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考试范围: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7日 02:32   新浪考试

  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导读】工农业区位优势选择,工农业生产与自然、社会经济、政策等因素关系紧密,考试多是给出材料(文字或图表),多角度的进行考查,形成题组。工农业生产地域类型与工农业生产关系密切,是高考的一个新热点,材料多以图表形式出现,联系当地的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矿产资源、交通、市场、政策等条件,一般具有分值高、综合性强的特点。有关我国十七大中新农村建设、新的工程建设等知识点都要密切关注。本部分内容常常突出多种能力的考查,如重视计算能力、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分析比较评价能力等的考查,要重视中外工业地域的比较和评价能力的训练。

  【试题举例】(2008年宁夏文综卷)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车。大桥南起宁波慈溪,北至嘉兴海盐(如图),是世界上建造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之一。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分析造成大桥施工困难的自然原因。

  (2)从宁波到上海,经该桥将比走原有公路路程短。据图估算缩短的里程约为千米。

  (3)试评价大桥建成后产生的主要经济与环境效益。

  【答案】(1)①海域宽阔;②台风多;③潮差大;④流速急;⑤水深,风浪大;⑥海洋腐蚀环境作用严重;⑦桥墩地基。

  (2)(在85~105间的值均可得分)

  (3)降低交通成本;加强区域经济联系(增进区域经济整合);实现节能减排(减少运输油耗及尾气排放,减轻环境污染)。

  【试题举例】

  有机农业是完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不使用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物质的一种农业类型。我国发展有机农业的优势是(  )

  A.农村劳动力丰富

  B.大型农业机械广泛使用

  C.耕地资源十分丰富

  D.气候类型多样

  【答案】AD

  【解析】这道题取材于生产生活实际,时代感强。有机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正在成为一种国际化产业。

  什么是有机农业?按照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有机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不采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关系,促进生态平衡、物种的多样性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我国发展有机农业的优势:①劳动力优势: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能够满足有机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有机农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拒绝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和化肥,其效益依赖于劳动力的投入,需要精耕细作以提高产量和效益。②传统农业优势:我国是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的大国,在精耕细作、用养结合、间作轮作、农牧结合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正是有机农业的精髓。③作物品种优势: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条件差异大,气候类型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种植具有中国特色的有机农作物品种,一定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有机农产品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试题举例】

  交通是影响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一大因素。分析我国甲、乙两市交通状况及交通污染的有关资料,回答问题。

  甲乙两市人口密集,交通拥堵与引发的污染问题日渐突出。甲市地面公交运力不足,而出租汽车发展迅速,其所承担的客运比例已上升到20%。此外、私家车车辆迅猛增加,挤占了有限的道路空间。乙市地面公交一直是客流运送的主力军,加上地铁的快速发展,它们所承担的客运比例高于甲市。但是,目前地面公交线路与轨道交通线路存在走向重复的现象。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05年甲、乙两市交通状况及引发的污染统计数据

  (注:“CO对大气污染分担率”“NOx对大气污染分担率”是指机动车排放的CO、NOx在城市CO、NOx排放量中的比重。)

  (1)在公交、地铁、小轿车等各种市内交通方式中,受天气影响较小的方式是__________;运量小、占据道路面积大的方式是__________。

  (2)统计图中,明显反映两市交通拥堵程度的主要指标是__________。

  (3)造成甲乙两市汽车尾气污染物对大气污染分担率差异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多项选择)

  A.乙市的机动车总量大于甲市

  B.乙市排放污染气体的工厂数量减少

  C.甲市第二产业比重高于乙市

  D.甲市位于北方地区,冬季实行取暖

  (4)根据图文提供的信息,比较甲乙两市的交通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化的改进建议。

  【答案】(1)地铁 小轿车

  (2)平均上下班距离与平均上下班时间

  (3)BCD

  (4)拥堵问题:

  表现:都出现了交通拥堵问题,甲市更为拥堵

  原因:两市人口密集、运量大;甲市机动车总量大、道路网密度较小、出行方式中小车比重大

  建议:甲市控制私家车的增长、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提高道路网密度;乙市继续控制机动车的增长、提高道路网密度、优化公交线路

  污染问题:

  表现:均出现交通噪音、汽车尾气污染;乙市污染分担率高于甲市

  建议:适当控制机动车总量、采用环保技术装置、加强相关管理措施

  原因:机动车总量大、环保措施不力

  【解析】本题组考查从统计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创造性地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具体考查城市交通状况及交通污染的掌握情况。第(1)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该题难度小。第(2)题的答案可从第二幅图中的文字标注中直接获得。第(3)题,机动车总量在第一幅统计图上有直接的反映,甲市大于乙市;从第四幅图可以看出,乙市机动车排放的CO、NOx在城市CO、NOx排放量中的比重大于甲市,说明乙市工厂排放污染气体较少;结合材料提供的信息可知,甲市汽车尾气污染比乙市重,而在城市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中所占的比重又较少,可以推断甲市工业比乙市发达;北方城市冬季燃煤取暖是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的原因之一,故D项叙述也是“可能”因素。第(4)题,包括三个小问题:交通问题的表现、原因及意义,要结合材料和柱状图分别作答。

  附 2009年与2008年考纲差异

  2009年考纲内容与2008年基本一致。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高考贴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