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易娜 图IC
拼爹、拼房,这都已经不是新鲜事。如今,在青少年心目中,又诞生了一批“拼孩子”的父母,而他们对“拼孩子”行为表示一边倒的反感。实际上,“拼孩子”是指家长[微博]用激将法鼓励孩子们上进和努力的做法。对于如此曲线激励法,教育工作者均认为,“激将法”得因人而异,前提是不得违背爱和接受的原则。
被曲解的“激将法”
原本东东和妈妈的关系亲密无间,这几天他却向对待路人一样,神情淡漠地回答妈妈的问话。僵持了近一个星期,百思不得其解的妈妈只得问计于东东最好的伙伴童佳豪。童佳豪告诉她,刚过去的数学测验中,东东以94分获得了班级第二,而妈妈说的那句“第一名怎么拿了97分?你要赶上他才行”,让小东东郁闷至今。
童佳豪转述小东东的不满称,在他心里,原来妈妈更在乎分数,根本体会不到儿子的一点点成长和进步。他觉得反正不管自己如何努力,妈妈总是不满意,也不会表扬自己,别人家的孩子才是妈妈想要的。时间越长,东东想和妈妈说心里话的劲也没有了,对妈妈的距离感越来越大。
妈妈自己也很讶异,原来她只是想通过对儿子的激将法,让他懂得戒骄戒躁、再接再厉的道理,自己并没有对这个第二名不满意。想不到她的“激将法”用错了地方。
青少年教育研究学者陈颜分析,青少年特别是12岁以下的孩子,其心志还不成熟,对家长的一些有意为之的行为,理解不了也接受不来。 “该得表扬的时候没得到,他们就会认为父母对自己不满意,不喜欢自己。所以曲线鼓励孩子的激将法、欲扬先贬的做法,很容易适得其反,最好慎用。 ”
“拼孩子”折损少儿自信心
“我就这样了,怎么啦!老说这个好那个好,烦死了。 ”“你们光看到别人的好,有没有想过,在别的家长眼里,我其实也很优秀。 ”类似这样的抱怨,高频率地出现在成绩中上游的学生身上。带初三班级英语近十年的周老师介绍,越是成绩好的学生,越难从家长身上得到口头表扬。反而是那些看似懒散、学习不投入的孩子,家长却不吝鼓励。
“家长都有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看到孩子取得一点小成绩,其实心里很高兴,可是又怕孩子骄傲自满。很多家长缺乏科学的亲子沟通机制,往往拿着老一辈的做法,就是‘树榜样’、‘找典型’,只要比自己的孩子稍微好一点,就拿过来比,这种盲目的争上游,就变成了‘拼孩子’。这样的做法是否都能起到正面的鞭策作用,我看未必。 ”
陈颜引用某省曾经做的一项青少年调查指出,在“最不能忍受的父母行为”中,排名前三的有激将法、挖苦讽刺、偷看日记。其中,近三成青少年最讨厌父母说自己不如别的孩子。“激将法用得不好,就会打击孩子们的自信心。这个行为的负面影响甚至影响到他们的成人阶段,对社交、职场发挥都会百害无一利。 ”
曲线激励法要因人而异
国家二级心理分析师刘燕华介绍,“激将法”运用人们的代偿心理功能,即每个人都有自尊心、荣誉感,但有时由于某种原因,自尊心受到自我压抑,会出现自卑、气馁的状态。在正面开导与说服不能奏效的情况下,有意识地运用反面的刺激性语言,使得自尊心从自我压抑中解脱出来,以达到成功或进步。
“儿童早期教育的首要原则是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爱,其次才是用什么方法来教育他学知识、适应社会规则。 ”刘燕华指出,在教育孩子成长过程中,操之过急容易导致过犹不及的结果。他认为,在人的生命早期,儿童都是在建构生命的内在世界,而我们成人的注意力都在外在的世界,所以家长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了解孩子内在的感觉。只有了解到孩子在想什么,关心什么,才能走进他们的心里进而进行成人式的干预。
陈颜补充,采用激将法时一定要考虑到孩子的实际思想认识水平、个性和心理承受度等因素,期望、刺激要适度、适时。对有些调皮但学习不用心、马虎,有时候粗心又自以为是、成绩还不错的孩子,家长激一下,夸一夸别的孩子,他也许会受点刺激,用点劲儿,把他的学习潜力调动起来。但对于一些性情软弱、自信心不足的孩子来说,则不适用。 “曲线激励法,不得违背爱和接受的原则,否则就会变成打击,把孩子变成一个焦虑、恐慌未来的人。 ”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