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作文命题分析:与现实社会紧密结合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7日 18:14   荆楚网

  作者:王聃

  随着高考语文考试的尘埃落定,今年全国各地的作文高考题开始在网络上披露:全国卷:与“抗震救灾”有关的材料作文。浙江省:触摸城市与感受农村。四川省:以“坚强”为题任作一文。宁夏省:依照慈善和环保的故事写文章。广东省:面对第一次,不要轻易说“不”………

  略加浏览不难发现,较之以往被公众所诟病的过度诗意化、规则化、僵硬化的高考作文命题特点,今年各地的高考作文更凸显出一种“与现实的律动”:它们既着眼于当前举国关注的抗震救灾;也不忘把目光投向一直是政策和舆论风尖浪口的“三农问题”;既关注于慈善与环保的公共难题,更聚焦于学生的个人体验和良性品格塑成。这种“对现实的弥补”,让我欣喜,让我看到了高考作文背后的厚重与担当。

  世界从来都是复杂与丰富多彩的。英国哲学家罗素就曾说过:有三种简单而强大的情感主宰着我的一生:对爱的渴望、对真理的探求、对苦难大众的巨大悲悯。是的,这个世界除了浮华、安静与花开的声音,还有苦难、悲悯甚至死亡。而我们芸芸众生除了享受、淡泊,还有使命、责任与法治担当。高考作文“与现实律动”,不再止步于看似宽泛实则逼仄的主旋律式命题,而转向对苦难、责任、人性养成等更多现实问题的关注。这种对本色社会内涵的“追忆”,必将让我们的高考作文厚重而有血有肉。

  不要忘记,参加高考的学生更是千万公民中的一份子。不能忘记,我们的高考作文是反映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现实载体,更有着选拔人才的重要使命。而“与千秋家国相呼吸,与故园命运共患难”从来都是一个合格公民、合格人才的应有品格。在我们的现实语境里,有着太多本不应为考生“公民”所遗忘的社会命题。它们尽管苦涩抑或沉重,但都不应淡出视野。佐之于现实的元素,让原本长期“悬于半空”的高考作文命题“落地”,把考生的目光由单一的校园生活延伸到内涵更丰富的社会考量,促成现代公民意识的生成——它同样彰显出“高考”本应有的思想与责任担当情怀。

  这种“厚重而担当”,有着不可低估的“机会成本”获得效能。距离考生生活空间太远的高考作文命题,尽管它具有易于表达的魅力,但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其不可避免会催生出大量内容空洞、无病呻吟的高考作文。这种缺乏个性、千篇一面的作文,会迅速让阅卷者产生审美疲劳,而影响阅卷质量的公信性。而高考作文“与现实律动”,其写作角度就有了个人理解诉求和不易模仿等诸多特性。它不仅可杜绝抄袭与复制,还能提升整体考生文章质量,不断给阅卷老师以惊喜,有助于阅卷质量的公正、公平。

  “与现实的律动”给高考作文以厚重与担当。它折射出的,不仅是一份试卷质量的提升,还有着高考理念、考试公正性的理性回归。以这个角度衡量,我愿为之击掌!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点击进入查看更多08高考最新内容~~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