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酷的教养课:孩子留学父母别做甩手掌柜

2016年02月24日11:25   教育专栏  作者:远方  

  震惊世界的中国留学[微博]生凌虐案本周终于宣判,三名青涩的孩子在文化差异和陌生的环境中迷失自己,一念之差铸成大错。这桩令人痛心遗憾的案子看似是给留学生的教训,但事实上却是给留学生父母上了一堂生动却残酷的教养课。送孩子留学绝不等于父母可以做甩手掌柜,这个有关孩子一生的决定实在更需要谨慎的考量。

  2月17日,小留学生凌虐案正式宣判。

  新闻报道:“震惊中美的小留学生欺凌案三名被告翟云瑶、杨雨涵、章鑫磊17日上午正式宣判,分别获刑6年至13年不等,花季年华将在狱中度过。三人服满刑期后会被驱逐出美国。被告的家长[微博]和代理律师们都表示此案是一场令人心痛的悲剧,三名青涩的孩子在文化差异和陌生的环境中迷失自己,一念之差铸成大错。”

  我一直在关注这个案件,尽管这几个小留学生犯罪手段残忍,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可是案件发生时他们都刚刚满十八岁,还是中学生,在家长的眼里,他们还是孩子。他们做出凌辱虐待同胞的可耻行为,落得这样可悲可叹的结局,归根到底,不能不说,养不教,皆为父母之过。

  这些年,留学越来越低龄化,送孩子读美高已成风尚。让孩子脱离国内的应试教育,尽早适应国外的语言文化环境,将来顺利进入国外大学,能够学有所成,这样的父母之心谁都能理解。可是父母的良苦用心、经济上的巨大付出,最终是不是都能如愿以偿?

  这个小留学生欺凌案告诉人们,做父母的有对孩子的美好期望,有负担得起昂贵留学费用的经济能力,不等于就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出国读高中的孩子大多十四、五岁,正是青春叛逆期。即使是生活在身旁还会常常令父母头疼,那么远在万里之外,家长如何能保证孩子走在正轨上?所以,送未成年的子女留学对于做父母的来说确实是一件冒险之举。

  作为父母,应该为留学做哪些准备呢?有些事比帮助孩子补习外语、参加考试、寻找学校、备足学费,更加重要。

  首先,你要真正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和成熟度,看是否适合在未成年时就在完全陌生的语言文化环境中独立生活。如果孩子依赖性强、性格过于内向、胆小,那么可以考虑选择在孩子个性更成熟、更自立后再出国。

  如果做父母的有让孩子高中留学的意愿,那么就要在孩子素质、个性和生活能力的培养上及早开始,甚至要早于学英语、上补习班。

  哪些基本素质是小留学生必备的呢?我想至少有下面这两条:

  第一,端正的三观,能分辨基本的是非对错。

  善良、正直、诚实,这些品质全球通用,有了这些品质,孩子就不会去作恶,也不会盲从起哄跟着成为犯罪的帮凶。对留学生犯罪现象,很多媒体和专家的意见是,“留学生应该认识到中美文化和社会制度的不同,主动学习了解当地的法律规则和文化习俗。”

  对此我真心不认同,如果只是为了避免美国法律的惩罚而对即将出国留学的孩子进行行为教育,这无疑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策略。美国的法律多如牛毛,今天避免了这一条,难保明天不触犯另一条。说到底,还是要培养孩子怎样“做人”。

  第二,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

  没有父母在身边日日耳提面命的“唠叨”,孩子依然能遵守正常的作息时间,不会无节制地上网或玩游戏。在面对物质消费的攀比甚至是毒品的诱惑下能够把持住自己。

  低龄留学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而是家长与孩子“并肩作战”的teamwork。不是把孩子送出国就万事大吉了,家长必须参与到其中,全程陪伴。

