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晴的留学申请:从全军覆没到顶尖名校

2013年01月16日16:29  《北京考试报》    收藏本文     

  北京考试报记者 马海丽 通讯员 王 楠

  当“congratulation”的邮件从电脑屏幕跳出时,张雪晴真的如涅槃重生一般,从曾经11所学校全拒中重生,没有太多意外和惊喜,只有努力过后收获的淡然。

  这一天是2012年12月12日,这封邮件是全美排名第14位的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ED(早决定)录取,比常规申请早了4个月。几天后,她又获得了该校的Thomas H. Eliot奖学金。而在去年年初,同样的申请背景,她被11所美国大学全部拒绝,那是她17年来遭遇的最大挫折。

  少女张雪晴的留学[微博]申请历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她对自己的一次自我探索。心中强烈的欲望曾经让她跌入生活的谷底,也让她最终看清自己。

  最可能上北大的才女突然要留学

  张雪晴出生于黑龙江大庆市,符合人们对优秀学生的所有想象:聪明好学,成绩永远稳居年级前五;口才好,从小学开始参加市级辩论赛,从4岁开始主持联欢会、晚会,是学校广播站的站长;组织能力强,在学校建立模联社团;多才多艺,爱看电影、爱写影评,自学日语和西班牙语;沟通力强,总是能与新同学、新朋友迅速打成一片;有爱心、有热情,曾和父亲一起为偏远地区的贫困小学展开图书捐献活动,并建立了图书室;独立自主,4岁上寄宿学校,生活自理能力强,甚至所有的零用钱都是自己赚的。

  除了每年获得各种奖状荣誉,张雪晴还是大庆市中学生代表和爱心大使,在这个人口不足300万的城市里,她是家长[微博]们教育子女的模板。不出意外的话,她很可能成为中国最高学府中的一员,在自己的学生生涯中添上老师们看来最光彩的一笔。

  张雪晴平静、幸福的生活止于2011年6月。高二暑假,她决定留学,并且要申请美国顶尖大学。

  这个决定在她的生活圈子里引起一场不小的震动,亲友、老师和同学不相信她能申请成功,不理解她为什么要放弃大好前程去冒险,认为这种“折腾”不值得。周围人的怀疑更加刺激了好胜心强的张雪晴,但她还是毅然地将精力转到留学的轨道上。

  最有可能拿彩头的人全军覆没了

  真正开始留学申请的各项准备工作,张雪晴第一次有了手忙脚乱的感觉。在3个月的时间里,她要参加托福[微博]和SAT考试、选择院校、准备成绩单和各种奖项材料、撰写文书、投递材料……她感觉自己理不出头绪,只能一边摸索一边准备。

  她的积累再次证明了她的优秀。成绩很快出来了:托福111分,SAT 2150分, SAT2 2140分,再加上高达97分的GPA,这样的成绩可以跻身中国赴美留学生标准化成绩前4%的行列,这让张雪晴有了志在必得的信心。和大部分想要出国的中国学生一样,她也有名校情结,并且以为选择申请院校就像高考[微博]后按照成绩的高低报考国内大学一样,于是参照排名,将院校目标全部锁定美国最顶尖的大学。

  2012年初,申请结果陆续飘到张雪晴的电子邮箱里,在点开这11封邮件后,她终于明白了什么叫上天的玩笑。11所学校全部给了拒信,也就是说,完败。

  11连拒让这个一帆风顺的女孩懵了。“我根本没想到自己会失败,原本是想向别人证明我能做到的,结果却是一无所获。这给我的骄傲和自信带来特别大的打击。”

  没人知道张雪晴是怎么度过最灰暗的那几天。在一个陌生的异乡消化完11连拒的现实后,她决定回家。张雪晴说,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明白“不在意他人的眼光”多么重要,但要做到也是多么艰难。

  留学不是选择而是我想要的生活

  还有几个月就要高考了,张雪晴必须做出抉择。面对老师和亲人的劝说,张雪晴解释到,留学不是她的选项之一,不是说失败了可以再换一条路,而是她想要的生活,无论多难她都要走下去。

  她选择继续申请,哪怕因此一年无学可上。对于如何有效地申请,她依旧茫然。一次留学讲座上,她认识了新东方前途出国的老师周容。在老师的不断指导下,她明白了申请并不是列简历,应该深入地表述自己的品质、人格和思想。她渐渐从急于求成的漩涡中跳出,静下心来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叩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张雪晴开始从自己的兴趣和热情出发,寻找更适合自己的活动。她选择做义工,到河北廊坊的一所私立国学学堂支教了3个月。她自发地学了许多网络课程和暑期课程,拍摄了国内首部关于模联的微电影,坚持观看电影并将思考写成影评。在独自的旅行中,她看到了社会和生活的百态,更看到了需要帮助的人和需要改进的现象。她在社区和父母单位帮助建立图书室的农村小学捐赠了更多的书籍和电脑,又与一家体育用品商店协商修建了小学的操场,捐赠了4个篮球架。她对学校的帮助继而延伸到整个村子。“一切的出发点都很简单,自己还年轻,想过想要的生活,想帮更多人过想要的生活。”

  张雪晴还按照周容的指导更深入地了解美国大学,分析每所大学的特点、气质。“以前是学校喜欢什么样的学生,我就把自己尽量塑造成那样的形象。现在我会调查很多学校找最适合我的那一所。”

  此时的她已经清楚认识到以往申请文书的问题所在,她不再炫耀似地去讲自己“辉煌”的故事,转而呈现一路走来的感悟和思考。

  现在的张雪晴,日程表依然排得满满当当。回过头看曲折的留学申请路,从对学校对自己对留学都没有清醒的认识,到完全主导自己的申请,进行彻底的思考。她把11连拒当作宝贵的财富,心怀感激。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出国频道 新浪留学频道 新浪留学咨询库

点击查看新浪网教育频道与《北京考试报》共建专栏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留学信息查询

(共有550家机构,924位留学顾问)

留学机构搜索

留学顾问搜索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