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知识大盘点:自然灾害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7日 02:32   新浪考试

  六、自然灾害

  1.洪涝灾害

  (1)我国典型地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2)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气候)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台风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水文水系)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汇水集中;河道弯曲(荆江河段)。(地形)地势低洼(海河、珠江);人为原因: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围湖造田;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

  (3)治理措施:中上游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修建水利工程;退耕还湖;裁弯取直,加固大堤;开挖入海河道(淮河);修建分洪蓄洪区;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2.沙尘暴现象

  (1)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华北地区。

  (2)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少;快行冷锋天气影响,春季大风日数多;地表植被稀少等。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破坏植被;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开矿。

  (3)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3.地震

  (1)我国典型地区:东部沿海;西南、西北地区。

  (2)形成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断层发育。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震级大,破坏性大;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经济发达;浅源地震;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诱发其他灾害等。

  (3)减轻灾害的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等。

  4.泥石流爆发的条件:

  地形条件:山区坡陡谷深。

  岩石条件: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

  植被条件:植被覆盖率较差。

  气象条件:夏季暴雨或冰雪融水汇聚时,含有大量泥沙、石块和砾石的洪流就会沿山谷奔腾而下形成泥石流灾害。

  5.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

  形成原因:自然原因:(1)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岩石破碎;(2)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起伏大;(3)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人为原因:对植被的破坏。

  治理措施:恢复植被。

  6.台风

  台风多发生夏秋季节,主要发生海域为:西北太平洋、西北大西洋、孟加拉湾。

  台风灾害由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造成。

  台风对我国的有利方面:(1)带来丰沛降水,缓解长江中下游的伏旱;(2)缓解高温酷暑天气。

  减小台风损失: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气象卫星跟踪、沿海雷达监测)。

  7.寒潮

  时空分布考虑源地、冬季风强弱、地形地势的阻挡等因素,我国冬半年常发,影响范围大,除滇南、青藏高原、台湾、海南及四川盆地外。

  灾害特点:降温幅度大、风力强、影响范围广、出现降温、大风、暴雪冻害等灾害性天气。

  寒潮的利用:冻杀害虫;大雪缓解春旱。

  8.赤潮

  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春夏温暖季节,风和日丽;洋流缓慢,水温较高;封闭海湾(这是赤潮发生的外因)。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工业废水、农业生产中的废水都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无机盐;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流入江河、湖泊,汇入大海,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严重的污染了养殖水域。使近海水体中氮和磷的含量过剩,造成海水富营养化(这是赤潮发生的根本原因)。

  易发生赤潮的区域:珠江口、渤海、杭州湾、长江口、南海的海口湾等。

  易发生赤潮的时间:赤潮易发生的时间段为5~10月。

  带来危害:海水富营养化,浮游植物繁盛,使鱼类窒息、中毒死亡;危害人体健康;影响海洋旅游业。

  9.咸潮

  咸潮多发生在沿海(或河口)地区,以冬季最为严重。

  咸潮的形成原因:自然原因:(气候)冬季降水少,气候干旱,河流正处枯水期,流量较小;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地形)地势低平,河汊纵横;(天文)朔望月天文大潮加剧了咸潮。人为原因:人类生产、生活用水增多;下游无序采沙,使河床降低等。

  咸潮发生时可能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带来危害: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对企业生产造成威胁,生产设备容易氧化、腐蚀,锅炉容易积垢;造成地下水和土壤内的盐度升高,危害到当地的植物生存。

  从长远看,防治咸潮可采取的措施:加强监测,建立预警机制;采取调水以淡压咸;对河流水资源及河道泥沙等加强统一调度、统一管理;节约用水。

  10.温室效应问题:

  温室气体:主要是CO2;其他有氯氟烃等。

  对全球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影响:

  (1)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国家、地区被淹。

  原因:①海面因温度升高而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②极地增温强烈,部分极冰融化。

  (2)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导致各国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

