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自始至终都应该是一种伴随着情感的行为。在家庭教育中,缺少了同感共情,教育和被教育就会成为一种对抗关系。一块板结的土地,你浇再多的水,它都会拒绝吸收。
想教育一个孩子,首先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让他在感情上认可你、接受你。缺少这一环,再好的教育,也都是失败的教育。在做陪读父亲的日子里,我和儿子的关系从对抗、冷漠到理解、亲近,经过一个漫长的修复和磨合的过程。这期间,同感共情,成了我走进儿子情感世界的“金钥匙”。
“同感共情”是心理学的一个专业术语。何谓同感共情?简言之,就是体验和感悟他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就是和别人产生情感共鸣。在家庭教育中,同感共情就是接纳孩子的情绪、认同孩子的感受。
父母和孩子是两个完全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感知系统,对同一件事会有各自不同的真实感受,甚至会有完全不同的情感体验。
以前,由于我不懂得同感共情,在教育中给孩子造成了不应有的伤害,我自己也吃了不少苦头。我把自己常犯的一些错误以案例的形式呈现出来,我的那些口头语,可能大多数家长[微博]都不陌生。通过对这些司空见惯的场景分析,家长朋友会对“同感共情”这个问题有更深的理解。
案例一:
儿子:我一点不喜欢英语,上英语课我总是犯困。
爸爸:英语是主科,学不好怎么能行呢?
儿子:老师讲课我好多听不懂。
爸爸:人家能听懂,你为什么听不懂?多从自身找找原因。
儿子:反正我不喜欢学英语。
爸爸:不管你喜不喜欢,你必须把英语学好。
儿子:我感觉我学不好。
爸爸:你没有一点自信心,肯定学不好。
儿子:又不是我一个人讨厌英语,不少同学都不喜欢这门课。
爸爸:你不要再狡辩了!下次考试,英语成绩再不提高,看我怎么跟你算账!
分析:
儿子在学习中遇到了困难,向父亲宣泄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是十分正常的心理诉求。儿子本想从父亲那里寻求理解、得到帮助,而我却让孩子极度失望。我既没有接纳儿子的情绪,也没有认同儿子的感受,更没有认真分析儿子抵触英语这门课的深层次原因,就轻率否定了儿子的感受,还把自己的感受强加给儿子。在不能说服儿子的情况下,又粗暴地压制了儿子。由于我没有和儿子共情,结果造成儿子不但憎恨父亲,也更憎恨英语这门课程。
案例二:
儿子:这本书真无聊。
爸爸:不会吧?我看过的,很有意思。
儿子:作者真傻,写的是什么?!
爸爸:你说什么?这本书很有教育意义的。
儿子:谁说的?!这本书太烂了!
爸爸:不好好读书,还废话那么多!再胡说,我就对你不客气了!
分析:
我们和孩子是两个不同的独立社会人,又有着年龄和阅历的巨大差异。对一件事物的看法怎么会完全一致呢?对一本书的认识又怎么能完全相同呢?现实中的家长,经常犯主观主义错误,常常把自己的感受当成孩子的感受,把自己的好恶当成孩子的好恶。在家长眼里,自己喜欢吃面条,孩子就不应该喜欢米饭;自己胃酸,孩子就不应该吃醋。这样做,实际上是在不厌其烦告诉孩子:不要相信自己的体验,而要相信父母的判断;自己的感受靠不住,父母的感受才是正确的。长此以往,要么孩子对父母不信任,亲子之间的感情鸿沟越来越深;要么孩子变成一个缺乏主见、奴性十足的人,从怀疑自我、否定自我到失去自我。试想,这样的人怎么能活出生命的精彩呢?
案例三:
儿子放学回到家就发脾气。
儿子:老师也太可恶了,竟然说我得了健忘症!我没背会课文,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我,还说要告诉家长。
爸爸:我看老师批评得有道理,谁让你不用心呢?人家都能背会,就你背不会!看你以后还不长记性?
儿子:我又不是故意的,好几个同学都不会背,他为什么偏偏批评我?既然他不给我面子,我以后就不交作业了,看他能把我怎么样?
爸爸:你敢!看我不敲扁你的头!
儿子赌气离家,好几天待在网吧。
分析:
儿子在学校受了委屈,希望从父亲这里寻求情感支持,这是符合情理的事情。我不但没有给儿子以精神安慰,反而火上浇油,这样做破坏性极大。儿子受到不公正待遇,以离家出走进行抗争,不仅耽误了学习,亲子关系也出现了裂痕。儿子本想寻求认同,由于父亲和老师站在同一个立场,反而使儿子更加孤立无援。这样做的结果,无形中助长了儿子和老师的对立情绪。假如说原来儿子憎恨老师六分,加上父亲缺乏智慧的搅和,儿子对老师的憎恨就加深到了八分。和老师关系的不和谐,自然而然会延伸到学习上,学习必然受到一定影响。
孩子的问题日益严重,我自己也苦不堪言,这给我上了重要一课。我刻骨铭心地认识到:同感共情是给孩子情感支持的不二法宝,是促进亲子和谐的最有效手段,是开启孩子心锁的万能钥匙,是实施家庭教育的最基本保证。认识提高后,我就刻意在和儿子共情方面下工夫。
通过学习、思考、练习,我学会了接纳儿子的所有情绪、认同儿子的任何感受,包括接纳儿子的痛苦、烦恼、沮丧、愤怒等情绪,也认同儿子和自己截然不同的感受。我在语言艺术方面也有了质的提高。以前,我和孩子说话,总是企图纠正孩子,因而不断否定孩子的观点,总是说:“你讲的不对!”“不是这样!”“你说的没有道理!”“不要再辩解了,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呢!”现在,我习惯这样说:“是的!”“是这样!”“有道理!”“你这样想完全在情理之中!”“我也有这样的感受!”
运用了“同感共情”,和儿子的沟通交流有了可喜的变化。以下几件事,让我认识到了“同感共情”的神奇魅力。
案例四:
有一次,儿子回家后,情绪低落。
儿子:老师太讨厌了!我仅仅迟到了一小会儿,老师竟让我在教室外站了一节课。
我说:出现这样的事情,你心里一定很难受。
儿子:确实是这样。
我说:在同学面前让你那么难堪,你一定很没面子。
儿子:那一刻我恨不得钻到地下去。
我说:站在教室外面,你一定非常憎恨老师,甚至希望老师倒霉。
儿子:老爸,你是怎么知道的?我就是这样想的。
我说:有人伤了我的自尊心,我也会这么想。
儿子:老爸,你能理解我,我感觉轻松多了。
儿子情绪稳定后,我拉着儿子的手说:老师的做法是有些过分,但你可以换个角度想一想,早上起床后,你若能再抓紧点,也许就不会迟到。
儿子:我想是这样。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