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1996年9月,一架波音767飞机载着第一批12名年轻、有抱负的中国军人跨出国门,飞往莫斯科,开始了新时期军事留学的开拓之旅。
背着锅碗瓢盆去留学,从一开始就感受强烈的冲击和碰撞
“我们12个人都没出过国,都不懂俄语,在国防大学补习俄语一个多月,还不达标,配了两个翻译。”总参军训兵种部部长陈照海说,“现在的军事留学生外语都要过关,比起来,我们那时什么经验也没有,从学习到生活,困难确实很多。”
陈照海当时负有双重任务:第一是担任留学生班长,第二是负责组建留学生管理组。入学后的首要工作是负责租房子,找车。“连一个钉子都要自己找。”陈照海说,那年他已是总部机关的副局长,“当时告诉我们的是什么都没有。我们是背着锅碗瓢盆、大米、调料上飞机的。我和许林平两人住一屋,吃饭自己做,他买菜,我做饭。那会儿俄罗斯物价高,大白菜一公斤折合人民币40多元,吃西红柿黄瓜都特别奢侈。”
生活的不易,对于这些优秀的中国军人还无所谓,而更多与他们想象中相去甚远的东西,则让他们感受着强烈的冲击和碰撞。
“第一天报到就很惊讶。”许林平说,“俄总参军事学院相当于我们的国防大学,我以为应该是深宅大院,没想到就一座孤零零的楼,所有设施都在这座楼里,职工、家属、部队都没有。学校的职能非常单纯,除教学之外,一切保障都不管。”
课程设置让人出乎意料。“在国内告诉我们是学战略战役,到学校后才知道,是学国家军事安全,其中包括战略战役、军事经济、军事历史、民族、宗教、国际法,国家安全中又包括经济安全、政治安全、文化安全……”许林平说,“这些课程都是过去很少接触过的,我很兴奋。”
教员全部带过兵,从部队来,这一点更是让人感受强烈。陈照海说:“教官一上课,先介绍自己在哪儿任过什么职,讲战役必须当过军长、师长,讲战术必须当过团长,讲课内容与现实贴得很紧。教员的综合素质很好,讲防化的教员,对合同战术也是内行,每课讲完我们提问题,基本难不倒他们。”
除了学习俄军的东西,中国学员与所在外训系来自十几个国家的学员进行交流,也是一种新鲜体验。“我们对这些国家军队的军事战略、国家安全思想及军事政策开始了解,对他们的军事科学体系也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陈照海说,“这也是我军新时期军事外交的起步时期,眼界打开了,发展的参照系从我们自己,调整到全球坐标。”
转变新视角开掘新思维,看清楚了我们的距离在哪儿
留学准备阶段,韩为工负责协调留学专业对口。他笑着说,“我们向俄方提出学习仪表专业,俄方给改成‘飞行舱’专业。我挺生气:‘我们学员不是搞飞行舱的!’人家回答说:‘韩大校,我们把你的专业扩充了,仪表仅是飞行舱的一部分,我们早就没有仪表专业了。’他们给我讲解了飞行舱专业所涵盖的知识,我很震惊:我们和人家拉开这么大距离了!在这之前,我们自己感觉从来都很好。”
回顾军事留学走过的路,韩为工非常感慨,今天已经是我军各级指挥员思想观念、知识结构、能力素质中常态的东西,对于当年开拓之旅的留学生而言,许多内容还是很新鲜的。
“当时学习,一个很强烈的感受是,俄方很重视战略层次的教学。”首批军事留学生、现任国防大学战役教研部主任马平说,“我们学过一课‘军事政治’,课上搞战略推演,以阻止车臣独立为背景的军事演习,你要搞想定,扮演角色、提出重要建议、进行方案论证。这样的战略推演,真正开发了我们战略层次的思维,让我们开始懂得一个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多么需要世界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