  ①干旱地区将变得更干旱。

  ②温带耕作业发达的地区,因气温升高,蒸发加强,气候会变得更干旱、退化成草原。

  ③亚寒带某些地区,因气温升高,热量条件有所改善,适应温带作物生长。

  产生原理:CO2能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而使大气温度增高,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

  产生原因:①工厂、交通工具、家庭炉灶大量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释放大量的CO2;②森林被大量砍伐,植物吸收的CO2减少,使大气中CO2的含量增多。

  解决措施:

  ①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量;②植树造林、保护植被;③推广使用绿色能源。

  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加快引发多种环境问题:

  ①加剧了风暴潮灾害;②加大了洪涝威胁;③减弱了港口功能;④引发海水入侵;⑤引发土壤盐碱化;⑥海岸侵蚀加剧;⑦沿海湿地损失和动物的迁徙;⑧沿海城市市政排污工程排污能力降低。

  11.酸雨(酸雨、酸雾、酸雪)

  近些年,由于硫氧化合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日渐增多,酸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现在中国已成为仅次于欧洲和北美的第三大酸雨区。

  形成条件:大量硫氧化物(SO2)、氮氧化物(NOx)和湿润的气候。

  主要污染源:工矿企业、家庭炉灶、交通工具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排放SO2、NOx;有色冶金工业大量排放SO2。

  危害: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的生长繁殖及死亡;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危害人体健康。

  欧洲和北美的酸雨危害比我国严重得多,试从历史角度加以说明:

  欧洲、北美工业化起步早,比我国多经历了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生产规模也比我国大得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忽视了环境的治理,因此酸雨危害比我国严重得多。

  我国酸雨危害突出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业迅猛发展,由于现代工业起步较晚及追求经济效益的片面性,再加上治污经验不足等原因,环境污染严重;西方国家利用科技优势,在投资的同时,也把污染转嫁到我国。

  我国酸雨污染严重的地区:贵州、湖南、江西、广东等省区(有色冶金工业发达,大量排放酸性气体)、沪宁杭、京津唐、辽中南工业基地(工矿企业、家庭炉灶、交通工具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酸性气体)、四川盆地(石化工业发达,盆地地形酸性气体不易扩散)。

  解决措施:减少酸雨根本途径是减少人为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合物的排放。(1)减少矿物燃料的消费量;(2)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的排放;(3)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回收SO2气体制成硫酸(发展洁净煤技术和洁净燃烧技术)。

  12.臭氧层空洞

  产生原理:氯氟烃等气体在低空不易分解,上升到平流层,破坏臭氧,使臭氧层变薄或出现空洞(臭氧含量低于200 du,du为多布森单位)。

  影响:使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一方面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另一方面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造成破坏。

  南极地区的臭氧在9~11月含量最低(联系季节:我国秋季)。

  近十多年来,青藏高原上空也出现了臭氧低谷(约比同纬度地区低11%左右),对青藏高原自然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1)大部分地区气温有所上升;(2)大部分地区降水有所增加;(3)山地雪线上升,冰川消融量增大,河流水位猛涨;(4)藏羚羊、野牦牛等动物的分布区域发生明显改变。

  氯氟烃等气体主要源于北半球,却对南极上空臭氧层造成严重破坏,引起这些物质迁移的原因是:通过大气环流输送到南极上空。

  措施:减少并逐渐禁止氯氟烃等消耗臭氧层的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

  13.海洋沙漠化效应

  成因:人类以各种方式向海洋中排放大量石油,并使海洋表面漂浮一层很厚的油层所产生的。该油层可以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使自己本身强烈增温,抑制氧气的溶解和海水的蒸发,阻止上下层海水之间热量的交换,导致了海洋上的油层表面像沙漠一样炎热而干燥,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海洋沙漠化效应。

  危害:海洋沙漠化,可使海洋水生生物因为得不到氧气而大量死亡,使沿岸地区气候变得更加炎热干燥,干旱面积将会扩大。

上一页 1 2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0 21 下一页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高考贴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