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圈儿里的老油条你们还在乎点击吗

2015年02月04日11:50   教育专栏  作者:王路  

  每天晚上,我将要睡觉的时候,手机都会闪起绿幽幽的灯。不用看就知道,领导又发话了。在一个有着50名无线编辑的业务群里,几乎每晚都会出现同样的场景:

  “阿扁,预测一下今天的收成。”

  在我的想象里,领导像个地主,坐在深秋的打谷场上,对着夕阳点起一根烟。

  停了好大一会儿,长工才回他:“别问了,洗洗睡吧。”

  我们就都知道,今天没有大新闻。

  如果长工说,今天比昨天高了XXX。领导就会说一句“好”。如果高得超出了预期,领导就会说“牛逼”。虽然说的是“牛逼”,但给人感觉依然很淡定,并没有十分兴奋。

  受这种影响,我也会打开客户端,看看我文章下的评论数。在等待刷开的瞬间,心底滑过一道电流。虽然细微,却真实存在。

  很多时候,我憎恨这道电流。我觉得作为一个码字的老油条,自己不该有任何一丝焦虑,应该像领导那样心如止水,波澜不惊。那样,才能做地主。而我呢,只能做农民。我好像小学生等待老师发考试卷时的情绪——因为想知道结果,内心会生起不安。

  哪怕这不安只有一丝一毫,也足够证明,我的情绪被影响了。

  多年前的人人网上,我的文章第一次登上热门,我花了整整一天时间把所有评论都读完。后来玩豆瓣、知乎、公众号,平台多了,评论慢慢就没功夫仔细看了。但直到今天,我都还没有从根子上改掉这习惯:在意浏览量。

  就像一个农民,到了秋天,把收来的所有粮食囤进粮仓的时候,都会算一算,今年收了多少粮食。正常的农民,算完一遍,就可以了。可是有一些农民,过于兴奋了,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突然闲下来,不知再做点什么才好。半夜睡不着,于是又起床,打了手电筒到粮仓里,再算一遍,看看有没有什么差错。整个冬天是寒冷而漫长的,地里也没有什么活计,农民闲来下晒着太阳的时候,想起粮仓里的粮食,就跑回粮仓再数一遍。上街赶集的时候,想起粮仓里的粮食,于是回到家来不及把肉放进灶屋,先跑到粮仓再数一遍粮食。

  这样的农民,总是发不了财的。所有可能发财的机会,他满脑子都在想自己今年囤了多少粮食,一遍又一遍地数它。

  我常常觉得,自己像这样的农民,不够潇洒。没潇洒到文章写完发完就把键盘砸了:老子管它有人没人看,老子喝酒去了!

  然后,一辈子再也不打开这篇文章。

  很生猛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上学的时候,我常常想是不是有这样一种人:发下试卷,也不看分数,就直接拿去厕所当手纸擦屁股了,因为他知道自己肯定会得满分。

  我经常意淫自己哪次考满分了就这样秀一把,但我从来都没有考过满分。即便我考满分,我也要来回看三遍成绩才能确认自己真的考了满分。我的基友比我更加屌丝,他在收到公务员[微博]考试成绩短信的时候,一个晚上打开手机看了6次。不仅如此,连我的手机他都打开看了3次。但依然改变不了他比我少九分的现实。有一次我写了篇声情并茂的文章,讲我和他之间其实并不存在的基情,但因为我讲得绘声绘色,自己都被感动了。而他看完,第一时间就给我发了5条微信。内容很简单:

  尼玛!

  我只比你少9分!

  你文章里怎么说我比你少几十分!

  太不要脸了!

  能改吗!

  当我看到这5条微信的时候,瞬间明白了我为什么能和他成为基友,因为我们都是那种习惯把粮仓里的粮食数上好多遍的农民——格局太小。纵然哪一天我们的粮仓里真的收获了许多粮食,我们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处理它。

  我很羡慕那些有本事勇猛精进的人。他们会一直往前走,从不停下来。像李太白的诗,“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而我们呢,是“一步一回头”,整天搞些莫名其妙的计划、然后研究是不是落实了,研究了好长时间,发现一条也没有落实,又重新搞一些计划,推倒重来。于是大把大把的光阴,在反反复复中消磨殆尽了。

  我因此知道,做事不能停下来,无论是陶醉于既有的美好,还是抱憾于既有的瑕疵,都不够酷。最酷的是像释迦牟尼那样,“所作已办,不受后有”——该办的事都办了,办完就一毛钱的事儿都没有了。

  而一旦停下来,就一定会有情绪生起。无论是陶醉还是抱憾,都让人耽著沉溺于其中,绊住勇猛精进的脚步。

  凤凰新闻客户端主笔   王路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凤凰新闻客户端主笔王路,转载请通知mayj@ifeng.com,并将本段话一并带走,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专栏 大V 流量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