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选择 有时候会成为最好的选择

2017年03月28日11:29  教育专栏     我有话说

  01

  我有两个高中同学:A和B。A同学的经历与马云有点相似,但中高考的结果连马云都不如:中考两次才考上高中(这一点与马云相似),高考三次都名落孙山(而马云也一样的高考三次但终于考上了大学),后来在亲友的帮助与自身努力下,比较早地走上了商业与自创业之路,后来的成功虽然比不上世界上的马云,但也绝对算得上是我们同学中的马云了;B同学中专毕业后分配到一家不错的工厂当技术员、短短几年时间就成为厂里的骨干工程师,但在80年代末工厂倒闭,年轻的B同学也随之下岗,迫不得已开始干起个体户,随后闯广东、走香港、历天下,虽也吃尽了苦头,但也终于成为我们同学中的王健林,资本积累与A同学也不相上下。回想起当年的情景,A、B两位同学都几乎是被逼上了绝路,在没有选择的情形下他们只能选择生存,而后来的结果却用事实证明了:他们当时的没有选择的选择实际上成为了他们最好的选择。

(马云与王健林)(马云与王健林)

  02

  在一次心理咨询师沙龙上,一位咨询师分享了这样一个案例:来访者C女士因为婚姻问题来咨询。C不仅长得漂亮,而且家庭条件优越(富二代)、工作也不错(公司副总、收入不低),可是对婚姻很不满意。C的丈夫是她大学时候高她两届的学长,也是她的众多追求者中的一个。C说大学期间自己真的可以说追求者无数:同班的、同系的、外校的、甚至还有不少有实力的老板------,就因为丈夫当时锲而不舍的追求、尤其是有一次为了保护她而险遭车祸,最后终于打动了她的芳心。但结婚后对丈夫的不满意与争吵越来越多,总觉得他不如当时的许多追求者,尤其让她难以理解甚至愤怒的是:结婚不到两年,丈夫竟然出轨了!此后的婚姻生活更是每况愈下。是继续维持下去还是干脆离婚?C无法决断。表面看来,C在择偶上的选择似乎很多,即便结婚多年后她依然还沉浸在当年的那种众星捧月的美好回忆之中,但最终的选择却似乎并不是最好的,起码在她自己看来是这样。

(除了你,我还有很多个他在等着呢)(除了你,我还有很多个他在等着呢)

  03

  由同学A、B,与似乎没有任何联系的来访者C女士,让我想到了更加没有联系的中国足球,当然,是中国男足。

  曾经,听一个喜欢足球的兄弟感叹:做男人难,做中国男人更难,做喜欢足球的中国男人更是难上加难。

  在3月23日中韩长沙之战开战之前,网友们对此战的结果几乎是一片悲歌。网名为“起个名好难诶”的网友留言道:“明知道国足非平即负,但还是忍不住了解国足动态,妈的这种矛盾心情都持续10多年了!真是烦!”另一位网名为“有点小文化的大流氓”回帖说:“兄弟,你算好的了,我持续20多年了,不说了,都特么是泪!!!”这两位网友的留言足以代表了广大喜欢足球的中国男同胞的难言之隐。

(网贴截图)(网贴截图)

  可是,此次比赛的结果竟然让中国喜欢足球的男人意外的爽了一次:1比0!中国赢了!

  连韩国媒体也都因此吐槽:“为什么连中国都能输,施蒂利克(韩国主教练)这傻X”。

(新浪体育新闻截图)(新浪体育新闻截图)

  也就是说,在舆论上,无论中国还是韩国,似乎都觉得此次的中韩之战中国不能赢、不该赢,但实际结果是:中国还是赢了。

  回想以前,中国男足多次在“踢平即可出线”的大好形势下输得一塌糊涂,不该输的比赛却输的惨不忍睹。

  04

  不该输的,输了;不能赢的,却赢了。

  为什么呢?

