,总是把化学知识融入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中,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关注新科技知识,关注环境保护等热点问题,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要求学生,要特别留意中考之前所发生的热点新闻中的“化学元素”,特别是与本省、本市有关的新闻更要留意,因为这些都有可能作为试题的情境,如青奥会、世界环境日、环境污染、水日,无烟日、爆炸、新能源、新材料、食品安全、生产安全、交通安全等。对这些新闻,总是先搜集汇总,然后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视角分析、思考、评价。另外,要求学生留意身边的化学,譬如,关注家中的生活用品,因为油盐酱醋、含氟牙膏、各种文具,都同样蕴涵着丰富的化学信息,有可能成为试题的素材。
五、及时纠错,弥补知识缺陷
有些学生没有掌握学习的技巧和方法,遇到自己做错的问题,只追求答案的准确性,忽视失误的分析、改正和巩固。针对这种现象,让学生每人备一本错题集,将出错题目从试卷上摘抄下来,标注这条题考查哪些知识点以及错误的原因。要求学生每隔一段时间,就拿出来进行温习,通过这样的日积月累,减少甚至消灭重复失误。另外,还要求学生科学地安排复习时间,正确处理好课本、课程标准、练习题、模拟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夯实基础,想方设法提高对知识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来源:家长[微博]帮资讯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