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解读高考状元:他们是天生的读书“机器”吗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23日 18:57   北京晚报

  今天,伴随着2009年北京高考分数的揭晓,新一届的高考第一名也水落石出,成为社会各界争相关注的热点。

  高考状元都出生于高知家庭吗?什么样的苗子将来最有可能成为高考状元?他们是天生的“读书机器”吗?抑或是高分低能的代名词?每年的这个时候,围绕着高考状元身上的种种“特质”,都会有种种不同版本的“传说”被广为传播。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王极盛,从1999年开始,已经连续10年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400多名省级高考状元进行了一对一的深层访谈,被称为“中国高考状元研究第一人”。通过对状元们学习、生活环境、心理的研究,王极盛认为,状元的产生是可遇不可求的“偶然事件”,但要成为状元,却有着不少必要因素。王极盛教授总结出了这些孩子的共性,并澄清了人们对状元认识的一些误区。

  第一名并非“书呆子”

  很多人都认为,想得高分必定要进行“题海战术”,所以状元肯定大多是书呆子型的。但是对400多名状元的研究表明,高考成功的关键,更重要的是学习方法和心态。

  善于总结、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状元们取胜的法宝。2006年陕西西安的高考状元闫欣说,她的经验有两条:一是从来不做老师没布置的题目,二是从来不买教辅材料。“同样类型的题只做三道,重要的是靠思维取胜。”

  不少状元都说,在学习上帮助同学可以让自己提高得更快。因为给别人讲解首先自己要清楚明白,而给同学讲解的过程也是自己整理思路、再巩固一遍的过程。

  心态比成绩更重要

  王极盛教授分析:“扎实的基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良好心态”才能催生高考状元。

  “心态好”是当状元必备的因素。曾有一位山西考生,高考前每次模拟考试都是省、市第一名,老师和同学都认为当年的状元非她莫属,但因为压力太大,这名考生在正式高考的时候只考了300多分,连本科线都没到。老师们都不相信这样的结果,申请破格查阅高考试卷,发现考生因为紧张,很多题都没做。

  一位高考状元说:“我觉得全市前300名的学生都有成为状元的可能。”专家认为,状元的产生很偶然,而良好的心理状态很可能是决胜的关键。1999年北京的理科状元出在汇文中学,该校杨颂同学以684分夺得高考第一名,进入清华自动化系。而他的同班同学杨竞,只比他少一分,以683分进入北大生命科学院。状元杨颂说,他们俩从初中开始就是同班同学,其实平常考试,他几乎从没超过杨竞。不过高考前专家曾对这个班进行过心理测评,杨颂的心理测评成绩比杨竞高了几个百分点。也许就是这一点点差距,使他在高考中多考了一分。

  第一名不是“铁杆第一”

  戴上“状元”桂冠的孩子们,似乎有了一层神秘的光环,很多人认为他们一定是天赋异禀的“神童”。但不管状元们自己还是专家,都认为“高考状元”的产生很偶然,状元也是普通孩子。

  王极盛教授对400多名状元进行过统计,这些人中,只有不到10%的人在高中一直保持年级第一,有不少状元甚至在年级排名进不了前10,只在二三十名左右。很多人是只有高考这一次技

  压群雄,也许因为平常成绩不拔尖反而使他们心理上更轻松。

  2002年浙江省的理科高考状元孙思思在刚升入高三的时候,数学成绩全年级倒数第一。当时谁也想不到她能在一年后成为高考状元。孙思思说,很多人觉得她的进步很神奇,但她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在一年中有飞跃,只是因为找回了自信。她分析出自己数学不好的原因是害怕数学,找到原因之后就努力克服对数学的恐惧心理,迎难而上,终于使成绩节节提升。最终孙思思高考的数学成绩是140分。专家分析,自信和发奋是状元们成功的秘笈。

  第一名多是学校文艺骨干

  若干年前,一个关于高分考生进了大学不会剥鸡蛋的故事使“高分低能”这个

  词广为流传。很多人都认为,作为学生中学得最好的状元们一定是在学习上一枝独秀,其他方面却技不如人。王极盛说,事实却并非如此,他研究的400多个状元,几乎都是多才多艺、全面发展,很多都是学校中的文艺骨干、优秀学生干部。

  王极盛教授分析,我国从1999年启动新高考改革,在考试内容方面侧重考核素质和能力,这就决定了高考成绩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特别是学生科学文化素质与心理素质的体现。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2007年北京理科状元林茜,她获得过2005年女子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铜奖,2005年中学生物理竞赛北京区预赛二等奖,2006年英语托福考试647分,2005年获中学生“生活的准则”作文比赛第三名。她的手风琴通过了8级考试。在校运动会上,她还拿过100米跑的第三名。

  七成家长仅具初中文化

  什么样的家庭容易出状元?这是不少家长关心的问题。许多人认为,父母文化程度高,能辅导孩子学习的家庭是状元产生的“沃土”,但从对400多位状元的调查情况看,70%的状元家庭,父母仅有初中文化水平。

  专家分析,父母水平太高、管得太多,反而不利于孩子成长。从对状元们家庭的研究看,这些父母的共性是:该做的都做到,不该做的不要做。

  所谓该做的,包括:教孩子做人的道理,做人放在教育的第一位;教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每天复习,写日记和周记;尊重孩子的人格,状元家庭几乎没发生过打骂孩子的事件;以身作则,父母自己自强自立、勤奋踏实。

  不做不该做的,主要指不给孩子施加压力,信任孩子,不用看管的方式对待孩子。一位当校长的父亲曾经有过惨痛的教训。高考的时候,这位父亲每天送孩子去考场,并在考场外等孩子。孩子在考数学的时候遇到一道难题,想到爸爸在考场外烈日下苦苦陪考,孩子觉得非常对不起父母,无法集中精神,很多题目都没能做完,平时都考120分的数学,最终只考了50多分。

  数学满分多数是女生

  近10年来,高考状元中女生的数量一直占多数,并有不断增多的趋势。从北京大学历年的录取情况看,2000年,北大录取51名状元,其中56%为女生;2005年,北大录取的女状元比例增加到65%;2008年,女状元比例增加到近70%。从北京近几年的情况看,高考状元绝大多数为女生。

  很多人认为女生学数学的能力不如男生,但从高考情况看,得数学满分的仍是女生居多。2001年全国高考状元中有6人拿到数学满分,其中5个是女生。2002年全国高考仅一个数学满分,也被女生获得。这一年的理科综合考试有3个满分考生,也均为女生。

  专家分析,因为高考中考生心态起很大作用,而女生稳定的心理使她们优势明显。另外,女生的仔细和认真也是高考获胜的法宝。本报记者 李莉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高考贴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高考 北京 状元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