  “踢平即可出线”,言外之意不仅包含“不必求胜”之意,而且,还有更可怕的侥幸心理:“即便输了,别的队伍也可能意外输球,我们也可能凭借别人的意外而侥幸出线”,总之,选择不止一个;就像来访者C女士以为自己有很多的选择一样,在不停的不知不觉的比较中,对于自己最终所作出的选择也就不会全心全意地付出,其结果自然就会大打折扣甚至走向反面;

  而A、B同学与长沙之战的中国男足处境相似:A、B同学当年的处境几乎都是面临绝境,没有选择了,除了生存——走出自己的成功之路,就是死亡——永远的被人瞧不起;此时的中国男足也是一样,没路走了,没有选择了,除了赢球——保留小组出线的希望,就是死亡——被小组淘汰。

  于是,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求生本能,唤醒了中国男足的集体潜意识:他们终于像一个人一样去想:“赢得比赛”;而且也能够像一个人一样去做:“坚持到底”!因此,中国男足能够在技术水平甚至还不如韩国队的情形下,第一次在国际A级比赛中战胜韩国队,这就是自绝后路、破釜沉舟,把没有选择变成了最好的选择。

  事实上,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明:选择太多,不仅使我们做决定的过程更加困难——犹豫不决——因而产生更多的沮丧,还会让最终做出的选择所产生的效果与满意度大打折扣,因为我们的潜意识还会惦记着其他的选择——只要我们觉得其他的选择还在,我们就会忍不住去比较,甚至还会觉得其他的选择可能更好,也因此,我们对于做出的选择就不会尽全力去实施,而对因此带来的结果不仅不会满意、甚至还很可能会后悔。

  05

  那么,对今后的中国男足,对C女士,也对我们自己,怎样做出最好的选择、尤其是怎样让已经做出的选择成为最好的选择,我有几点小建议:

  1。 学会放弃,减少选择

  做加法容易,做减法难,尤其是年轻的时候;占有容易,放弃难,尤其是对有价值的好东西。可是,人的注意力有限,注意力过于分散不仅会让自身能力下降,还会降低快感与满意度,甚至还会迷失自我。因此,对于选择,“越多越好”这是人们一直以来的误区,实际上是“多不如少”,那么,就让选择变少,甚至变成唯一,找出最重要的,就是你的唯一。

  顺便寄语中国男足:一条心,就想赢球与出线。

  2。 随心所欲,避免从众

  别人觉得好的不一定就是好,即便再多的人喜欢,你不一定喜欢,正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我做压力管理这么多年,发现当今社会的一个最普遍也是最重要的压力源就是:人们不是拥有的东西太少,而是太多,而这些表面看来都不错的好东西,其实并不一定就是人们内心真正想要的,比如金钱、房子、名声、权力等等。在人们拼命去追求这些外在的、“别人都觉得好的东西”的时候,却往往忽略了自己内心里的声音,所以困惑。年轻的时候,可能并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可以去尝试,但是别忘了多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哪怕错了,至少也能知道哪些不是自己内心想要的。跟从你的内心,找到你所要的。前提是,不能妨碍、危害他人。

  3。 目不斜视,无意视盲

  人生,其实最重要的就是感觉,而只有专注,才会有陶醉的感觉。对于不可逆的、或者代价非常大的选择,一旦做出决定,就要将自己的注意力聚焦,这也是减少后悔、提高个人主观幸福感的不二法门。你不可能保证你所选择的人生伴侣是全世界最帅的或者最漂亮的,只要你自己觉得是就行,没有必要去比较;你也不可能保证你所选择的职业或者岗位是全世界最好的,只要你自己喜欢就行。我在前面的一篇文章(《可以不认命,不能不自知:凤姐现象的心理启示》)中曾经提到过一个现象——无意视盲(或无意盲视),就是对某些显而易见的信息视而不见。有时候,我们需要这种能力。

  4。 主动选择,积极悦纳

  或许,很多的人生际遇在一开始都不是我们主动选择的,或者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就像我前面提到的A、B两位同学,但他们的了不起之处就在于:对于逆境,他们既不是怨天尤人,也不是自暴自弃,而是积极地接受已经成为事实的现实,变被动为主动,变难受为享受,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正是乐商高的体现。态度变了,感觉与结果也自然会随之而变。既然此事一定要做、此生一定要过,为何不开心地去做、开心地去过呢?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高考中考同学选择喜欢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