  父母要先做足功课,出国是个影响孩子一生的决定,每迈出一步都要格外慎重。不能找借口,图省力,或是图省钱。

  在小留学生欺凌案中,其中的那个男生的父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送孩子到美国读高中时,自己当时对美国的了解“完全是一张白纸”。“我不懂英语,没在美国长待过,只是听说那里挺好,”章父说,当时为孩子选学校等事都是交给中介代办,“我还是过去这9、10个月(孩子被抓起来后)到美国与他的同学聊天后,才真正知道他在那里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这名父亲后来了解到,孩子所上高中里“八九成是中国学生”,原本“让孩子到美国读书镀层金,至少学好英语”的愿望难以实现。“一个班几乎全是中国学生,英语都不好,连个带头的人都没有。”

  盲目地把孩子送到这样一所学校,最后落得这样的结果,这是多么痛的教训!

  父母要与孩子建立亲密互信的亲子关系。

  在这样的关系里孩子信任父母,把父母当作自己的港湾和后盾,在遇到困难问题时会第一时间与父母沟通,让父母及时了解情况。如果没有这种关系,缺乏有效的沟通,孩子远在国外,脱离父母的掌控,父母难以了解真实的情况,等到出现问题时,他们的反应往往是难以置信和束手无策。

  父母要对美国的教育、社会环境有充分的了解。

  美国社会不是理想社会,美国的教育有先进的一面,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每年新闻里都会出现多次的校园枪击案,还有高中里,包括知名私立高中也不能幸免的吸毒现象,还有程度不同的种族歧视问题等等。小留学生大多住在寄宿家庭里,即使父母付出了昂贵的费用,即使寄宿家庭主人签了字做孩子的监护人,留学生家长也不要幻想别人会替你承担监管教育孩子的义务。

  小留学生案中的那位父亲说,孩子在美国读书的两年多里,他和妻子只去看过他一次。“多数父母还是为供孩子读书在国内拼搏,因为经济能力、语言问题等,真正有条件陪读的不多……寄宿家庭主要提供食宿,孩子因为语言问题等也不跟他们交流,家庭教育实际上是没有的。”

  据了解,在加州有一些这样的所谓私立高中,都是以招收中国学生维持的,还有下游产业链跟进,每个月光是寄宿家庭就要收2500美元。有些华人搞个出租房,名义上是host family(接待家庭),实际上根本就是单纯出租,六、七个小留学生住进去,没有任何管束,只管吃饭和接送。

  在美国,学校里每年都有家长会,很多时候是家长和老师一对一面谈,家长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孩子的情况,另外学校里还有很多家长参与的义工活动,这些都是家长了解学校和孩子的好机会。而留学生家长很难参与这些活动,要了解孩子真实的学校生活就成了一大挑战。

  父母要替孩子在金钱上把好关。

  这个案件的一篇报道中有这样一段话:章父口中的“苦”,包括物质生活,如“吃得没有国内好,生活开销比较高”等。“父母给的生活费毕竟有限,这么小的孩子又多数不会理财,月初很快把钱花光,月底不敢开口跟父母要钱……这导致有的女孩子找好几个男朋友,引发(此案中)这种女孩子间的结怨。”

  留学美国,除了学费,家长还要了解孩子到底需要多少生活费,这与孩子所在的地区,所在的学校都有关系。美高留学生不同与大学生,不可以打工赚钱,父母要提供充足的生活费。

  另一方面,高中生不同于大学生,他们不需要太多的社交生活,如频繁的外出吃饭等等,而且他们住校或是住在寄宿家庭里,外出的机会很少,每月的生活费应该是相对固定的。

  所以家长既要给孩子足够的生活费,又不要因为担心孩子“受委屈“而让他们手头阔绰,过多的金钱对未成年的孩子来说绝对不是好事,甚至会成为给孩子带来麻烦、引导他们堕落的魔鬼。孩子一旦贴上”有钱人“的标签,在学校里往往会成为贩毒者的目标。

  总之,孩子低龄留学,若能平安健康地度过高中期,顺利进入美国的大学,自然是令父母欣慰的事情;但是如果孩子不能适应异国生活,父母就要从自己的所作所为中找原因,想对策。一旦孩子堕落如凌虐案中的这几个,那只能说是养不教,父母之过。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留学 父母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